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和离后我和竹马HE了 > 第69章 尚未定夺

第69章 尚未定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已黑透,残月当空,余晖照在春风殿庭院,圆湖水面波光粼粼,正中的樱花树长出了花苞。

像宫殿的名字般,入夜徐徐吹来了春风,微凉。

秦相思依旧有些头晕,想在湖畔吹吹风,享受春日的夜光浴。

可她前脚才回到春风殿,后脚孙嬷嬷迎上前,说方嬷嬷已经等候多时了。

复浑身一个激灵,秦相思一抬眸,果真看见廊庑下笔直站着人影,此人头发灰白,容颜苍老,但目光如炬,素日总板着一张脸,息怒不辨。

方嬷嬷早在十年前就离宫回乡养老,这次是太皇太后特意请回宫教导秦相思掌家之道。

与江皇后派来指导她闺房内事,温柔可亲的教养嬷嬷不同,方嬷嬷管教甚严,身在后宫犹如一股泥石流,她不卑不亢,安守本分,不会因为你受宠而谄媚,也不会因为你卑贱而轻视,更不会左右逢源。

放在秦相思身上也适用,方嬷嬷教导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哪里经历过如此严苛的“老师”,每每相处不免忐忑。

不久前在陆宅的一场荒唐事,秦相思大脑空了半晌,忘了和方嬷嬷的约定,登时脸烧得透红,嗫嚅:“嬷嬷好。”

两人近在咫尺,方嬷嬷闻到了对方身上残存的酒气,脸上没什么表情。

搀扶主子的宫女见状,解释道:“嬷嬷勿怪,公主吃醉了酒,神思未清,今晚恐怕不能听嬷嬷指导了。”

闻言,老人看了眼月色灯火下的明月公主。

颊畔氤氲着不自然的红绯,眼角隐隐透露出的媚色,更消说当宫女解释公主脸红乃酒醉所致时,秦相思下意识低头撇开的目光,无疑是在告诉旁人,她心里有鬼。

方嬷嬷年事已高,眼神却通透得很。

明月公主这幅娇艳欲滴的姿态,哪里是吃酒吃出来的。

老人心如明镜,嘴上却道:“长公主既吃醉了酒,老奴明日再来叨扰。”

这话令秦相思松了口气,方嬷嬷规矩严,平日课上她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可眼下心跳乱动,着实无法集中精力。

于是不作挽留,轻轻颔首:“嬷嬷慢走。”

掌事孙嬷嬷亲自送人回去。

秦相思四周环顾一圈,没有见到海棠的身影,不禁问了一嘴。

海澜回禀说是海棠家中老母着了风寒,临时回趟家,明日一早就归。

秦相思默然。

春风殿里数海棠最幸运,父母皆在,其他三名贴身宫女,甚至包括秦相思自己,都没有见过父母生前模样。

她内心羡慕海棠能有父母陪伴,默许海棠回家照看双亲,某种程度上是出于对父皇母后的思念。

也正因为如此,逢年过节,秦相思还会主动叮嘱海棠回家。

春风殿的宫人们也都习以为常,说起这事如同家常便饭。

话语同样一字不落地进入了方嬷嬷的耳朵里。

她是宫里的老人,年纪与太皇太后差不了几岁,又历经三朝,擅长管家之术,在宫里颇有名望,不少世族大家花重金找关系请她出宫教导家中子女。

是以,当她听到秦相思和宫女的谈话时,不禁皱了皱眉,刚走两步又折回来,严肃道:“老奴知道公主仁心,然尊卑有别。老奴虽只教导长公主短短几日,但说句不中听的话,公主对这些奴才,实在太过宽厚,来日您是公府主母,驭下之术讲究宽严并济,心善仁慈并非长久之道。”

方嬷嬷言语不留情面,说得秦相思语塞,怔愣立在原地,杏眸圆睁。

身后的宫女面面相觑。

无法否认,明月公主待下宽厚,对海棠的宽容亦非比寻常,但能如方嬷嬷这般大张旗鼓指出公主不是的人,整个皇宫里也找不出几个来。

孙嬷嬷反应最快,急忙解释:“嬷嬷误会了,咱们公主对宫人赏罚分明,只海棠是个例外,她本不是宫女,原是镇国公府的家生子,当年平安郡主入宫静修,时家特地送了一个丫头伺候郡主。后来郡主离京拜入云集寺,将这丫头独自丢下,公主见她可怜才求了陛下和太皇太后的旨意,赐名海棠作了贴身宫女。”

