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靠厨艺在反派手下保命[穿书] > 第34章 34

第34章 3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香满楼的新装修可谓花了许掌柜不少心思,看起来档次提高的不只是一星半点。

大堂扩大一倍有余,桌椅全是新做的,二楼雅间装潢典雅又带着私密性,临窗还能瞧见外面的景色,很是懂得迎合有钱人的喜好。

唐玉茗到时,许掌柜正在大堂里给每个员工发东西。

他好奇走上前去,就见到地上摆着几个大竹筐。

看到他,许掌柜立刻笑靥如花:“小唐师傅,快来快来,带些这玉米回去尝尝。”

唐玉茗一愣,玉米?

此物他曾经打听过,并没有什么消息,以为尚且还没传入境内,却是没想到原来已经有了。

玉米在前世是于明朝嘉靖三十年传入的,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今这个架空的世界也不知道是哪只蝴蝶起了作用,时间线丝毫搭不上边,不过出现的这些作物倒是相同,味道也半点不差。

许掌柜一边将竹筐里的玉米当做员工福利发下去,一边解释道:“这是我一位友人在外游历时所见,当地百姓称之为玉米,味道香甜软糯,很是不错,他便用船运了不少回来,正好给大家分了尝尝,据说只需要用水煮熟,捞出即可吃,对了,这煮玉米留下的汤水也不要浪费,加些糖,可好喝着呢。”

许掌柜热情洋溢,听起来非常关怀员工、平易近人,其实在心里腹诽。

这好些大竹筐的玉米都是左护法从北边带来的,也不知道他一个人怎么带的下这么多,许是一路来吃腻了,就全部给了他这个开酒楼的下属,美名其曰别浪费了好东西。

可玉米好吃,也架不住天天吃顿顿吃,谁都会腻,要不左护法怎么会全扔给他呢。

可怜许掌柜已经连着吃了好几日的煮玉米,人都快成了个玉米,实在受不了了,就全部拿出来分给酒楼众人,盼着里头的那些大师傅能想出些不一样的吃法,也好换换口味。

唐玉茗闻言,心里就有了数。

这玉米想来早就有了,只不过主要种植地区在更加北方的区域,并不在江南等地,所以不曾见过。

既然现下难得有了此物,不如就做个黄金玉米烙尝尝罢。

如此想着,唐玉茗就自告奋勇接过了玉米,去厨房准备起来。

众人也是头一次见,除了方才听许掌柜所说的水煮,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做法,此时见唐玉茗抱着一捧玉米进了厨房,纷纷好奇地跟了进去,想要看看这新奇的东西究竟要怎么个吃法。

见到他们,唐玉茗也没藏着掖着,都是老师傅了,这些简单的菜无论是谁,时间长了都能做得出来,如今只不过是不熟悉玉米罢了。

不过既然有人来帮忙,那不用白不用,唐玉茗就笑眯眯给众人分发了玉米,教他们如何剥玉米粒。

所谓人多手多,干起活来自然也快。没多久,一颗颗金黄色的玉米粒就堆积在一起,远远望去金灿灿一小堆,好看的紧。

唐玉茗看着数量差不多,便开始着手动作起来。

他先是烧了一锅清水,将剥下来的玉米粒入水烧熟。淡淡的玉米香甜就随着高温烫煮弥漫开来,甜津津香喷喷的。

没多久,玉米粒就烫的差不多了,唐玉茗将之全部盛出,放在一旁沥干水分。

之后他找了个大碗,往里面加入玉米粒、淀粉、鸡蛋、糖和少量牛乳,搅拌均匀,继而起锅烧油,把混合好的玉米粒摊在锅底烙,薄薄一层油将玉米和淀粉液煎得滋滋作响,待成型后翻面,继续烙,直至两面金黄酥脆即可出锅。

玉米的甜混合的牛乳的奶香,一同飘荡在厨房众人的心里。

唐玉茗找了个大盘子,将一整片圆形的黄金玉米烙盛进去,最后在上面撒些白糖,便可以吃了。

众人纷纷拿着筷子,各自夹了一块玉米烙放入口中。

“甜而不腻,好吃。”

“这玉米好生香甜,配合牛乳竟能有如此滋味。”

“真是好东西啊,许掌柜下次若还有,可要多弄些回来。”

......

众人七嘴八舌,没多久就把一大盘玉米烙分吃完,算作开工餐,各自麻溜地干活去了。

酒楼扩建后生意更加火爆,许掌柜又招了些人手,才算是能应付的过来。

先前唐玉茗与钟师傅在张府做生辰宴一事并没有保密,且因为席面上两人所做的几道新奇菜品反响热烈,许掌柜又不缺打听消息的渠道,自然也就知晓了唐玉茗先前做出的宫保鸡丁,蜜汁叉烧和竹筒鲍鱼三道菜,以及钟师傅的另一道新菜。

