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与假太监对食后我成了皇后 > 第21章 范明初

第21章 范明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肖乾闻讯后立刻赶去明心殿,责令小皇孙收回撤斩令,但小家伙死活不肯,在她面前又哭又闹,非说乔婉儿和梦里的母妃长得一模一样,是母妃孝明太后转世。

说乔婉儿和孝明太后谢氏长得一模一样,肖乾觉得这就是孙子季宁的臆想,他根本就不知道谢氏长什么样,只是见过画像而已。这两个女子之间倒是确有几分相像——谢氏是当年她为儿子亲选的太子妃,容貌秀丽端庄。这个名叫乔婉儿的宫女也是长相俊秀……好看的人自然都是有几分相像的。

且这个宫女还长了一双观音菩萨般的慈眉善目,很容易让小孩子生出些亲切感。虽然季宁嘴上说以前从未见过此女,只在梦里见过,但肖乾觉得可能是小娃子记事不真切,他多半是曾在某个场合见过的……这个与谢氏有些相像的女子不知怎的就合了他的眼缘,化身成梦里的娘亲模样。

至于母妃“转世”的说法,那就更加离谱了:谢氏殁了五年,若真有转世,最多只可能是个五岁的娃娃,怎么会是一个与其年纪相仿的女子?

但季宁可不管转世应该是多少年纪,反正就是认定这个女子和母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坚决不肯收回撤斩令,还非要把她留在身边。

在肖乾的印象里,孙子自懂事后,从未有过像这般为达成目的而胡搅蛮缠地耍赖过,这位大权在握的太皇太后虽一向是说一不二的狠厉,但在小孙子面前却是位无比慈祥的祖母,所以在看到孙子又哭又闹,满脸泪珠子和鼻涕泡时,心里生出了许多烦躁和不忍,平日里张口就来的喝令之词竟是一句也吐不出来,全都梗在了喉间。

毕竟,这个小孙子之于她而言,不仅是用来掌控皇权的傀儡,更是她血脉的传承和证明……她曾因给季氏皇族生下了个傻儿子而沦为许多人的笑柄,被说成是身上的愚人血脉污染了皇家血脉。季宁的出生总算是让她在这件事上扬眉吐了气。就算是后来成了高高在上的掌权者,无人敢对此事再有任何置喙,但她依然想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血脉是高贵而聪慧的,傻儿子只是老天爷开的个玩笑而已。

祖孙二人正焦灼中,忽听守门的太监宣道:内务府常务范明初大人到。

随着宣声落地,一个着深蓝色内臣官服的男子缓步走进堂内,步伐中带着几分谦恭谨慎。

范大人虽是早就过了不惑之年,但他没有胡须的一张脸上光洁白净,加之身形依旧瘦削挺拔,没有任何发福的迹象,且他眉眼周正,面貌清秀,所以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白面书生。

范明初出生于金陵府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小就是个神童,一心想走科举之路。十五岁时就在县试中轻轻松松拔得头筹,考取了解元。

然而后来却被取消了省试资格,原因是说他家和肖皇后有外戚关系。这所谓的外戚关系,可能连他们家自己都不知道有。

其实就是家里的一个亲戚和皇后的某个大姑丈的小姨子的妹妹家的侄子的兄弟的媳妇有那么一点点牵扯,然后就跑到外面吹了一通牛,说自己是皇亲国戚。

景宣皇帝在位时,曾因惮于皇后家族势力的壮大,下令严审和皇后外戚家族有关系的考生资格,范明初运气实在是不好,因着这个根本就查无出处的外戚关系,竟在省试的资格审查中没能通过,令他这个一方才子痛失金榜题名的机会。

范明初后来不知怎么就进宫当了内臣,最终扶摇直上,成为内务府的最高掌权人,看来有才学的人,只要脑子还在,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割点什么,都不会被埋没。

季宁在听到宣声后,立刻止住了嚎啕大哭,一旁的于福赶紧趁机小声劝道:“陛下,你看范大人来了,快赶紧起来吧!”

大概是觉得在臣子面前坐地哭闹有失仪态,这一回,还没等于福伸手搀扶,季宁就乖乖地自己从地上爬起身坐回了座位上。

但毕竟小孩子克制情绪的能力不及成人,大哭是止住了,低低的抽泣仍在有节奏地继续。

“范常务,你可算是来了,这是非要哀家亲自出马去请才肯来吗?”没等范明初施礼完毕,肖乾便就迫不及待地开了口,语气中的责怨显而易见。

徐世新被杀后,范明初这个上峰主事便就暂代了内班总管一职。

在这样一个位子上行事,肖乾觉得他连徐世新的一半都不如。

就拿今天这事儿来说吧,小皇帝自作主张地赦免了一个即将被砍头的杀人犯,就相当于是僭越了她这个听政之人,这样一件事若是搁徐世新那儿,肯定是第一时间亲自跑来通风报信。

而这个范明初可好:她这个太皇太后听到消息的时候,估计隆昌宫里已经没有谁不知道了,且她已是亲自跑到明心殿来过问了,这个内班主管竟然人影还不见。

“请太后殿下息怒,臣因是领了陛下口谕,须得亲自去督办乔婉儿晋封一事,所以来迟了。”范明初察言观色出肖乾的不悦,赶紧做出一副毕恭毕敬的“请罪”状。

“你说什么!督办晋封乔婉儿之事?”肖太后刚被小孙子闹腾得还没缓过劲儿来,此刻又听范明初这样说,气得差点就从龙头椅上跳起来。

她以前就觉得范明初此人书生气太重,不适合做内臣,做点舞文弄墨之事还行,做这种侍奉人看眼力价儿的事,完全不能和徐世新相提并论——徐世新是从一个底层小太监靠着看眼色的本事一步步爬上高位的,十分会揣摩主子心思。

而范明初可能是读书快读傻了,竟迂腐到如此南辕北辙的地步……就算是皇上的旨意,难道可以绕过她这个太皇太后吗?