太皇太后是时家嫡女,意味着海棠是太皇太后母家的家生子,身份和寻常宫女不一般。

但太皇太后不会关心一个奴才的死活,孙嬷嬷话里话外,无非是想表明海棠不像海澜她们经历三次选拔才进了宫,能入春风殿的宫人无一例外是陛下亲自挑选的,但只有海棠是个例外,而这个例外也是经过陛下和太皇太后同意了的。

在皇宫浸淫数年的方嬷嬷大致有了分寸,她对当年平安郡主决意与镇国公世子时维英和离一事有所耳闻,故神情轻缓几许,仍厉声道:“饶是如此,但公主是主,她是奴仆,擅自离守有违宫规,公主待奴仆和善是好,可一昧纵容只会让奴仆生出僭越之心,此风不可长,还望公主谨记。”

秦相思乖觉点头:“嬷嬷教训的是,本宫日后会注意管教。”

*

东祁皇宫,慈安殿。

开春后天气渐暖,加之寿诞将至,太皇太后气色尚佳,可以适当下床走动。

用过早饭不久,秦相思搀扶年迈的老人来到侧殿坐下,熟稔地从梧桐手里接过团花纹锦被披在老人的双膝上。

之后惯例陪长辈用膳,侍奉汤药。

自从没有了烦心事,过年间山珍海味不断,秦相思吃饱喝足,脸上又肉眼可见的圆润了。

太皇太后眯着眼睛打量眼前珠圆玉润的乖孙女,笑容在脸上堆出层层褶皱。

赐婚诏书一下,太皇太后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定尘埃,更令她欣慰的还是秦相思主动向祁帝提及这门亲事。

可以想见,她的宝贝孙女对时无度是满意的,如今看到孙女红润的好气色,太皇太后也觉自己身体精神了许多。

过年她也没闲着,命人从库房里寻了好些东西,金玉翡翠玛瑙等,不一而足。

一声令下,十几个宫人鱼贯而入,春光沿窗格处照进富丽堂皇的殿中,秦相思来不及细看,只觉眼前光芒夺目。

“这些都是外头进贡的,拿来做头面正合适。”太皇太后慈爱笑道,“成婚乃人生大事,可不能有一丝马虎。婚期眼看还早,可时间过得快,一眨眼就过去了,一应之物尽早安排;尤其是女儿家,首饰衣裳样样少不得。外头还有几箱珠宝,哀家已叫人送进你宫里了。”

秦相思后知后觉,祖母的赏赐意在用来打造大婚头面,不禁面色羞红,身躯不自然地扭捏起来。

“皇兄赏赐的东西已经够多了,皇,皇嫂也一样。皇祖母,孙女不过是嫁个人而已,又不是再也不回宫了,哪里需要这么多嫁妆。”

太皇太后登时认真道:“皇帝和皇后有他们的那份,哀家也有哀家的这份,哪里就多了!这些只是九牛一毛,祖母的库房里好东西多的是,太半都是留给你的。”

最后一句,老人故意压低了声音。

似长辈偷偷给偏爱的晚辈塞糖果,且不想让其他的晚辈发现。

秦相思莞尔,扑进皇祖母的怀里肆意撒娇。

享受了半晌天伦之乐,太皇太后抚摸着孙女的乌发,说起了正事:“司宫台总管今早回禀,说你的婚服样式尚未定夺,怎么,是绣样不合适,还是觉得布料不妥?”

赐婚诏书下达后,礼部内外忙碌,司宫台亦紧要明月公主婚嫁的任何需求,唯独婚服一事上长公主迟而未决,这才禀告了太皇太后。

司宫台着急不是没有道理,明月公主出嫁的婚服,一针一线必得世间最好,有价无市。

意味着绣完一整套下来,一年半载皆有可能。

“都不是,皇祖母,婚服……孙女想自己绣。”沉默少倾的秦相思低声喃喃,声若蚊蝇,“况且,婚期还没定呢。”

听上去又像是在害羞,暗含对将来的期盼,太皇太后笑得合不拢嘴,浊目眯成一条线,连连点头。

“依你,都依你。宫里最好的绣娘都拨给你使唤,但凡有缺的,尽管和祖母提。”

秦相思头垂得更低了,檀口微启,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不多时抬眸,看见光泽潋滟的金玉宝石,唇角扬起极浅极浅的笑容,于霎那间转瞬即逝。

作者有话要说:失算了,我写了老半天写不出来。

明天继续更新,下一章使团进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