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回到过去做学霸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操场上,地形开阔,几乎没有什么遮挡物,冷风灌入,每个同学都裹紧了校服。

李荷花因为刚运动完,已经脱掉了里面的毛衣,这时候也感觉到有点冷了。

她从孙杨手里拿过衣服,套上,再穿上校服,整个像个水桶。

她矮,且骨架大,夏天还好,一到冬天,衣服一裹像个蚕蛹。

孙杨把想八卦的杨杰拉走。

“唉,我就听下她们说什么。”

“有什么好听的,打球。”孙杨不由分说把羽毛球拍塞到他手里。

李荷花和王春燕走到红旗下的台阶边。

“首先,我很抱歉,虽然我从来没有那个意思,但我让你感觉到不尊重和不舒服,那就是我的问题,我向你道歉。”李荷花开诚布公,“其次,我要说的是,我从来没有看轻你,也没有觉得我多优秀,向你展示我的优越感,我只是单纯的想帮你,不管你信不信。我知道也许这些话你不一定听得进去,可我依然想说。我们的选择不多,成绩好继续上高中上大学,然后找工作。成绩不好,可能初中毕业就要出去打工。我不想出去打工,我想上学,想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我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有能力做什么?所以我必须努力学习,不然我就会后悔。”

冷风吹得旗杆哗啦作响,李荷花继续说道,“相信我,其实我已经后悔了,这种感觉抓心挠肝的,就像你此刻正在河里面拼命挣扎求生,后悔着为什么不听大人的话非要来游泳一样。而此时的你只能越陷越深,没人救的了你。春燕,你不会想要知道这种感觉的。也许你说努力学习了又怎么样,成绩还不是一样。可我想说,努力了就会不一样,不是你成绩会不会变的更好的问题,而是我们努力的过程本身就足够让我们回味一生了。你难道真的不想体会一下全力以赴的感觉吗?不想跟好朋友一起并肩作战共同努力下吗?”

王春燕仍然低着头,李荷花不知道这番话她有听进去多少。

“我要说的说完了,如果你愿意,我们依然是朋友。”

李荷花已经把自己想说的,能说的话都说了,最后的决定权她交给王春燕。

放学路上,她跟贺伟也说了同样的话,如果他愿意一起努力,李荷花会尽全力提供帮助。

“也可以问我。”孙杨说。

贺伟垂头,杨杰揽住他脖子,“这么好的事情你还想什么,难道你真不想跟我们一起上高中吗?”

贺伟余光瞥了一眼李荷花,“我要是改邪归正,那不是被笑话。”

“笑话你个大头鬼,怎么,你比郑一还牛不成。”李荷花想敲他个爆栗。

“啊?牛,啥意思?”贺伟不解。

“就是厉害的意思。”

就他那点小儿科,还真拿自己当古惑仔了。

“想。”贺伟摸着头,憨憨的笑着说。

莫名其妙的一个字,谁也不懂他在说什么。

“我想跟你们一起上高中。”

“那还说什么,从明天开始啊,咱们搞起来。”杨杰整个人跳到贺伟身上,被迫让贺伟背他走了几十米。

“老贺,我告诉你,对我好点,不然以后我可不给你讲题啊。”

贺伟把人弄下来,“我找孙杨和荷花就行了。”

“他们俩说的你听不懂,还是我这种水平的适合你。”杨杰非得再次爬上贺伟的背。

“那我也不问你。”贺伟双手伸开,格挡住要扑上来的杨杰,两人又扭打成一团了。

“跟王春燕谈的怎么样?”孙杨双手拉着左右书包带子。

“我只是告诉她我的想法,还有就是跟贺伟说的一样,我希望在我们这么美好的年纪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浪费了这么大好的时光啊。”

李荷花伸开双手,感受一下世界的清爽。

“我有时候觉得,你不像个初一的学生。”孙杨目光柔和,落在她脸上。

李荷花心里咯噔一下,孙杨总不至于发现她是重生回来的吧?

“你总是沉默寡言,一个人呆在角落里就是在思考人生?”孙杨说。

说的是她小学时期吗?

