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庶子科举日常 > 第40章 元旦

第40章 元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段回来啦,东西放桌上就是,去找你姐姐玩罢。”纪文清说完,信号源那端传来一阵响动,好像是她起身下塌开始翻看小段买的东西。

被叫做小段的买书小童站在原地等了一会儿,一直到窸窣的声音停下,纪文清惊讶道:“小段,怎么傻站在这儿,今天辛苦你了,去玩罢,啊。”语气像是在哄孩子。

“姑娘,你说的山居先生的书我去得晚了,没买到。”

纪文清很耐心地安慰道:“没事儿,我本来就是想买来看着玩儿,没有便罢了。”

小段似乎是扭捏了会儿,又道:“我遇到一个人,说愿意把书让给我,但我怕他对姑娘图谋不轨,就拒绝了。”

他说完,脚步声渐近,接着就是一阵摩擦声,是纪文清摸了摸小段的头,笑道:“真可爱,你放心吧,想害本姑娘的人虽然有那么一两个,但也不至于处处都是,别太紧张了。”

“可是……”宋知意听到小段低声嘟囔了一句,疑似是没有得到夸赞有些失落。

可惜那头的纪文清并没有觉察到小段的小心思,只道:“对了,一会儿等你姐姐有空了让她过来一趟,我有事找她。”

小段很快就跑出去找姐姐了,宋知意这会儿也冷静下来,思考纪文清说的话。虽然没有听到关于仙人跳的事,可她刚刚说有人要害她,这让宋知意有些在意。

几年前在什刹海初见她那次,她身下的冰面要裂开,难道是有人刻意为之?其他地方的冰面都结结实实地冻着,只有她那块破裂了,除了有人提前对冰面做了手脚,不然也很难想到其他解释。

会是谁要害她呢?她身份尊贵,谁敢去害她呢?回忆纪文清当时的反应,她与二皇子之间眼神传递,应该是当时就知道自己所遇之事不是偶然。可明明知道有人要害自己,凭她的身份和手段,两三年了却依旧无法解决,看来跟纪文清对上的人也是个轻易动不得的硬茬啊。

自己当时叫上宋知理出手救她,不会无意间被卷进什么奇怪的斗争里吧?宋知意正担心着,小段那头也找到姐姐了。

“阿姐,姑娘说让你有空时过去一趟。”

“知道了,我配好这瓶药就过去。”这声音是刚刚要帮小段拿东西的人,原来是姐弟两啊。那行骗时扮演云姑娘的人会不会是她呢?如果是人在王府,又未曾出门,那官府一直找不到人也能解释得通了。

“阿姐,我什么时候能学这些?”

“你先练好基本功再说。”她说完,一阵瓶罐碰撞的清脆声音传来,可以听出她很忙碌。

小段出了门,信号源那头传来呼呼的风声,也许是小段在练功。看来他是不能通过小段身上这个有录音功能的信号源听到纪文清和小段姐姐的谈话了。虽纪文清身上有信号源,但那个信号并不是很稳定。

所以宋知意也没打算关掉小段这个信号源,万一能碰运气听到关键内容也是好的。他拿出今日新买的山居先生的《临文漫谈》,打算好好拜读一下,随手翻开一篇,题目为辩三寸之舌与百万之师。

宋知意将将看完这篇,信号源那头又传来了新的动静。

小段姐姐推门而出,对正在在练功的小段道:“我去姑娘那了,你好好练。”

宋知意听了,把小段身上这个信号源声音调小了些,打开了纪文清身上那个信号源。

很快,纪文清那头的声音传了过来。

“姑娘,属下来了。”

“嗯,”纪文清翻了一页书,道:“钱差不多凑够了吧?”

凑钱?宋知意听了心中一惊,要说到他想听的事了吗?

“够了,酒楼那边加上宋家的差不多有两万两了,足够……,我已经差人去各地采购……运往……”小段姐姐说着信号就变得断断续续,虽听不清,但可以确定的是钱确实是被纪文清设局骗走了。

突然出现的神似郡主的姑娘,一夜间消失的别院仆从,还有官兵怎么也找不到的人,如果是纪文清做的话,那一切都可以解释得通了。

不过纪文清为何要这样做呢?宋知意想继续听,可纪文清那头的信号源已经听不见人声了,只剩下一阵电流的声音。

宋知意有些失望,却突然听到杂乱的电流生中还夹杂着隐隐的谈话声——是小段身上信号源在响。

那头小段掌风的呼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纪文清和小段姐姐的对话声,声音有些模糊,像是隔着什么东西,应该是在房门外边。

