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炮灰要改命 > 第12章 纨绔

第12章 纨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经后世史书记载,华龙土地之上,百家争鸣、士族流派争芳斗艳辉煌灿烂的一幕便是起于龙元王朝,源于元书纸问世而出,引得文人墨客聚集而来,争相弄潮。

龙元国第二任皇帝极为推崇元书纸,发下召令,命江南一带大范围搭建造纸坊,却由皇室包揽运输及贩售,定价严格,比之当时市面上的纸堪称廉价,严禁私人叫卖哄抬售价,很是得了一番民心。

———————————————

话说当下,阿七得了大院子,迫不及待带着人将一应工具搬了进去。

皇上在与戚尚书商议后,御赐了个空有名头并无实权的“乐安侯”。

拿戚尚书,哦不对,该叫戚丞相,戚丞相原话,只盼幼子平安喜乐,别无所求。

而一个空头侯爵,不封王不封地的,对皇上来说那都不如他赏出去珠宝玉石值钱,就是个名头罢了。但封了爵,便无人再敢轻易欺他,自己也能名正言顺护着了。

阿七在京城里一时风头无两,等阿七造的纸开始在市面流传,更是受到文人追捧。

而那做了亏心事的,开始日日恐慌不安,担惊受怕下便想旁敲侧听。

皇帝并未明旨降罪,那些人还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但随着阿七献纸封爵,随着戚尚书管拜丞相,那些人可坐不住了,怕被打击报复,纷纷托关系找路子想接触阿七探探虚实,看看戚家是否知道了真相。

而阿七跑去大院子里住着了,开始还日日归家,被人几次找借口拦马车套近乎,索性直接搬家住了进去,院子外又有京城步兵营的侍卫把守,那些人根本不敢靠近。

找不到阿七,便开始找上了戚怀曜,惧于戚丞相官威,不敢上门逼问,便派出自己子侄,拐弯抹角的以诗会等名义约戚怀曜相见。

戚怀曜被父亲叮嘱过,自是全部推拒,理由都是现成的,要闭门苦读,为春闱做准备。

戚怀曜自小聪慧异于常人,曾作太子伴读,后太子开始上朝听政,才归家参加科举,又有个当官的爹,所以虽未正式踏入朝堂,也是自小耳濡目染。

只是这次弟弟出事,是他第一次直面官场争权夺利下的尔虞我诈及其中的居心叵测与残忍手段。

虽然弟弟凭借聪慧被封了爵位,但这次弟弟差点就被算计致死,在少年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不安,于是更加卖力读书,对权利的欲望也因着想保护家人的心而更加坚定。

戚丞相对此喜闻乐见,并不阻止,有欲望才会有动力,只在谨言慎行上多加叮嘱,那些阴谋诡计也打算等春闱过后提上教学日程,可以不使但不能不知。

官场险恶,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幼子已得天子相护,长子未来却势必要踏入朝堂,那些口腹蜜剑、笑里藏刀、明推暗就、装腔作势,都需长子一一知晓,这些在书本中是学不到的。

当然,这是后话。

———————————————

“你后日随父上朝,将你造出的纸献于皇上。”新晋的丞相府书房里,戚丞相对着阿七交代道。

阿七一脸疑惑:“啊,不是已经给皇上了吗?”

“你那是私底下,且并非你亲自奉上,你需于朝堂之上进献才行。”戚丞相耐心解释道。

“我不想去,上朝要起那么早,我起不来,爹代我去嘛。”阿七闷闷不乐道。

原主这身体养了这么久,还是不太强健,就算睡到自然醒都有些低血压,起那么早去上朝,她担心自己在大朝上,在皇帝和满朝大臣面前控制不住打瞌睡。

原主性子本就有些任性妄为,又是和最亲之人说话,阿七也是表现得心直口快,带着些肆意洒脱。

“这种事岂是他人可以代替?你于堂上献纸,皇上才好予以赏赐。”戚丞相见阿七张嘴还要反驳,忙又说道。

“便是你要的那院子,也需过了明路才行。”

