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重生之贤妇不闲 > 第97章 养娃的第二十天

第97章 养娃的第二十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接下来几日,姜蓉继续在城中布施,除了清虚观的粥棚,她在城西也另外设了一个点。

这笔钱,最开始是她自己出,后面和崔恒商量这些孩子的去向,崔恒开口让她用崔家的钱。

姜蓉也没拒绝,崔家分散在各地的铺子这样多,随便一两家的盈余就够这些人吃上好多天了。

她这也权当劫富济贫,为昭哥儿积积德了。

许多家中没有余粮的百姓听闻了知县夫人布施的消息,他们步行数十里路走到城郊,来换取这勉强够一日饱腹的粮食。

随着来领取布施粥饼的百姓越来越多,坊间对知县夫人赞誉更甚,纷纷夸赞她与崔恒是一对贤伉俪。

其他官眷见状,也学着姜蓉的样子加入布施的队伍中。

姜蓉对此并不在意,左右她们要的只是名声,只要百姓能得到好处,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姜蓉这几日忙得脚不着地,便是收到汴京传来贺任成亲的消息,她也只是怔了几息,随即又投入到眼前的事务当中。

无论他是何原因娶上秋娘,与她已经没有关系了。

两人自从婚约解除后,就早已缘尽,本就不应再有交集。各自婚嫁,相面当做不相识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不,应该说,他们俩的缘分,在上一世他另娶之后便断了。

贺任终于还是娶到了那位柏家的秋娘,但她姜蓉,却不再是前世任人宰割的羔羊了。

成婚了就好,成婚了,她才好动手。

姜蓉望着南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当庆州城中沉浸在即将过年的喜悦中时,城里城外的粥棚里也别有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腊月廿七这日,姜蓉正在清虚观外施粥,意外就这样突然来临。

“土匪来了,快跑啊!”

远处有人一边跑,一边挥手。

因着风大,他的声音并未被大家听到。

等隔得近了,众人才反应过来,今年的贼匪,终究是到了。

粥棚顿时乱成一团,锅碗瓢盆撞翻在地,人群往四处散去。

这些贼匪年年都来,应对他们,边关的百姓们也早已摸索出一套生存法则。

若是往城中跑,有城内守卫在。

若是往城外跑,能够快速找到避身之处,也不失为一条生路。

这些贼匪来去匆匆,所求不过求财,像他们这样的穷人,一般情况是不屑于掠夺的,除非。

除非,他们为了达成某些目的,恶意制造杀戮。

姜蓉见状,喊上剩下呆住的人,一起往观中躲去。

“大家快进来,门要关了。”

姜蓉摸了摸佩在心口的项链,有条不紊地组织大家撤离。

“夫人,您快进去吧,外面危险。”翠兰看着那些疯狂涌进观内的人群,有些为主子不平。那些人一个个头都不回地往里跑,主子却带人留在这里垫后。

等人都躲进观中,姜蓉这才吩咐大家赶紧将门堵住,再喊上几人搬了一些厚重的物件堵住门口。

这座道观有一面靠山,这位置虽有风险,但在紧急时也是一条生路。有那识路的已经往山上躲去,不识路的便能在观内乱窜。

也不知这次来袭的是哪里的匪贼,姜蓉摸了一把香灰在自己脸上,与众人一起躲进厢房。

她的心突然怦怦跳,紧张得都快跳了出来,姜蓉按住心口,越是这种时候她越是要冷静。

刚刚发的信号,也不知崔恒注意没有。

她抬头看了眼外面的天,黑云弥漫,沙土飞扬,一片灰蒙,看得人心中压抑又憋闷。

饶是大家搬了很多厚重的桌椅石块堵住大门,但随着一声声剧烈的撞击,大门发出厚重的闷声,两边的门框也开始淅淅沥沥掉落泥沙。

撑不了多久了,众人相视一眼,纷纷往里撤去。

很快,一群凶神恶煞的蒙面大汉闯了进来。

见观内空无一人,他们在外面开始打砸香炉、祭台和一些石制摆件,众人只听见不时传来阵阵轰隆碎响,就知道又有东西遭殃,厢房里的气氛愈发沉闷。

那些贼匪跨过牌楼和山门,走到厢房一间间房搜寻起来。

众人也明白自己逃不掉了,一个个垂头丧气,躲在角落不想说话,等待着噩梦的来临。

道观里多是一些老弱病残,很多人一抬头看见贼匪手中的长刀,并不敢反抗。

很快,被找出来的人被捆在院中扔作一团。

一阵阵哎呦声响起,许多人害怕地抖了起来,他们不敢开门,也就不知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等蒙面的两个贼匪来到姜蓉所在的厢房,许多人悬着的心还是死了。

一贼匪扫了一眼,看这儿男女老少都有。他便知晓这里面都不是道观中人,他们要找的人很可能就在其中。

贼匪们本就决定速战速决,只要找出那个金饽饽,他们后半辈子就尽享荣华富贵了。

至于这剩下这些宋国贱民大都穿着普通,估计也没什么油水可捞。于是一人转身将同伙喊来,另一人则在房中之人脸上仔细搜寻打量。

贼匪们很快聚集到此处,为首那人一声桀笑,操着一口不标准的官话说道:“知县夫人在哪里,有谁告诉我消息,我饶他一命,否则!”

