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靠乙女系统暴富搞基建 >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职业教育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职业教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众所周知,对于二十一世纪某东方大国的莘莘学子来说,如果有什么科目不会,那一定是做的题不够多、上的学不够卷、竞争还不够激烈,卷王才能称霸学界。

经营店铺这种事情,诚然不能纸上谈兵,但现代还有另一种教育理念不是?

——职业教育。

区别于做学术做理论,职业教育培训技能讲究实用,像冯引阑这样的小白选手,完全可以入学大堂经理或经营管理专业,反正本质差异不大,技能相当实用。

宋云书越想越觉得可行,看着冯引阑的眼神之热情激烈,宛如在看一只即将投身科研事业的小白鼠。

开学术性的书院轮不着她,但是职业教育可以一试啊。

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向她的产业,不仅能缓解她短时间内的人才需求危机,也有利于长时间内产业生机的保持,增加就业的表面话也不用多说了。

冯引阑听着她难得激情澎湃的发言,硬着头皮问:“……你是要开私塾?”

区别于长清书院那样的官学,有的士族或豪富不缺资源,会在自家开办私塾,供养族中子弟,其教学资源和人脉相关或许比官学还更胜一筹,偶尔也会招收外姓子弟。

“那倒不是,”宋云书摸着下巴,沉吟道,“我想办的学,并不教经史子集君子六艺,而是教他们一门手艺,能用来养活自己就行。”

冯引阑纵然博览群书,也从没听说过这样的书塾,一时间瞠目结舌。

倒是淮山顺着她的话思索一番,问道:“书塾昂贵,愿意学手艺的却多是平头百姓,让他们出大价钱可能性不大,全靠束脩很可能养不起书塾。”

关于职业教育的想法,宋云书第一个想到的是流民。

不是所有流民都以作恶为生,也有些良善的、正直的人或许找不着生计。

宋云书一边想一边慢慢道:“最开始不会广收门生的,我有书铺、有造纸工坊,日后还会开设别的工坊。”

“所以可以先招收贫家子女,不收费用管吃宿,但要签契约,学成后要入我名下店铺做工几年才行。”

有点类似于现代时会有企业资助贫困学生。

但她的前期投入太大,却难保证后期的收益能否如愿,这件事的风险比她现在提供勤工俭学岗、奖学金的风险还要大。

是以淮山隐隐有些不赞同:“虽是善事,但风险太大。”

“既是善事,我想……”宋云书又忆起小乙给的最终任务,终于说服自己,语气也落到实处,更为坚定起来,“我想,只要投入与收益持平即可,倒也不求获利。”

冯引阑还在状况外,很是无辜地问:“那我是要学什么?这个钱我应该付得起。”

“你不用付。”宋云书扑哧一声笑出来。

淮山还是融入不了她们,但那双沉静的眼睛却掀起惊涛骇浪,看起来神思不属,指尖握着茶杯转动,眼中似看着笑语嫣然的女郎,又似在透过她看着别的什么。

商娘尚有悲天悯人之情怀,可府衙中却只看得见觥筹交错的浮华。

他不大明白,自己从前一心入仕……当真,是对的吗?

宋云书还在与冯引阑解释:“那事儿急不来,况且我想在庐江开始更得宜,毕竟我的根基在庐江,若成了,再推广开来才好。”

“但点墨轩的事情却放不得,所以你近段时日跟在我身边,我能教一些是一些,这门课就叫‘经营与管理’好了,至少保证你学有所得。”

一个没听过的名词,这成功勾起了冯引阑的兴趣。

她咬着糕点眨巴着眼睛问:“这门课难吗?”

“不难,都是好玩儿的实践课。”宋云书笑容明丽。

虽不能完全理解,冯引阑也大致明白了她的意思,高兴地笑弯了眉眼:“虽说是第一次上学塾,但云书,我一定会好好学的!”

年轻女郎斗志高昂,鬓边素白的小花都压不住她灵动的俏丽。

此时此刻,她还全然不知道自己会遭遇何等摧残。

宋云书也没打算破灭她的美好想象,和蔼可亲地摸着鼻尖,跟淮山补充道:“刚才忘记说了,职业教育的学塾我打算男女一同招收,做工赚钱这事儿不该分男女的。”

淮山迟疑着应:“有些行当律法中并不允许女子参与。”

这点宋云书当然知道,数月前,她还因雇佣林娘子一事上过府衙。

她摸到了这方面政策的弹性,就不打算轻易放弃。

“那就先从律法允许的行当开始学,或许什么时候,律法又改了呢?”

淮山其实想说,没那么容易的。

就连边关战事一塌糊涂,朝中几大门阀也只顾着争权夺利,他们并不在乎已有的律法是否合理,况且那也是他们依存生长的政治土壤。

可是对上宋云书那双温柔又平静的眼眸,话突然就说不出口了。

淮山又一次地想:我这个官做得有什么意思呢?