“范常务,你通传皇上的旨意,是不是应该让我这个太皇太后先知道呢?”肖乾说这话时,故意把“太皇太后”几个字拔高了声调,是个人都能听出她话中隐藏的意思:我这个太皇太后都不知道的事儿,你竟敢去传旨?

“回禀太后,臣以为这是后宫之事,所以领了陛下的旨就……”范明出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啪”的一声响打断——那是座上的肖太后掌击座椅扶手的声音。

“范常务,你可真是……很听陛下的话啊!”肖乾拍完扶手后,便厉声开了口,但话说到一半时,不知何故地忽然停顿住且转换了语气。

原来,她本是想说“范常务,你可真是不把哀家放在眼里啊!”但话说到一半时忽然反应过来范明初所指——小皇帝登基前,她曾一时兴起,在孙儿面前许诺过:季宁登基成为新君后,朝堂上的事仍需由她听政并亲自定夺,但后宫里的事可由新君自己作主说了算。

小皇帝没娶妻,没有三宫六院,“后宫”里能有什么大事儿,肖乾便就随口说了那么一句哄孙儿开心的话。

这话她自己说完自己都“忘了”,比如季宁登基后马上就提出要娶什么猫皇后狗嫔妃的,全都被她给否了。

不想这个范明初竟还要在这里提醒她“君无戏言”——你不是金口玉言地说过后院的事,皇帝可以自己做主吗?宫女杀总管太监这事儿,不就是后院儿的事儿吗?那小皇帝自然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所以,他所言之意就是,有关后宫之事,领了圣旨就可以直接去办,不需要太皇太后的准许。

果然读书多的人就是教条,都不懂得什么叫变通!

肖乾正准备勃然作色地直言相告:这个后宫还是我太皇太后说了算的。

未待开口,忽听范明初继续说道:“ 回太皇太后殿下,臣帮陛下拟了旨,便就去查看了此女的籍册,竟是发现了一件奇特之事。”

“噢?是何样的奇特之事?”肖乾暂且压抑住怒气,语气中带着些好奇地问道。

“此女的生辰八字竟是与孝明太后完全相同,太皇太后殿下,您说这是不是太巧了?”

“你说什么?!”肖乾着实被震惊到了。

一直没有吭声只是默默抽泣的小皇上在听到此处时,忽然哭声又再次拔高了起来:“呜呜呜,我就说嘛,她就是母妃转世,呜呜呜,我不要收回撤斩令,不要,就是不要,呜呜呜!”

随后,肖乾提出要亲自查验乔婉儿的籍册。范明初便把一个早就在门外候着的小太监唤了进来,那小太监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宫人籍册。他接过籍册,翻开其中一页呈给肖太后过目——乔婉儿和谢氏竟然真的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

“看来此女还真是和我那可怜的儿媳谢氏有些渊源呢!既然是撤斩令已经下达,就不必收回了,但毕竟是身上背负了一条人命,就算免了死罪,还得好好想想要怎么对外圆一下呢,这晋封之事依哀家看还是缓缓吧!”肖乾在反复查看了乔婉儿的生成八字后,最终换上了一副慈爱婆婆的嘴脸并勉强地松了口。

因为她已经看出来了,在这件事儿上,范明初表现出来的不懂变通是纯属故意,多半是因为得了小皇上的授意……他曾一直看不惯徐世新其人,便就站队到了季宁那边。

肖后之所以最终决定让步,是因为她越想越觉得这事儿挺蹊跷的——就算他二人再如何想要保这个女子的命,若没有她天助的生辰八字也是办不到的。

这个年纪大了就开始变得疑神疑鬼的老太后便开始疑神疑鬼起来:同八字的人倒也并非罕见,可放在这件事上,就实在是有些太凑巧了,难道这个女子真的跟谢氏有些什么关联?

当年谢氏对外是因产褥症离世,实际上是她使人在其进补药中下了慢性毒药,谢氏在长期服用进补药后,最终毒发身亡,而且这个具体实施下毒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内班总管徐世新。

如今,徐世新竟是被这样一个和谢氏有着相同八字的女子给杀了,肖乾想到这里,脊背都有些发凉。

另外,就算只是巧合,并没有什么冥冥中的事,那她若是不管不顾地坚持要杀此女,会不会让人联想到谢氏的死和自己有关——她做贼心虚地觉得这样做可能会让自己显得做贼心虚。

年轻时的肖后,杀戮前从来不会这样拖泥带水地瞻前顾后,想杀就杀,想做掉谁就做掉谁。

而今年纪大了,执掌皇权十多年,看似稳固的江山实则是暗流涌动,惯常杀戮的她也渐渐开始讲究起做表面文章了——干脆就对小孙儿让步,不仅显得自己这个皇祖母慈爱,还能为害死儿媳这事打掩护。

就让这个叫乔婉儿的宫女再多活几天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