阿七想到皇帝那不赏东西无人愿意办事一说,唉声叹气道:“唉,你们大人真是好麻烦哦。”

戚丞相发现每次对着幼子,都是在挑战自己耐性,看着小儿子偷觑又带点嫌弃的目光,这会儿是真想抬脚踹人。

可这小子那小身板又不一定能承受得住他这一脚,就算受的住,没准转头就要去找自己老母亲和夫人告状,到时挨训被念的还是自己,只得忍耐下来。

戚怀曜坐在一边看着父亲和幼弟的你来我往,看着父亲拿弟弟毫无办法的样子暗暗偷笑,眼看弟弟引得父亲生怒,忙打岔道:“小安,你造的纸真好,皇上赐了哥哥一张呢。”

阿七双目圆睁,诧异道:“他才给了你一张?他这么抠门的吗?”

“闭嘴!怎么说话呢!?”戚丞相一拍桌子,对幼子的口无遮拦实在忍无可忍。

阿七撅嘴:“本来就是,我给他造了一屋子呢,可真小气。”

戚丞相和戚怀曜都沉默了。

一月时日,一间小纸坊,造了一屋子白纸?

阿七没有理会戚丞相和戚怀曜的纠结,转头就开始喊人:“那个谁,那谁。”

没人答他,他自己站起身跑去屋外,戚丞相回过神来伸手想拦没来得及。

阿七跑到门外,暗十五依然找了个树蹲着,不过阿七这次倒没跑去树下,免得吓着戚丞相和戚怀曜。

只是站在门口抬头朝天大喊:“我要一车白纸,那谁去给我偷偷运来!”

戚丞相追到门口,一把捂住阿七的脸:“别听这小子胡言!”

又喝退探头来看的下人。

直接捂着嘴抱着腰,将阿七拖回书房。

———————————————

待到天黑,依然是那个御书房,依然是那个皇帝和那堆奏折,依然是暗十五。

“这臭小子,嫌朕抠门小气?”皇帝这次是真没忍住,不顾身份翻了个白眼。

也不等人答话,自顾自道:“既如此,等过了明路,先给丞相府赐上一车,省的他去偷他自己做出来的东西。”

又批复了几本奏折,又感慨道:“聪慧是真,不省心也是真,戚文杰怕是没少为此子头疼。”

———————————————

两日后,天还未亮,阿七便被丫鬟从床上扶起,打着瞌睡被人伺候着梳洗换衣,准备停当便随着戚丞相乘上马车往皇宫走去。

这身体还是得多锻炼啊,阿七暗想,不过起早了点,就有点头重脚轻,眼皮像坠了千斤睁都睁不开。

等到了宫门口下了马车,阿七抱着包了元书纸和皮纸的包裹,用力呼吸了几口带着凉意的空气,努力让自己清醒。

宫门外等着入宫的官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见着戚丞相忙围过来见礼。

“丞相大人,这是小公子?”有人注意到跟在丞相身边的阿七。

官员在宫外侯朝,身边是不让随从跟着的。

“正是犬子。”戚丞相撇了眼低着头偷偷打哈欠的阿七。

“令郎真是天资聪颖、一表人才啊。”马上便有人开始恭维。

也有不少知道舞弊一案里有戚怀安的,都在偷觑那小少年,琢磨着戚丞相携子上朝,所谓何来,这小童怀里抱着个包裹又是何物?