没等来他回答,宋云书疑惑地看了他一遭,便转过头去,与冯引阑不知在说些什么有趣的小话,一人温柔如水月,一人秀丽如草木,笑靥交错间各美其美,融洽不已。

也不知是美人在乱世中如尘,还是乱世在美人眼底如尘。

恍惚间一切缥缈成烟,无论世事是真是假,一切都隐于尘烟中。

唯独看得真切的,是她那双静谧又浩瀚的眼眸,如海,又如寰宇,能盛下万事万物。

淮山因而不自觉地展颜,轻声应她:“你说得对。”

或许什么时候,这个王朝还能有救呢?

宋云书正顾着和冯引阑窃窃私语,说着关于庐江两个妹妹的趣事,惹得冯引阑很是心痒想去庐江玩玩,又被她端出东家的架势故意拒绝,闹作一团。

她没注意到,淮山也不在乎,只静静地看着她们。

出来的正事其实就一件——达成买卖点墨轩的协议,淮山还有公务在身,宋云书二人也要回去开始教学,用完餐点就该各回各家了。

酒楼门外,宋云书与他告别:“今日之事,有劳淮山大人了。”

这句话更多的是在打趣。

素来严肃沉稳的淮山微微一笑,拱手还礼回去。

“我不日就要回庐江了,相见困难,你务必保重。”宋云书知道他入仕的志向,看他如今已是官身,只当他得偿所愿后会斗志昂扬,笑着送上祝词,“也祝淮大人‘扶摇直上三万里,抖擞精神九重天’。”

意为祝他仕途顺利,节节高升,能够大展宏图。

淮山低声道:“多谢。”

于是三人就此分道扬镳。

下午他还需去府衙处理户部的文书,穿着官服的淮山走在大街上,周围的民众都是毕恭毕敬,恨不能退避三舍,一迭声地叫着“官老爷”。

可却无人知道,就连派他出来给孙东家撑场面,都是太守与众主事喝酒时,户部主事掷骰子输了才给他指派下来的差事。

徒有鸿鹄之志,却无从施展,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府衙的令牌还放在袖中,上头沾满了好酒的香气。

淮山快步走在大街上,鼻尖萦绕着那股若有若无的味道,突觉作呕。

另一边宋云书已随着冯引阑回到了点墨轩,笑眯眯地押着冯引阑清点现有的各种产品数量、书铺里与买主签订的契约和库房里存放的珍贵典籍。

虽是小店,清点起来也不容易。

最后还是被压迫得要死要活的冯引阑,带着好不容易申请雇佣来的小工,花了两天多的时日才清点出所有东西,又给店里的装潢换新换格局。

她费了好大力气才终于拖着疲惫的身体站到宋云书面前。

“结束了?”负责监工并手持戒尺、好随时对不想做账册的冯掌柜加以“惩罚”的宋东家悠然放下茶盏,双手背在身后,巡视起焕然一新的书铺,“还不错。”

瘫软在椅子上的冯引阑连指尖都不想动弹,怨灵似的虚弱道:“所以我一个管事的为什么要亲自去收拾东西?”

天知道她这么不爱动弹的人,这两天究竟是这么过来的。

宋云书满意地转了一圈,坐回到她身边,笑道:“不是次次都需要的,但第一次必须得掌柜亲自上手,免得有人借你不通细账偷奸耍滑。”

冯引阑似懂非懂地点头:“哦。”

宋云书今日带了银票过来,大额的银票裹在几层丝绢中,主打的就是一个谨慎小心,真真是亲自放到了她手心里,还不忘叮嘱:“你再点点,可别出岔子。”

“我觉得你不会出岔子。”冯引阑真诚回应。

她累得慌,对于点钱这事不感兴趣,随手就塞进了袖中暗袋,并灵巧地扭头躲开宋云书投来的不满眼神,眼睛一闭,当场摆烂,再不给任何反应。

宋云书:“……”

真有你的。

她实感恨铁不成钢,抬手去戳她的脑门:“你肯定和雁娘很有话说。”

书痴且视钱财如粪土,不仅性子如出一辙,看久了就连外貌气质上都过于相似,她们倒像是亲姐妹了。

“可你不让我去庐江玩儿。”冯引阑认命地撇嘴。

宋云书思忖道:“等点墨轩安稳下来,我让你去庐江进修。”

冯引阑眼前一黑:“只是让我去上课的话,我能不能拒绝啊……”

宋云书赠她一双眼刀。

冯引阑:懂了,不能。

点墨轩的门口走进来一人,冯引阑眼尖看着,抱着茶盏看向宋云书,懒惰地扬着下巴指向来人,并感慨道:“他又来了,可真是有耐心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