这小子居然跑去偷听,真是人小鬼大,宋知意心里嘀咕着。不过对他来说也是好事。

宋知意对系统道:“系统,刚刚都录下来了吧,帮我从小段姐姐答话开始回放。”

【收到,正在提取录音内容,开始回放。】

【够了,酒楼那边加上宋家的差不多有两万两了,足够在南疆组建一支精兵了,属下已经差人去各地采购粮草,分批运往南边。】

【好,此事一定要小心谨慎,一点风声都不能透露出去。若路上出了什么事,立刻向我来报。】

【是,属下明白。姑娘交待的药也做好了,是否需要属下去交给二皇子?】

【嗯,今晚再去,最近宫宴多,千万注意别被人发现了。】

信号源的那头的声音闷闷的,但纪文清严肃又冰冷的话被宋知意听了一清二楚,给了他当头一棒。啪地一声,宋志宇手上拿的书掉在了地上。

他好像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宋知意低头捡起书,只见刚刚那篇时文下赫然醒目地印着山居先生的一行批语“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1]”

宋知意决定把这件事烂在心里。钱是要不回来了,他也不敢去要。真牵扯进这种事情里,他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掉的。

……

宋知意没把这事跟任何人提起,只是会有意地去关注一些南疆的事情,好在他那日听到的内容虽然很吓人,但南疆还没出什么事,京城里的百姓也安稳地迎来了年节。

宋知意除夕守岁到很晚,正月初一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本来今日是少不了要上亲长请安拜年的,可宋恒和宋知理天不亮就动身去参加宫里的大朝会了,之后还有宫宴。至于江氏,宋知意已经很久没见到她了。据宋楚兰说江氏现在压根听不得他的名字,一听就犯头风。若是大过年的一早见到他来请安,怕是得头疼得更厉害。

因此,宋知意难得睡了个懒觉,起来向周姨娘和宋楚兰拜年后便窝在小院里安然地研读那本《临文漫谈》,不得不说,看过之后才发现这山居先生确实是个奇人,对科举有自己的一番独到见解。

从山居先生批注的字里行间可看出他曾是个旅居之人,对大周各地的山川风物,民生民俗很有体悟,所以能从百姓的角度结合实际对朝廷政令提出各种建议。他指出制艺文章不能光写,更要多看多听多想,这一过程不能投机取巧而是要脚踏实地真正做到,写出来的文字才不会悬浮。

宋知意赞叹之余又艳羡不已,若有机会,他也想能像前世一样四处游历,遍览山河。可惜他现在并没有山居先生这样的条件,想了解京城之外的世界只能通过看阅读书籍。

说到这儿,他其实有些羡慕宋知理,作为一个武将,四处征战,戍守边疆,对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肯定是见识不少的。

宋知意坐起身,估摸着宋知理什么时候能回来。这几天休朝,宋知理也不用天天守在衙门里,不若等宋知理回来叫他带自己出去走走看看。虽然江氏不喜宋知意,但他这个大哥现在跟他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不然上回也不会找他倾诉烦恼了。

这一等就等到了天黑,宋恒昨日除夕时还说今日傍晚一家人也一起好好吃顿饭,是以江氏虽厌烦,但还是下午就把周姨娘和龙凤胎叫来了正房。

现在饭菜上桌好一阵儿了,刚刚还在冒得热气儿也消散在空气中,可爷俩却仍不见踪影。见夜色一点点侵袭,江氏总觉得心里发慌,往年也有这样的宴会的,可两人不过午后一个时辰也就回来了,哪里会拖到现在这个时候。

宋志远和江守徽见江氏神色不对,忙开口宽慰。宋知意见此情此景,不知为何联想到上次通过系统听到的纪文清的谋划,脑中腾起一股不好的预感。他对宋知远道:“二哥,天黑了,路不好走,要不我跟你提盏灯去宫门口接老爷和大哥回来吧。”

宋知远看了他一眼,抿嘴后点点头,江氏又给他们叫上了几个下人,这才匆匆出了门去。

二人出门还没走几步,就见到宋府的马车回来了。宋知远见了欣喜地迎上去,却只见宋恒一人下车来,仪容服装有些凌乱,眼前的景象更加剧了宋知意心中不好的预感。

“老爷,大哥呢?”宋知远脸上的笑脸渐渐消失。

“回去再说。”宋恒回身看了一眼,确认无人跟着后才疾步往府里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1]《史记 孔子世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