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江南茶事录·陆羽传奇 > 第111章 第111章

第111章 第111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朝堂之上。

东瀛国的使臣们站在了一边,有卢杞的“唇枪舌剑”在前,他们不敢造次也不敢多言,只是跟着文武百官一同叩拜了皇帝之后,就等待今日朝议的内容。

皇帝道:“东瀛国僧侣恩觉大和尚骤然死于茶宴现场一事,困扰朕已久,所幸茶博士陆羽已经将其死因和死前的踪迹查明,朕心甚慰。”

卢杞站出来道:“此为陆羽责任当中的事,为圣上分忧效力,理所应当。”

皇帝道:“众位爱卿心系此事,刑部仵作、兵部官兵等,亦是未曾懈怠,尔等皆是朕麾下忠臣。”

卢杞做忠心耿耿的模样,道:“臣等愿意为圣上肝脑涂地。”

随着群臣的附议声响起,皇帝道:“陆爱卿,你且把‘东瀛僧侣之死’事件的来龙去脉,都跟他邦来者和我朝百官说清楚吧!”

“恩觉大和尚之死,乃是自杀。”

“其身负东瀛国天皇之命来唐,目的与当下在我朝堂之上的使者团的诸君一致,皆是为了‘商贸’和‘海策’这两件事。其在江南下船以后,借口称要向张志和张大人讨要诗作,实则非然,其应当是抱有窃取我大唐军事秘密的皇命,才拿了张大人当借口,讨诗为假、接近颜真卿颜大人是真。”

“其悄悄去视察了颜大人操练三军的场地以后,为军队的规模和兵士的锐气所威吓,认识到了东瀛国武力相较于我唐国的不足,于是就迅速离开江南而去。其这番前去长安,参加茶宴也是一个借口,想要给自己扬眉吐气、重新获得天皇陛下的重用和信任才是真。”

听我说到这里,林阁老忍不住站出来问:

“老臣怎么没听明白陆大人的意思?那东瀛僧侣能来我大唐,不是说明了天皇在重用他吗?君若不信任于他,又怎么会叫他来干这份差事?”

我步步分析道:

“恩觉大和尚其实在出发之前,就已经知道,自己此行或将有去无回,完成成一个肩负了皇命的牺牲品,这点证据,下官在后续会提到,”

我指向东瀛国使者团的那些人,继续道:

“既然恩觉大和尚与那些使者们背负的皇命相同,那些此前他们一定在天皇面前详细议论这次来唐的行动策略。在议论的过程中,恩觉大和尚越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打头阵出使大唐,就意味着做诱饵、做天皇手下的弃子,成功机率为小、送死机率为大,前仆后继,费力不讨好。”

“他为了重新成为天皇陛下身边的御前之人,没有在天皇面前直言不公、也没有口出厌恶使者团的诸君直言,而是怀抱着来唐以后,能够有奇迹降临:说服大唐天子,办成‘商贸’与‘海策’这两项任务,好凭借实力来证明自己,以再获天皇青睐,跃居使者团的重要性之上。”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其来到长安以后,可谓是诸事不顺:因为刘长卿之言,圣上和众臣子开始机警于他,使得他不敢马上面圣和说明来意;接下来,因为卢大人查明其身怀匕首一事,圣上派出官兵搜寻于他,使得他不得不乔装成唐人的模样,四处藏匿来保全自己;后来,就在他带着放手一搏的骨气和傲气登上朝堂,与生面交涉‘商贸’和‘海策’之时,又未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便再次开始了藏匿和躲避。”

“而在茶宴当日,他之所以出现,不是为了学习茶文化或是享受一份雅趣,而是想以死来叩谢天皇,好最后博的一个尽忠的好名声。”

林阁老鄙视道:“死在大唐天子和文武百官同乐的宴会,就死得其所了吗?那东瀛僧侣的想法真是荒谬!”

我道:“其身有重压、有不甘、有悔恨,三大块石头齐下,很难再苟命而活,这大概就是‘生如樱花,灿烂七日,一朝身死足矣’的东瀛精神吧?”

林阁老嗤之以鼻,道:“知己不如人,想凭本事扭转处境,这叫有重压?办事不力,未能达成目的,这叫有不甘?以死谢罪,一了百了,这叫有悔恨?陆大人,你是不是太抬举那僧侣了?”

我客观道:“大道于人,所悟所求皆不同。林阁老你不要照着自己的想法,来否认那僧侣的苦楚下场。”

把叶老板和范老板作证的、关于恩觉大和尚的“赴死状态”和“悲厌情绪”的事实向大家做了说明以后,我继续道:

“臣已将两位商贾签字画押的折子上呈给了圣上,圣上也已经仔细看过辨过,足以证明:恩觉大和尚死前,早已抱着不妙情绪。”

卢杞道:“陆羽能够找到这些证据,实属难得。”

然后,他问向东瀛使者团的那些人:“事实摆在眼前,你等还有何话说?”

安田仲麻吕道:“我等无话可说,会按照陆大人所言,将恩觉大和尚之死一事,完完全全地禀明天皇陛下。”

卢杞严肃问:“你等可还敢在大唐天子面前再提‘平等商贸’和‘打通海路’之事?”

