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重生之贤妇不闲 > 第95章 养娃的第十八天

第95章 养娃的第十八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被姜蓉带回的那三人,在崔恒养足精神后,她便将人交给了他处置。

姜蓉之前答应的赏金,自然也给了。

在查清那瘦高男人并无通敌的嫌疑后,她当着众人的面将赏金给了他家人。

而徐家村房屋垮塌之事,崔恒回到衙门后便雷厉风行处理了相关人员。

早在大雪来临之前,他便要求各地清查到位,结果有的地方将需要维修的房屋呈报上来,私下里却昧下官府救灾的钱款。

出现这种情况的地方并不止一处,崔恒在核实后也一并处理。

明日崔恒便要公审此案,这日晚间,姜蓉替他捡拾好东西后,正准备更衣歇息。

正在看书的崔恒却突然起身,走近后默不作声拉了拉她衣袖,他眨了眨他狭长的眸子,一脸期待地看向她。

姜蓉自是明白他心中所想,但他才受伤没多久,她心下迟疑:“你的身子?”

崔恒哑声道:“无碍。”

姜蓉尚未开口,就见他弯腰一揽,直将她拦腰抱起。

陡然腾空,手中的绣帕飘然落地,姜蓉差点惊呼出声,她瞪了崔恒一眼,捂嘴看向摇篮。

崔恒剑眉微挑,并未理睬。这次他学乖了,一声不吭抱着姜蓉来到一旁的隔间。也幸好夫妻两人都不喜人守着,这隔间没人。要不然,崔恒今日的念想怕是又得落空。

仿佛是为了证明自己身体康健,崔恒今儿格外卖力。时隔数月,两人再次亲昵,自然是战况激烈,两相得宜。

崔恒感慨,两人明明是正经的夫妻俩,怎么生完孩子却要像偷.情一样,算好时间,见缝插针。

隔间的灯明了又暗,一阵细细碎碎的动静后,终于又归于静寂。

次日,天气转晴,崔恒便在衙门公审了此案。

因着早早就张贴了告示,尚未开审,衙门前便聚拢了许多围观的百姓。

这时大家才发现,这其中有一被审之人竟是曹县尉!

他明知道崔恒眼里容不下沙子,却仍敢顶风作案。

甚至在开堂时,仍一脸倨傲地大放厥词,称崔恒无权处置他,他是朝廷命官,他叔叔是齐安府知府曹大人诸如此类的话。

围观的百姓们纷纷哗然,他们早就知道县尉是个有后台的,要不然就他那满肚肥肠的埋汰模样,怎么可能选得上官。

不过现在天高皇帝远,端看崔大人胆子大不大了。

有人仔细揣摩着知县大人的神色,见这位年轻的大人神色肃穆,丝毫不为县尉言语所动,便知这位大人自有决断。

有衙役心中暗道,之前城门收进城费这钱也大多进了曹县尉口袋,崔大人没与他追究,他竟然还敢再犯。

底下众人心思各异,内心正盘算着各自的小九九,就听见堂上崔恒清朗的声音传来。

“曹光亮,事到如今,你仍然不知悔改。你可知,因你的一时贪念,多少百姓的房屋被毁,又有多少家庭因为你而家破人亡。”

崔恒一拍惊堂木,扬声道:“之前你劣迹斑斑,本官并未与你计较。但你千不该万不该,竟敢将歪心思动到赈灾款上!”

“是啊,我听徐家村的人说,要不是崔夫人带人来得及时,崔大人他们都要被砸死了。”

“听说跟崔大人去的衙役都没了一个,这,可真是......”

“咱们崔大人可真是一心为民的好官。”

“哎,真是可怜那个被砸死的衙役了。”

“是啊,这些贪官,就爱想方设法从咱们老百姓身上搜刮民脂民膏,他们就该千刀万剐。”

“呸!”有人不屑地朝里面跪着的人一啐。

外面议论纷纷,里面崔恒已经当堂做下判令:“根据我朝刑统,诸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1]曹光亮监守自盗,受财枉法,又另犯坐赃之罪,数罪并罚,判其杖一百,流放崖州。”

“我不服,我要去州府另审!”曹光亮听完判决,神情阴鸷狂傲,两眼怒视崔恒。

“我叔叔......”

见他仍要叫嚣,崔恒骤然出声打断:“堵嘴,行刑!”