待到阿七于殿前将皮纸和元书纸进献帝王,武将对此倒是无可无不可,但文官却被皇上手中那两摞裁好的盏纸引得议论纷纷。

有人控制不住的迈前一步似想走近看看,有人惊叹,有人不可置信,甚至有个老头夸张的跪地高呼“天佑我龙元”,还有人低着头眼睛却一直偷瞄阿七。

皇上龙颜大悦,当堂拟旨,赐阿七为“乐安侯”。

有人大赞,也有人反对,但皇帝乾刚独断,对反对的声音根本不予理睬。

阿七狠狠地出了把风头,又得了爵位,一时间成了京城中赤手可热的人物。

许多达官贵族的夫人纷纷递帖子给丞相夫人,聚会时话里话外试探阿七是否已定了婚约。

戚丞相长子确实才貌双全,早就被京中家里有适龄少女的盯上了,但前两年戚丞相却给儿子定了麓山书院院长的女儿,只等春闱过后就要完婚。

而次子在大家印象中还是个顽童,听说有些顽劣,谁家女儿谁家疼,再说也没必要这么早早就定下,都还在观望,并不着急。

结果,这突然就科举舞弊,众人纷纷唾弃,想着将来万一戚夫人来求娶自己闺女,哪怕有戚大人面子也定要回绝。

紧接着又突然说其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让皇上赞不绝口的纸,还封了爵,各家夫人一下就坐不住了。

戚夫人这段日子也是第一次在小儿子身上扬眉吐气了一把,以前都是长子给她做脸,次数太多,耳朵都要听出茧子了。

这第一次被一群夫人围着夸赞自己幼子,戚夫人觉得十分新鲜,也乐得去参加聚会多听上一听。

这日夜里,和戚丞相盖着被子聊天时便说起这事,顺便问问戚丞相对幼子婚事可有什么章程。

“怀安还小,不急于一时,且还不知上方对他是否另有安排。”

“难道是?”戚夫人一惊接着就一喜。

“别胡思乱想的,有人来问你就以年岁太小推拒了便是。”戚丞相最近忙着组建内阁,实在没什么谈兴,嘱咐一句便转身睡去。

戚夫人对着自己男人后背翻了个白眼,不知想到什么又抿嘴笑了。

近日里日子过得顺心如意,小儿子还得了爵位未来也不用替他担心,戚夫人连睡着后嘴角都带着笑意。

———————————————

外面纷纷扰扰,阿七直接搬去御赐大院,那院门口牌匾就写了“大院”俩字。

院子里也没什么别人,除了小木匠和小铁匠,只有几个随侍太监。

对于皇帝往他身边插自己人一事,阿七接受良好,这些人出自皇宫内庭,很会察颜观色,而且并不多事,最主要阿七觉得不需要自己付工钱,白来的劳动力谁不喜欢?

这个时代手工制造业太过原始,很多事情阿七能做的仅是埋下一颗火种。

比如连弩和火炮,就是阿七想做的威力大些,受限于外在条件,也很难成型。

光是冶铁,现在还是从陨石中冶炼而成,能锻造出一柄剑那都是得天独厚的天赐之物了,不可能拿来大规模使用。

现在用的更多的还是青铜黄铜。

等阿七将连弩和火炮造出,已过去两年,倒不是阿七故意拖延,只是有些事实际操作起来,确有难度。

有些小零件全靠小铁匠手工打磨,反复测试,阿七也就是在小铁匠走歪路或理解错时,不着痕迹的指引。

还在铸铁过程中,时不时受阿七启发,摸索出了鼓风竖炉炼铁法。

阿七也不直说该如何做,只偶尔突然发问。

“咦?这个不能竖着放吗?”或“啊,那个这么摆呢?”、“放这个试试。”

外人看来纯属捣乱,但小铁匠对阿七那是有求必应的,几乎是阿七说什么他就做什么,最后还真慢慢倒腾出更容易从砂石中炼出铁块的设备。

阿七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捣个乱而已,纯靠小铁匠自己动手,当小铁匠成功时还在一边拍手庆祝,自觉深藏功与名。

但其实早已被暗十五如实记录,按时上报天听了。

而小木匠那边,日日琢磨着榫那鲁班锁,在阿七拿榫卯结构的木条木块拼出个巴掌大简易凉亭玩具后,如醍醐灌顶,更是废寝忘食,最后历时一年半,亲手打造了一间用上榫卯结构的纯木制楼阁。

