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红楼]冤种炮灰 > 第84章 第 84 章

第84章 第 8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冯渊二十五岁生辰宴上,官邸灯火通明,觥筹交错,笛箫清悠,如一泓清泉,缓缓流在心间。

酒阑宾散,同知酒醉后,大大咧咧的向冯渊和通判告别。

“吏部下令了,我不日转任隔省常州府同知,近日忙乱,过几日在寒舍摆宴辞别,望两位同僚来。”同知似模似样拱手作礼。

通判与冯渊留任,送走了人,通判也告辞离去。

马儿嘶鸣几声,车夫驾着马车消失在巷口,夜深人静,桌几上杯盘狼藉,冯渊也有些累了。

沐浴时,冯渊闭上眼睛,脑袋里涌出两位同僚平日的作为。

同知仗义疏财,或许明白自己已经到顶,开始对仕途可有可无,在合理的范围,让自己享乐,与夫人恩爱,重视嫡出,后宅安宁。

通判做事认真,仅限对他有利,玉米一事,通判时常下绊子,想为他的主人分一杯羹。

冯渊严防死守,如今通判留任。他想或许想让他探听和解决。

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出通判背后的势力,至关重要。

冯渊想的头疼,擦干头发就去睡了。

闻岐在客院居住,时常出去游玩。

兰玉兰生换了样貌,时间资助贫穷书生或举子,七八年过去,人心易变,没得到一点助力。

她俩干脆假死脱生,给主人开茶楼,收集官员消息,探听隐密。

闻岐辞官归隐,也为带她们离去,她们便扎根京城,权当作入人间一游。

林如海连任多年巡盐御史,作为皇帝插在江南盐运的眼睛,他为官清正,效忠老皇帝。

作为中立的一方,遭至各方势力打压,盐商们曲意欺瞒,同僚的佛口蛇心,林如海泰然自若,在江南官场肃清不正之风,不良之官。稳住盐运的局势。

多年劳苦功高,老皇帝让其在三年前,回京述职,升迁至礼部尚书一职。

林如海虽叹息养子辞官,但也尊重他的选择,派人护卫,保证他的安全。

玉米每亩产量比麦菽高出近一倍,这个消息,让朝野上下为之一振。

老皇帝更是欣喜若狂,衡亲王如获至宝的看着匣子里,装着的玉米粒。

朝廷很快下令,在中五省推种玉米,赋税不变。

衡亲王正大刀阔斧地,从世家地主手里弄出田地,让隐户黑户的佃户有地种,减少官员家中奴隶数量,达到增长人口的目的。

推行田地到户的策略,让每户人家都有三亩最低数量的田地,避免大地主欺压,强占土地。

对读书人免税田地数量减半,清肃官员盘迂复杂的体系。

指在增民、放田,消减朝廷对官员收支。

这几个政策触动了世家和官宦人家的利益,各省大地主也对政策的逆反。

衡亲王杀鸡儆猴,对反对最强的几人,诛三族,后人永世不得为官。

老皇帝曾经也想做的,没做成的,放手让衡亲王去做成。

朝廷变动,没影响到冯渊推种玉米,先是对下半年的一季玉米,全部培养作种子。

等放田政策推行全国,湖州府人口激增,许多地主官员放出奴仆,府衙放了他们的奴籍,按政策分了他们三亩田地。

原先的农户未满三亩,补上另加一亩田,这全部来自地主和官员的田地。

冯渊名下三百亩良田,被朝廷收走了一百亩良田,通判家中良田收走了两百亩,原因是查出抢了百姓良田,数额不少,全部返还。

以及通判家中管事,在外鱼肉乡里,借主人家的势,强占百姓良田,横行霸道,一朝事发牵连通判。

各省这等事不计其数,甚至让反对的官员和世家被拉下水,沾上各种罪名。

大片田地收入朝廷,分发百姓,让各家各户都有田种,打压田地横跨连省的大地主乡绅,对恶官严加惩治。

第二季的玉米收了,用作来年的种子。

冯渊家中仆人人数未超,有年纪大的小厮想脱奴籍,冯渊免了银子,好聚好散。

仆从家奴不算平民百姓,从属于他们的主,放出仆人,相当于多了人口。

皇宫经过几次清洗,宫中不再捉襟见肘,宫女太监人数少了许多,却也够用了。

湖州落了一夜的雪,照着窗纸越发亮了。

阵风过,吹的那树枝上落叶唰喇喇的作响,枝梢上吱喽喽发哨,将那些寒鸦宿鸟都惊飞起来。

拿起莲青斗纹鹤氅,冯渊披上,行至窗前,打开了窗子,门外积了一尺厚的雪,仿若置身白雪中。

穿好鞋子,冯渊开始吃早饭,这日休沐,冯渊窝在书房看话本子,吃着点心瓜子干果。

闻岐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觉得无趣,正巧得了腊梅和水仙,屋子越暖,花越清香。

相安无事的过了年,春回燕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

冯渊开始跟育种司下乡,推种玉米,各家各户都种了,但有钱有地的人家不能买过多玉米种子,避免贪苦百姓没能种上玉米。

而可免赋税的人家,粮食大增,却仍不交税,享朝廷的福,却不付出。

农户人家非常谨慎,大多只种一亩地,第一年试种,收成好,下半年多种几亩。

其间冯渊收到许多各方势力的贿赂,但他都不为所动。

闻岐只待了半年,要跑到南五省。冯渊托了他寻找海外种子。

南方使用肥料,引种了占城稻,粮食产量暴涨,有些地方稻谷可以一年三熟。

冯渊时常到田间地头,讲授种玉米的施肥,除病害,定时浇水等。

不过两月,湖州出现大片的玉米地,农户在田里忙碌,小娃娃们在田间小径上肆意奔跑。

盛夏蝉鸣,烈日当空,大杏树上结了杏子,孩子们日等夜等,终于杏子熟了。

鸟雀比孩子们先到,落下枝头的杏子,被蚂蚁啃食,孩子们爬上树去采杏子,当零嘴吃。

冯渊偶然间路过,正巧被掉落的杏子砸中脑袋,等反应过来,捡起那个杏子,上面已经爬了几只蚂蚁。

冯渊抬手摘了一捧,接了井水冲洗,轻轻咬上一口,清甜中带了一丝酸味。

中五省向湖州府借了玉米种子,各地都在开始种玉米。中五省的气候地势适合玉米种植。

这日,柳湘莲携妻来湖州做客,看望亲眷。正巧拜访冯渊。

弟弟冯义外任江南小县知县,送了书信过来。

书信上谈及很多人,薛家公子得贤妻,变得乖巧听话,蔷兄弟得了女儿,蓉兄弟升了一级,贾家嫡孙贾蔼中了秀才,少年英才。

冯渊看完感慨良多,没做恶事的人,都有了好结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