她也不算孤僻吧,沉默寡言是真的,因为害羞胆子小。

李荷花嘿嘿笑两声,“就是暑假的时候看了一本书,书上说的,我觉得很受感触。”

“什么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姐同学的书,借她看的,现在还回去了。”李荷花就怕孙杨说,把这本书借他看看。

海伦凯勒写的,他们还学过一篇关于她的课文呢。

孙杨默默的记下了,有时间一定要去读一读。

回到家,李荷花立马去爷爷房间,他竟然在睡觉。

“妈,爷爷今天怎么了?”

刘平正从外面挑水进来,放下担子,“他下午说有点累,就睡了,现在还没醒呢。”

“是不是病情加重了?”

“我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没有,就是困。”

李荷花心向下沉,现在已经是阳历十一月下旬,阴历的十月三十,爷爷的忌日是十一月十七日。

只有十几天了,死神就要降临。

李荷花很无力,这种知道死期,自己还无能无力,只能看着亲人去世的事情,太折磨人了。

她去床边看着爷爷,默默的流眼泪。

“怎么哭了?”李耀阳进来查看的时候,看到女儿泪流满面,轻声问。

李荷花拿衣袖抹干眼泪,“爷爷还没醒。”

“唉~~”

李耀阳叹口气,“爷爷可能撑不了多久了,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生老病死,都是命,没办法的事情。”

李荷花看着爸爸,悲伤和沉重挂在脸上,脸颊处的肉耷拉着,显得疲惫,像是好几个晚上没有睡觉了。

其实李耀阳此刻的心情应该是五味杂陈的吧。

伤心,难过,迷茫,焦虑。

李国华在这一片是很有名气的。

人人都知道李师傅,人人都认识玉华村的李师傅。

甚至有一个人病了怎么都治不好,慕名而来,李国华就念了一次经,他的病就好了。从此视爷爷为救命恩人。

李荷花觉得这事儿就是凑巧。

离奇的是这人发三次病,三次都是李国华念经治好的,更是对爷爷深信不疑,逢年过节就来看望,把爷爷当活菩萨。

李耀阳生活在李国华的光环之下。

爷爷身体不好后,别人喊做事,爷爷都让爸爸去,可去了主家不认可,觉得李耀阳本事没有李国华大,非得把爷爷请过去。

爸爸就这么白跑了一趟。

如果爷爷真的去了,那这个家就得靠爸爸撑着。

他心里也许也很害怕,很无助,充满着对未来的恐惧。

“你看着点。”李耀阳交代完就出去了。

“爸爸。”

李耀阳停在门口。

“你一定会比爷爷更厉害的。”

“说什么呢。”李耀阳笑着回头,“照顾好爷爷。”

李荷花搬了高凳和矮凳,高的当桌子,长形的,很窄,矮的当座椅,开始写作业。

爷爷醒来的时候她能第一时间知道。

“怎么到这儿写作业了,光线不好。”李国华躺着,看到孙女就在他床头的位置,就着昏黄的灯光,认真的看书。

“爷爷,你感觉怎么样,要不要请医生来看看啊。”

李荷花放下笔,扶爷爷起身。

“没事,没有不舒服。”李国华起来,在床边坐着,李荷花打算去搬躺椅。

“我去堂屋吧,那儿光线好。”

李国华站起来,拄着拐杖,靠到躺椅上,李荷花拿了毯子过来,帮忙盖上,又把大门关了,不让风灌进来。

李荷花做完了作业,没有向往常一样去画画练字,而是守在爷爷边上,看书。

“你刚才说你爸爸会比我更厉害?”李国华笑着问她。

“啊,我安慰他呢,爷爷您没睡着啊。”

“哈哈哈~”爷爷笑的很开心,“睡了下,半睡半醒的吧,你爸爸肯定会比我强啊,他那么聪明,什么都是一学就会。乐器,油漆,那些师傅都说你爸爸天分高。”

这是第一次听爷爷讲过去。

“我妈也这么说。”