阿七又在一旁啪叽啪叽的海豹式鼓掌。

转头就继续研究火炮去了。

对于这小铁匠小木匠取得的成就,皇上倒没赐爵位,那爵位又不是批发的,而且这到底该是谁的功劳,皇帝心里明镜似的。

但赏赐却如流水般被人搬进阿七的“大院”里。

阿七是大头,小木匠小铁匠拿的略少一些,但可能是跟着阿七久了,二人眼里也没了这黄白之物,往房间一堆,依然沉迷研发制造不可自拔,两年过去愣是堆出个小号的金山银山。

阿七做的连弩在阿七这现代人眼中威力并不算大,但在这个时代人眼里,已是可百里穿杨,连夺人命的凶器了。

弩身不算小,还很沉,携带并不算方便,可比着那简陋的弓箭来说,已算得上巧夺天工。

而那火炮,比着未来红衣大炮来说,却显得小巧玲珑了些。

口径小,威力不大,射程并不算远,用时往炮筒里倒入火药再附上石块,引燃火引,便是一声巨响,将石块从炮口炸出几百米开外。

阿七觉得与其说炸伤人,倒不如说吓唬人,但在战场上用了它,确实震慑力十足。

当初在皇家围场试炮时就给那群文臣酸儒吓得腿软,只能互相搀扶倚靠,当然,他爹没有,他爹面不改色稳得很。

皇帝的赏赐又一次如流水般送进“大院”里,这次阿七在武将中也声名鹤起。

想和戚丞相家次子订婚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每天递到丞相府的贴子,戚夫人看都看不过来。

暗暗自嘲这儿子太抢手也不是什么好事,她现在接贴子都快赶上皇上批奏折了,真是,甜蜜的负担啊。

不过戚夫人一直以幼子年岁小为由挡了所有人的试探,这倒也没错,才十二三岁,确实没到谈婚论嫁的年纪,这些人不过是看着自己儿子前途无量,想早早定下来罢了。

这两年里,宫中也发生了那么点事,但除了那心里有鬼的,旁人却没觉得有什么特殊。

皇上第三子的母妃不知因何事惹了皇上,御前失仪降了位份,连着娘家那边都受了牵连,在朝为官的父兄对此被皇上当朝训斥,丢了脸面不说,官职都一贬再贬,到今日连上朝的资格都没了。

三皇子倒未被皇上厌弃,但至今都到了该指婚的年龄,还被拘在尚书房里读书,不曾上朝听政。

而三皇子母族失势,之前私底下悄悄靠拢过来的拥趸也如鸟兽般一哄而散。

再说朝堂上,升官的有,贬黜甚至流放的也有,不少人从中看出了蹊跷,暗自琢磨,将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前后一串联,吓得静如鹌鹑,只敢认真干活,什么都不敢奢望了。

朝堂上平波缓进,皇帝派下的旨意被畅通无阻的执行下去,一时间很有些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之象。

皇帝踌躇满志,等兵仗局照着阿七的图纸造出一批连弩和火炮,先就给自己的侍卫队全副武装上。

其后,龙元国凭借连弩及火炮,统一了周边小国,抵御外敌,又因元书纸、皮纸在市面流传,引得各路文人来访,发现龙元国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自此举家迁徙,落户龙元国。

皇帝也真正做到了让龙元国海清河晏,国泰民安。

阿七终此一生未成婚生子,当了一辈子只图吃喝玩乐的“乐安侯”,设计出无数老少皆宜的玩具,丰富了百姓的娱乐生活,而她身边始终跟着铁木二匠,常能从阿七设计的玩具中受到启发。

后世据史书记载,龙元国造纸术发明人“安乐侯”,其有两个追随者,一名李,一名栓,二人一生发明无数,是真正的大能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