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 > 第11章 薛嫂做媒

第11章 薛嫂做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西门卿又赶在小名系统之前堵住话,[土豆、玉米和红薯,可不是超越科技水平的东西,本就是中古封建王朝时期的本土作物。]

拟态小雀儿一扇翅膀,瞪圆两粒黑豆眼,[导游你不要以为我没看过近古工业文明时期的穿越小说!]

[肥皂、豆腐、猪下水,是穿越农家女种田文三神器!]

[水泥、玻璃、晒盐,穿越经商致富文三神器!]

[土豆、玉米、红薯,是穿越农家子科举安民文三神器!]

后者若再加上冶铁技术、火.药技术,必是逐鹿争霸文。

[那又如何?]西门卿不意外小名系统的聪明。

越聪明则未来科技越发达,就越能弄来他想要的东西。

[你只说土豆、玉米和红薯,是否是本时期本土作物?是否未超越当前科技水平?你不至于不知道,所谓‘康乾盛世’又称‘红薯盛世’?]

面对西门卿疾风骤雨般的提问,小名系统只来得及回答:[是,是,知道。]

[那还有什么问题?]西门卿语气压迫中夹带不耐,给人以压力。

至于康乾盛世和北宗末之间还有南宋、元、明,中间隔着五百多年的时间,对以‘中古封建王朝时期’纪年的未来世界,应该是不足挂齿的。

在小雀儿深想之前,又说:[只是平平淡淡记录‘金瓶梅之旅’有甚么趣味,成片制作出来之后,左不过就是一部寡淡乏味的记录片。]

西门卿猜测:[沉浸全息游戏的方式,反而还会加深这种寡淡乏味,不是吗?]

[当然,肯定会有一部分静得下心来的老年受众,享受原汁原味的金瓶梅衍生世界的风情。

但大部分追求新鲜的年轻玩家,怕是没那个耐心吧?]

纪录片还能播着当背景音,纪录片式沉浸全息游戏,却生生拽着人经历那种寡淡乏味。

小名系统:嘶!直戳痛点.jpg

西门卿顺势提出:[何不听听我的建议,把土豆、玉米、红薯这些事物引入,看看会产生什么有趣反应?]

不过转念之间,他胃口就大了,不着痕迹扩大引入的‘穿越神器’范围。

[你刚才不还担心,我不去攻略名著人物,反而裹足西门府一亩三分地,不够精彩吗?]

小名系统:说的好有道理,好心动。

西门卿一副善解人意模样,[我也不为难小名,稍后我写一份建议书,你帮我扫描后发送给你上司,全由他们决定是否采纳建议、更新系统。]

[好的!]

西门卿追求效率,当即就研墨提笔,以写招商引资项目书的重视姿态,洋洋洒洒写就千言建议。

方方面面分析利弊透彻,论证说服引入实物奖励合乎历史线走向。

写完小名系统扫描上传发送,其间浅瞄一眼,体内代码流动都提速一档!

此次更新建议不像上次简单,发送几天了还悄没声息。

小名系统日渐急躁,西门卿依旧稳坐钓鱼台。

好饭不怕晚,好事不怕磨。他从来不缺耐心。

……

吴月娘梳理出府中下人的岗位职责,又在心里排好当班顺序,这才找去前院书房。

吴月娘一旁研墨,西门卿蘸墨执笔,白纸黑字写成了明文规定,又誊抄几份。

都张贴在府中倒座房和后罩房等下人住所。

安排识字的小厮,当众诵读三遍,就正式施行下去了。

岗位和职责明确到个人,每旬昼夜轮班,排好班次人员,做九休一。

休息时可登记外出,但不可仗势惹事,一经发现,一律抽顿鞭子发卖出去。

之后有胆大顽固的老滑头,抱着侥幸心理,顶风作案,偷懒耍滑,惹事生非。

西门卿说一不二,又一次召集府中所有下人观刑,当众抽了一顿鞭子,喊来牙婆直接远远卖去南方。

如此这般两次杀鸡儆猴,府中风气终于为之一清。

从前随处可见凑堆咬耳朵说闲话,太过清闲翘腿磕瓜子儿,遇事儿咋呼没头苍蝇乱撞……诸多乱象,得到显著改善。

尤其重拳整治的西门府‘传统节目’,已婚男仆与仆妇苟且通奸偷情,小厮丫头间眉眼勾缠,是再没见到过。

内部安定了,西门卿得以将更多精力转移到外面事业上去。

这一日,西门卿按照旧例,到府前门面房的生药铺里与主管一起盘账。

西门家生药铺的主管姓傅名铭,字自新,在家中排行第二,就也称傅二。

这些时日接触下来,西门卿只能说这傅二是个一般谨慎、一般精明的掌柜,再普通不过的尘世中人。

在生死安危面前,多半没有宁死不屈的忠义气节。但这不是人之常情?