姜蓉混在围观的人群中,旁观了整个经过。

她也是前段时日才知晓,那城门口言语轻薄她的小将竟是这曹县尉的歪门小舅子。

“鱼肉百姓,横行乡里的恶霸,早该收拾了,活该!”她心中暗啐。

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崔恒在衙门审案。

白日里的他,正如她第一次在青州见他那样,依旧是那个面容清癯,气度儒雅,举手投足间颇具风仪的美男子。

再加之官服披身端坐于公堂之上,神态庄严,目光如炬,看上去愈发沉稳内敛,已然初具官威。

不错,姜蓉捏了捏手中的帕子。

在外面装得倒是有模有样,有谁知道一脸正气,言出法随的冷面崔大人,前几日竟趴在夫人肩头偷偷掉泪呢。

“哧!”

哪天崔恒因为这倔强执拗的性子无处容身了。若他还能保持现在的风度容貌,那她养他当个小白脸,吃吃软饭,也不是不行。

姜蓉掩唇窃笑,兀自转身离去。

虽有人遗憾,没能找到更多的证据来坐实他贪污受贿的金额,但这一百杖也不算轻罚。

如何杖责,也有许多学问在,是轻是重?杖责时着重哪个部位?这其中的确存在可操作空间。

行刑之人是王程在衙门的亲戚,是死是活,就看曹县丞的命了。

经此一番整顿,庆州官吏人人自危,但百姓们的日子就好过了很多。

临近年底,崔恒在姜蓉的建议下厚颜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陈情折子送往汴京。

这折子的内容,主要是向官家告罪,自陈他在庆州因秉公办案不知变通得罪了许多官吏。

通篇看似是在请罪,实则在向官家请功,暗表他这一年在庆州所立下的功绩。

崔恒本不太想写,奈何姜蓉以汴京相诱,思索再三,崔恒只能厚颜硬着头皮编了下去。

这封折子,一改崔恒往日简短拘谨的风格,官家一看,便抚须长笑:“什么时候崔恒言语也这样诙谐狡猾了。”

他想到他那性格狡黠的夫人,说不定是这妇人怂恿之下的杰作。

官家会心一笑,御笔朱批一字:“可。”

等到腊八这日,姜蓉让厨娘熬了一大锅腊八粥,给府里众人都分上一点,权当沾点过节的喜气。

喝腊八粥的传统,崔家早已坚持多年。据周嬷嬷所述,府中常用大米、小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芸豆,红豆八种食材熬制。

姜蓉便也让何厨娘依着周嬷嬷所述小火慢熬,也让崔恒喝个熟悉的味道。

何厨娘自有一番厨艺天赋,普通的食材,经过她的巧手,总能比别人做的更加鲜美。

据她所述,要做出一锅好吃的菜,对食材的选择、调料配比、食物的处理方式、火候的控制,甚至调料下锅的顺序,都有着及其严苛的要求。

自从有了何厨娘,姜蓉在庆州的日子就舒服许多,不需她开口,定期就会换上几种新鲜菜肴给他们换换口味。

隔三岔五,她也总能花些巧思做出各样精致的糕点小食给她甜甜嘴。

在庆州待了大半年,她发现这边的面食也有独特的风味。

尤其是各种烧饼,或软如细布,或烤得外酥里嫩,或柔韧有嚼劲。

刷上各家秘制的酱料,再夹上烤制得微焦的肉片和新鲜脆甜的青菜,撒上些许香料,口□□汁,齿颊留香,让姜蓉直呼过瘾。

可惜她要喂养孩子,饮食多有忌口,一旦她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在昭哥儿身上便立杆见效。

中午,崔恒回来用膳,得知衙门没有分发腊八粥,姜蓉便让厨房再加量熬制。

等他们下衙时,一人一份装在食盒里给大家带回去。

辛苦跟着崔恒一年,这样的小事虽然说不上什么恩惠,但总能让别人心中更熨帖,让人觉得你将他记在心中。

果然,属官和衙役们知道这是大人自掏腰包请大家品尝的腊八粥,言语之间便对大人和夫人多有夸赞。

这些衙役中有家中富庶的,也有那家境一般的。

一碗没有偷工减料,精细熬制的腊八粥,也可在这寒冷的冬日给他们带来一丝温暖。

到姜蓉生辰这日。

她只觉得时间真的过得好快,去年与崔恒去樊楼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转眼又到了新的一年,她痴长一岁,家中也多了个可爱又黏人的昭哥儿。

想起儿子,姜蓉唇角不自觉带笑。

自从夫妻俩决定好好整顿他一番后,所采取的行动刚刚产生一点效果,后面姜蓉将他丢在家中半日,一切前功尽弃。

他的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严重加剧。

在他清醒时,视线内如果看不到爹娘的影子,势必又是一番翻天覆地的哭闹。

周嬷嬷知道夫妻两人的做法后,对两人好一顿说教。

姜蓉也慢慢察觉出不对劲,她的昭哥儿好似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他比一般的宝宝更为敏感,更期待爹娘的关注。