他用力一挥,那张木门直接被他砍成两半!

大家本就害怕,见这贼首力大无穷,身上还带着一米多长的砍刀,更是畏惧得瑟瑟发抖。

有孩子被吓得哭了出来,身后的大人立马堵住他的嘴巴,隔得远了,姜蓉仍可听见一些细微的抽噎声。

她深吸一口气,指甲深深埋进手心。崔恒做得对,若不能改变大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他们的百姓就会如案板上的鱼肉,任由北地蛮夷欺压□□。

子子孙孙,无穷尽......

在大宋,他们单枪匹马尚且如此嚣张猖狂。若有朝一日,北蹄南下......

这是百姓的屈辱史,更是官员和朝廷的耻辱。

姜蓉抬头看了眼那贼首的轮廓,想要将它深深刻在脑海。

“还不说是吗?”贼首有些不耐烦,他们此行必须速战速决,拖得久了被那些人发现就不妙。

他瞪着一双异色的眼睛,狠厉道:“没人说,我就数到十,如果到十她还不出来,我就杀一个人!等杀完一个她还不出来,我就接着杀。”

他在门前来回踱步,转身说道:“老子倒要看看是我杀得快,还是那些当官的来得快!”

“十、九.....”

房内本就安静,这贼首一数数,气氛就愈发凝滞压抑。一点点细微的声音在姜蓉耳中都被无限放大,她抓紧翠竹的手,示意她安心。

人群出现一阵窸窸窣窣的骚动,抽泣声接连传来。

姜蓉心想,若是这里面的恐惧能化成实物,怕是这儿都要凝成浓厚的墨汁。

眼见这面前这群人有所动作,异瞳贼首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嘲意,看吧,这就是人性。

这些宋国的贱民就是这般毫无骨气,为了一点利益就可出卖自己的恩人。

也难怪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最后乞尾求合,年年上供。

这样不团结的民族,迟早要被他北辽的铁骑踏破国门,长驱直下。

“七!”

“六!”

“五!”他拖长了音调,有些人已经不自觉的将视线扫向姜蓉所在的角落。

“是我!”

察觉到身边的人不善的目光,翠竹突然挣脱姜蓉的手,挺身站了出来。

她与夫人今日都穿的十分朴素,光凭穿着,这些贼子根本就没法判断夫人是谁。

“哦?是你?”贼首语气有些不信,他上下打量翠竹一眼,见她皮肤白皙,神态不卑不亢,这身皮子倒有些像精养出来的,跟这庆州女子相貌确实不一样。

但他仍然有些不相信,他继续看向人群,目光锁定在她刚刚站出来的位置。

“老子可不是那么好骗的。”他一手掐住翠竹的脖子,一边示意后面的人拿出刀,眼见着那刀就要往前排的人身上砍去。

众人均倒吸一口凉气,目光惊惧地看向门口。

与此同时,姜蓉的声音和一名男子的声音同时响起。

“是她。”

“住手!”

众人纷纷朝两人看去,姜蓉起身站了出来,而那告状的男子缩头缩脑,往后退了两步。

他也没想到知县夫人自己站了出来,他心想,自己也是没办法,既然人家点名道姓要知县夫人,只要夫人自己站出来,他们其他人知趣,就不会受伤。

眼见着那刀就要砍到无辜之人了,他这样做乃是仗义之举,谁又能怪他,那人心中安慰自己。

有人恨恨瞪了一眼那告状的男人,崔夫人为了给他们施粥,让自己身陷险地,他享了夫人恩惠不说,竟然还敢做出这样忘恩负义之事。

姜蓉没有去管那告状之人,她淡然起身走到人前,对贼首道:“这是我丫鬟,你放了她。”姜蓉知晓,拖到现在,终究是拖不住了。她再不出来,怕是有无辜之人就得受她牵连了。

“不是,她不是夫人,我才是。”翠竹大喊。

“老实点。”押住翠竹那壮汉一巴掌朝她拍去,很快,翠竹白皙的脸上出现了一个红肿的巴掌印。

“哦?”那贼首看了一眼姜蓉,视线在她沾了泥灰的脸上打量。他的目光放肆、充满侵略,带着高高在上的审视,让姜蓉有一种被饿狼盯住的不适感,心中十分膈应。

她后退两步,肃然道:“念在她忠心耿耿的份上,你放了她。我与你们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们

既然指名道姓要我,我相信你们来此只为钱财。你说个数,若是这个数我能承担,我就在这等人给你们送来。”

“若是为求财,你们可以暂时押我做人质,这里的百姓和道长们都是无辜的,请你们放了他们。”

“噗。”那贼首不屑笑出声来。

他拿手背擦了下嘴,不屑道:“你这小娘皮倒还有勇气,你现在就是老子手里的一块肉,有什么资格跟老子谈条件,嗯?”

不过看这妇人神色自若,虽然脸上埋汰了些,但那知县小儿能看上她当夫人也不是不可能,谁知道他们都是些什么审美。

还是他们草原上的女人好看,个顶个的身姿丰腴,健壮有力,哪像这些宋人,一个个弱不禁风的,风一吹就倒。

那些老爷们竟还往头上簪花,娘们兮兮的,呸!

他不屑地吭哧一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