傅二没有明显缺点,人总归就能用。

西门家偌大一家生药铺,每月收支账目不少。

若是在账本上做些手脚,想要排查出来,难度和工作量就不小了。

可这难不到西门卿,他一眼扫过,眼里的账目一念之间已转换成阿拉伯数字,再转念经已心算完毕。

傅二站在一旁,看西门卿算账就像信手翻书一样,哗啦啦就翻过几页。

却丝毫不敢轻视,反而冷汗涔涔。

因为对方刚才不过扫了一眼,就信手蘸墨提笔,精准圈出账目上的一个错处!

一个早晨的短暂功夫,西门卿已经把密密麻麻一本账看完。

抬头侧眼,看向身旁躬身站立的傅铭。

神色尚算温和:“傅二,账目的错处我都已圈点出来,之后你去重新理一遍。三日后,再交与我核查。”

至于那些错处究竟是真不慎出错,还是傅二做了手脚,他都既往不咎。

改过的机会给到了,希望傅二能抓住。

在这不甚炎热的初夏早晨,傅二却汗透衣衫。

闻听此言,顿时只觉劫后余生!

“喏!我定将错处逐一改正,仔细梳理过一遍,再呈给大官人过目。”

账目上的错处,最初都只是源于不慎疏漏,为了补平那些疏漏就做了些小手脚,他并没贪上二三两银子。

可是,但凡有东家察觉到账目问题,哪会去管伙计是否蓄谋贪污?大都一律打成蓄谋已久。

幸好大官人大量,只让他改正。

主要在这清河县,哪个平头百姓敢蓄谋贪图西门大官人的钱财?怕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西门卿颔首:“我就等着看你的账本了。”

正在这时,铺子门外,一个提着花箱的妇女掀开门帘,向西门卿点点头使眼色。

西门卿抬眼看去,他认出了来人。

门外妇人叫薛嫂,平时常在西门家来往走动。

与王婆一样是个卖婆,区别在于王婆倒卖富人家的旧衣裳,薛嫂则到富人家卖翠花首饰。

西门卿起身掀帘出门,跟在薛嫂后面走到巷子僻静处。

“薛嫂来寻我,有甚么话要说?”

薛嫂还没开口,就已经挤眉弄眼,笑容里透出一股子意味深长。

西门卿:……好眼熟的表情。

……

薛嫂的来意,西门卿有所猜测,如无意外,也是要给他说媒的。

果不其然,薛嫂开口就是:“我这有一桩亲事,保管大官人中意!刚好顶了死去三娘的窝儿,如何?”

西门卿已经猜到薛嫂是要给他说哪桩亲事,过场话还得说:“薛嫂你且说说,这桩亲事是哪家的?”

还能有哪家。

在潘金莲潘六姐之后,不就是孟玉楼孟三姐咯。

书中原身西门庆,从一个孤儿逆袭到山东首富,发家之道说来有三:靠女人、靠关系和靠自己。

具体一点,就是背靠大树、天生商人和纳妾发家。孟玉楼入府,便是西门庆纳妾发家的开端。

别人纳小妾花钱,西门庆娶小老婆赚钱。

纳一个孟玉楼,大赚现银上千两,还有两张南京拔步床、两三百匹上好三梭布,许多金银首饰,四五只嫁妆箱笼。

这边薛嫂在热情推销:“我说的这位娘子,说起来大官人你也晓得!她娘家姓孟,行三,称三姐,家住臭水巷。”

说着竖起大拇指:“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生得风流俊俏、百伶百俐,可谓一表人物!”

嘴里继续啧啧称赞:“又最是能干不过,当家理事、针黹女红,都是一把好手!而且也会双陆棋子,更弹得一手好月琴!”

“那还真是有颜有貌、聪明能干,兼具多才多艺。”西门卿虽搭了话头,兴致并不高昂。

薛嫂见此,眼珠子一转,一拍巴掌又道:“嗐!她不止有颜有才又有艺,还有大财!”

西门卿:造孽哦。

条件这么优越,嫁给尚推官之子尚举人做继室多好?

公爹曾是正七品官,丈夫有举人功名,嫁过去就是当家做主的正头娘子。

以尚推官家势,照样不会让杨家母舅张四扣留孟玉楼的财产,毕竟尚家娶她为才为色,也为财。

到时带上家财,做着正头娘子,不比给一个商人做小妾好?

薛嫂细数起孟玉楼的身家:“她前头汉子是南门外贩布的杨家大郎,不料贩布时死在了外边。

她手里现银就有上千两,上乘三梭布有两三百筒,四季衣裳也有四五只箱子,金镯银钏不消说,南京拔步床也有两张!”*

又说起孟玉楼改嫁的难度不大,“她已守了一年多,上没公婆,下无一子半女,只有一个才十岁的小叔儿,守着做甚?且他杨家有一个嫡亲姑姑,便是那杨姑娘正主张她嫁人。”

西门卿已经在心里接上:那婆子嫁在半边街徐公公房子里住的孙歪头,现如今已守寡三四十年,无儿无女,最是爱财。

许诺她些银子,就会一力主张把侄儿媳妇嫁给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