他现在正是需要父母照顾的时候,一味的强制他分离,很可能适得其反。

很多孩子是黏母亲,但很少有像昭哥儿这般定要寸步不离的。

自上次他半天找不到爹娘后,他比之前更加依赖两人,连带着也产生了严重的分离焦虑。

以前他喝奶时只是喜欢紧贴着母亲,到现在喝到一半经常嘤嘤啜泣,需要姜蓉拍拍他,哄几句,他才安心继续喝奶。

而随着他的成长,他的精力也愈发充沛,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姜蓉一个人根本满足不了他这样强烈的陪伴需求,白日幸好有嬷嬷和奶娘,晚上又有崔恒,这才勉强坚持了下来。

掌灯时分,姜蓉正在书房看书,崔恒悄声靠近,轻轻拍了拍她的肩。

姜蓉被吓一跳,猛然回头,只见他从身后拿出一个紫檀木嵌金小匣子,献宝似的要姜蓉打开。

姜蓉顺了他的意,轻轻揭开匣子。

里面只静静摆放着一只玉镯。

她诧异地看向崔恒,这只玉镯的水头并说不上极佳,以崔恒的身家应该不至于这样珍重,想来是有什么特殊意义?

果然,崔恒开口道:“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怎样,还喜欢吗?”

姜蓉恍然大悟,看来,这是她婆婆当年留给儿媳妇的。

这种时候,姜蓉自然是欣然接受。她自然不会开口质问,说些为什么之前不给,现在才给的傻话。

这等伤感情的话语,除了逞一时意气,并无多的用处。

崔恒之前对她设防,她自己又何尝不是,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罢了。

她又怎会严于待人宽以待己,现在崔恒明显是带着愧疚在向她示好。坦然接受,让他心存亏欠,才是上上之道。

见夫人喜欢,崔恒心中满意。

姜蓉只有在这一刻才觉得,他也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张俊脸在笑起来时,依稀可见几分少年的阳光与青涩。

她要庆幸,崔恒虽然公务繁忙,但仍然保有锻炼的习惯,是以身材维持的还算精壮。

不似一些人,成婚不久那肚子就比夫人怀孕时还要大。

她扪心自问,若是崔恒长成那样,她会毫不犹豫地给他纳上一屋小妾,请他再也别来找她。毕竟手一摸全是油的苦,她是怎么也吃不下的。

便是脸再俊也不行。

她不知不觉中又神游天外,那厢,崔恒沉吟道:“你将镯子取出来看看?”

姜蓉本以为他要她试戴,但拿出来后才发现,这匣子下面另有玄机。

底下竟还有一层夹层。

她看了崔恒一眼,在他希冀的目光中推开隔层,里面静静放着一把钥匙与一枚小印章。

“这是?”姜蓉迟疑开口。

“这是我父母留给我的私库钥匙和印章,你可以凭借它们在里面取出任何东西。这私库里面有我母亲和祖母的一部分陪嫁,那里面的东西你若有看得上的,只管取出来。”

姜蓉点点头,她本想问问这是给她取物权还是掌家权。谁知,崔恒看了她一眼后,便继续开口。

“我的私库,也欲辛苦夫人帮我打理,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崔恒果然是个聪明人,还是心中带着点诚意的聪明人,说话没有拐弯抹角,让人猜来猜去。

他在直接道出姜蓉所想的同时,还在名义上将选择权交给她,让姜蓉心中舒畅。

“有夫君的承诺,那说起来还是我占了你大便宜。”姜蓉狡黠一笑,捻起钥匙和印章,另一只手点了点崔恒胸膛。

崔恒轻咳一声,沉稳颔首。崔恒自以为掩饰的很好,只是那微微后耸的肩膀和小鹿乱撞的心,都在昭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

作者有话要说:【1】《宋刑统》

1、今天看了看前面某几个章节,看的时候都不敢看完就退出来了。我的天,当时写的是什么,难为大家愿意看到现在。掩面羞愧致谢!

2、这两天更新的时候会小修一下那几章,也会陆续放几个预收出来,有兴趣的小天使可以去看一看。感谢!(目前比较倾向于写种田文,美食文,逆境升级流,年代文也有一点点存稿。港风查资料太耗时了,暂时不开。)

3、谢谢所有收藏评论的小伙伴!作收竟然涨了一个,感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