刘平说李耀阳长的好,人聪明,就是太老实了。

“你爸当初想去当兵,想去招工,我都没让,他心里指不定多怪我呢。如果我让他去了,以他的聪明,绝不会窝在这个小山沟里,说不定你们啊,都在城市里生活,米啊,菜啊,都要出去买,跟你二姑家一样。”

二姑父就是去招工招到了铁路上,端上了铁饭碗,还有大姑父也是,去了青海西宁,退休后有退休工资。

“那样估计就不会有我了吧。”李荷花说,李耀阳真的去了城里,肯定就不会娶刘平,她也就不会出生了。

“是了,所以我也不后悔,就不知道你爸爸是不是后悔啊。”

如果你知道我和海龙将来混成那副模样,说不定也会后悔呢。你会有更好的孙子孙女,也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条件。

“爷爷,说说你年轻时候的事情吧,我都没听过呢。”李荷花说。

“你没听过?哦,那是你姐听过,唉,也没什么好说的。”

“你遇到过日本鬼子吗?”

李荷花问。

李海龙也不写字了,搬了小板凳坐过来听故事。

“遇到过,我当时正在田里,秋天,刚收完稻子,田里都是一垛垛的稻草,我啊,眼瞅着一队小鬼子从山沟里过来,有七八个人吧,吓得我,立马躲进了稻草垛里,一声都不敢出啊。”

“他们没发现你?”李海龙紧张的问。

“废话,发现了爷爷还能好好的在这儿吗?”

“那说不定爷爷被抓了又逃了呢,跟电视里演的一样。”

李国华摆摆手,“你爷爷我没那么厉害,我要是被抓了,估计早死了。他们没发现我,我就屏住气,等着他们走了很远之后,才出来的。”

“那鬼子不大扫荡吗?”李荷花问。

“怎么没有,我们都躲进山里了,不是这儿,我老家那边的山比这里的山高多了,也深多了,一躲进去根本找不着。”

“可是鬼子有炮弹啊。”李海龙说。

“那都是对付其他地方的,我们这里偏僻,不是主要战场,有鬼子,但不多,保卫战没多久日本就投降了。”

保卫战也是在城市里打的,偶尔有几股鬼子往农村来,大家往山里一躲就过去了。

李海龙明显的淡了兴致,这一点意思都没有,还以为有啥惊天动地的事迹呢。

“那时候爷爷你多大啊。”

“啊,那都二十多岁了,你奶奶都已经嫁给我了。”李国华回忆起当年,视线停留在神龛里奶奶的遗像上。

“那是什么时候搬到这里来的啊?”

李荷花一出生就是在周家组,还从来没去过爷爷的老家呢。

“后来国家不让搞我们这一套,说是封建迷信,我就在堆子组当过会计,在药房抓过药,后来土改,我就到这儿来了,村里批了一块地基,盖了房子。”

“那你想回家吗?”回原来那个家。

李国华摇摇头,“我跟你太公和满爷关系不好。”

这个爷爷之前说过了,因为太公偏心,满爷懒惰,性格不合。

明明爷爷干什么都好,学什么都快,满爷什么都不会,可太公就是喜欢满爷,不喜欢爷爷,所以他才愤而出走,到处做艺,最后到此定居。

那个年代道路交通不发达,十几里路像隔着千山万水似的,李荷花出生后从来没有去过爷爷的老家。

接着爷爷又说起了自己划龙船时的事儿,那会比较小,到处讨饭吃。(划龙船在他们那儿是做乞丐的意思),还说了做艺的时候遇到的一些鬼故事,什么站在桥上,看到河里都是鬼,面目狰狞的往上爬。还有七月半鬼节的时候因为鬼子来了,大家躲到桥上,半夜才敢回来。祭祀烧了纸钱,筷子上竟然有黑色的烟灰。

“为什么?”李海龙问。

“因为他们收完纸钱才上桌吃饭的,筷子上就有纸钱灰了。”

这个故事李荷花曾经听过。

爷爷做了多少道场,参加过多少葬礼,见过多少死去的人,他对死亡会不会有独到的见解呢。

“爷爷,你,会害怕,死亡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