精明如许掌柜怎会错过这样一个好机会,第一时间就找了两人询问菜谱一事,希望能买下来,增加酒楼底蕴,也好让酒楼多些能吸引人的东西。

唐玉茗作为一个从现代来的人,对菜品的知识储备远比古人丰富得多,当下自然也没什么可舍不得的,许掌柜为人又不错,既然提出要买方子,他自然就同意了。

反而是钟师傅那边,想必不缺钱,更希望能有几道绝学传下去,故而没有答应许掌柜。

如此,又是忙忙碌碌几个月,年关眼看就要到了。

过年是件大事,家家户户都在置办年货。而到了年节,便是要停业休息的,哪怕是酒楼也不例外。正月初一前后街头的店铺都会关门,一直到正月初五才陆陆续续开业。

唐玉茗领了假,美美回家同唐铮置办年货,准备过年。

除夕这晚,按照习俗该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全家聚在一起守岁。然而唐家没什么亲戚,自然也就只有唐玉茗和唐铮两人过年。

不过人虽少,该有的仪式唐玉茗一点不落。

他早早就起床,同唐铮一道将屋子里里外外仔细打扫过一番,除旧迎新,甚至还准备了红纸,由唐铮写了副对联,并上两个大大的福字,熬了米浆粘贴在大门旁,红红火火甚是喜庆。

除此之外,两人还炒了不少瓜子,蒸了数种点心,留待过年期间当做零嘴。

到下午,唐玉茗就开始着手准备起年夜饭。

由于只有两个人,故而量上不多,但菜色却很丰富。

他炸了蔬菜丸子,熬了一锅鸡汤,炒了一盘青菜,还有两份竹筒饭,一条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并上菌菇炒蛋,酱烧肘子,水煮肉片,可谓是丰盛至极。

两人吃得都非常尽兴。

饭后,天色已经暗下来,抬头能看见些星子,明明暗暗挂在青黑天幕上闪烁。

这时候,四周便开始陆陆续续响起爆竹的声音,忽远忽近地一声接着一声,热闹却并不扰人,衬托出鲜活的年味来。

唐玉茗也准备了爆竹,除此之外还有烟花。寻常百姓家里烟花多是买给小娃娃的,若家里只有成人,很少会去买烟花放。

不过唐玉茗不管这些。他家唐铮小时候过得苦,怕是没怎么见过烟花,此时有了钱,他恨不得将这些年来缺的全给补上,买起来丝毫不心疼银子。

两人带着花去院子外放,还没来得及点燃,就看到旁边同样出来放爆竹的赵文石,高高大大一个蹲在地上,一如既往穿着身黑色衣衫,在这家家户户欢声笑语的日子里,显得有些孤单。

见到他们,赵文石打了个招呼。

唐玉茗本着远亲不如近邻的思想,邀请对方一起来放烟花,顺便坐坐聊会儿天。

赵文石点头答应。

于是原本两个人的烟花变成了三个人的热闹。

唐铮:“……”

赵文石最为年长,又是习武的,自动接过了点燃引线的任务,将烟花一个个摆在地上,掏出火折子点燃。

随着呲呲的声音响起,一朵朵火花逐渐喷涌而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密,最终汇聚在一起,如小树般矗立着,足足有一人高。

火花五颜六色多彩缤纷,朝四周溅射开来,照亮了周围,绚丽好看。

唐玉茗眼底有些惊讶,没想到古代的烟花竟然也如此壮观,丝毫不比现代逊色。前世身为打工人,城市内又不允许燃放烟花,他已经许久没有看到这么近在咫尺的景象了。

火光明明暗暗,掩映在青年白皙的面颊上,照亮了他的身影,也点亮了他如星子般漂亮的双眸。

唐铮和赵文石此刻倒默契非常,同时转头看向那专注的青年,又在彼此的目光里不动声色收回视线,安安静静看面前噼里啪啦没完没了的火花。

放过烟花,也燃了爆竹,三人回到屋里,围坐在火炉旁取暖,准确来说是唐玉茗取暖,唐铮与赵文石陪同。

三人嗑着瓜子吃着零嘴,漫无目的聊起来。

说到新年里的安排,赵文石道:“初五我会去石鸣山上香,据此颇有些距离,故而往年皆是初四便去,在山上住一晚,初五上完香再归。你二人可否要同行?”

“上香?”

唐玉茗一愣,转而想起这习俗。

初五是所谓财神生辰,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燃爆竹庆贺,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这一天比正月初一还要热闹,不少人都会出门上香,以求财神赐福,恭喜发财。

时间长了,上香的人多了,就逐渐演变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事业兴旺,万事如意,甚至还有求姻缘,求子嗣,求好运的,总之业务范围非常广。

唐玉茗心里感慨,果然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拜什么都不如拜财神。

江南地区少山,石鸣山是方圆最近的一座山,因山上有个石鸣寺而得名。

石鸣寺的香火好,盖因其灵验,故而百姓来此上香的多,时间长了便小有名气。

百花镇离石鸣山不算近,骑马也得大半日时间,故而须得提前一日出发。

左右也无事,想到唐铮来年要去考试,唐玉茗思索片刻,决定同赵文石一道去石鸣寺上香,祈求逢考必过。

作者有话要说:财神(和颜悦色):你们都有什么心愿?

唐玉茗:逢考必过!

唐铮:白头偕老!

马甲:万事如意!

财神:?

财神:有没有跟钱有关的?

————

之前设定存稿时间的时候忘记了,习惯性定了9点,那就以后9点更叭~

啾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