安田仲麻吕率众使者跪在大唐天子膝下,保证道:“不敢!”

“好!”皇帝龙颜大悦,“案件已破,难题已解,朕心甚慰。”

群臣俯首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事情完全解决了以后,我放松了心情,就想着到花园里面去赏花。

御花园是皇帝和后妃去的地方,作为臣子不可去。那就换个地方,到千春殿去看看水培的花卉也不错。

像是:水莲花、水仙花、富贵竹、吊兰花……都是怡情雅致的植物。

千春殿。

我俯身闻水仙香气。

身后传来一句声音:“陆大人要是喜欢看花,咱家就叫徒弟们去把官舍门口的玉兰树铲了,换成千春殿的花花草草如何?”

我转身看向那宦官,警告道:“你要是敢动本官的玉兰树,本官饶不了你!”

程公公用拂尘扫了扫廊下的兰轩,然后坐了下去,摆出一副要跟我耗时长谈的模样来。

那宦官半抬头,问:“咱家听说颜大人被圣上激的是老泪纵横、放声大哭,要是陆大人在场,可会对他劝点什么话啊?”

我脸色微变,不知程公公所言是否属实。

颜大人向来刚毅不屈,大敌当前未曾惧、先帝崩时未曾泣,一个顶天立地之人,怎会落到如此地步?

程公公继续道:“唉,要说咱家的年纪也大了,可是咱家入宫以后就没掉过一滴真眼泪。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呢?有什么苦是不能挨的呢?不就是因果报应吗,颜大人有何可泣?”

见我仍旧不说话,程公公又道:

“世间之事就是如此,有人失意就有人得意。颜大人被圣上剥夺用度与功名,卢大人却因为‘舌战倭敌’有功,而获得了圣上的大恩赏。陆大人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倚着红色漆柱,道:“程公公你对比的真是及时,那又如何呢?此中有你什么事吗?别人的人生,要你来评价吗?”

程公公道:“咱家最喜欢看看对比鲜明的下场了,谁苦谁甜、谁生谁死、谁成谁败,都是要载入史册的呀!咱家自己也不例外,该怎么记载还是怎么记载,人死以后……可是半点都由不得自己啊。”

我道:“只可惜程公公你已经不知眼泪是何滋味,不然也不会这样气定神闲。”

程公公笑了笑道:“知道眼泪是何滋味的人,往往死的早。陆大人你问问自己,官居从三品之后,可有哭过一回?”

我一反思,的确是没有。

但不能说我冷酷无情、六亲不认,为了更高的台阶和更大的野心而不折手段。我跟那宦官眼里的其他官僚,不同的很。

程公公侧头看了眼水莲花,道:“宫里就是这样,养的花都求好意头。而且呀,规矩还说,不管是哪园的宫女和太监,都不能把花给养死了,只能好好地把花从盛开养到开败,才不算失职。”

我绕到水莲花绽放的白色瓷缸前,道:“人不是草木,生死枯荣不该由苍天由规矩来定,程公公你可认同‘人定胜天’一说?”

那宦官站了起来,“陆大人糊涂啊!殊不知这个‘天’字,可以指老天爷,也可以指圣上?”

“本官再糊涂,也不至于糊涂到‘天道’与‘人道’不分。”我抬头仰望天空,“当今局势如何,本官自有分寸,用不着你来各种旁敲侧击。”

“咱家还想着,颜大人何不像恩觉大和尚那般寻死好过呢?”程公公带着诡异的表情,“那样一来,即便是做不成大唐英烈,也能给后世留一个‘矢志不移’的好名声啊!”

“难道别人的境遇在程公公你眼里,都是笑柄吗?”我不悦地问他,“今日你这般耻笑于别人,来日你落到更惨的地步之时,就别说世态炎凉、人情淡薄。”

“陆大人太天真了。”

程公公走到我身边,毫不客气地用手指一掸水莲花花瓣。

“你记着,”我对那宦官道,“颜大人自有他的活法,不管之后发生什么事,本官也会看透于他、看罢于他,不做任何干涉之事。”

程公公“啧”了一声,难以置信道:“陆大人你这立场好呀!难怪深得卢杞卢大人看重。”

我直接从千春殿离开。

从什么时候开始,林党就这般把我归入了卢党的阵营?

卢杞对我,哪里见得拉拢聚保了?哪里见得栽培提拔了?

回到官舍。

我看见了郭子威在屋内等候。

他送了我一个仿象牙的撬子,道:

“这东西好使,它的发明,原本是将士们攻城成功之后,闯入城内宫阙,用来撬锁用的。后来就演变成了小型军刀,在关键时刻也能保命用。据说突厥偷袭之时,我军将士就是用它来对敌寇进行近身搏杀且逆袭取胜的。”

我的心情因为这个仿象牙的撬子而变得明亮,一扫之前在千春殿赏花过程中的郁闷之气。

“这东西用来切茶饼,比茶刀和茶针好用。”

“陆大人自己留着用就好,这东西民间普及不来的。”

“我明白。寨主,你今日来找我什么事?”

“是有一件要事要相告于陆大人。”

门窗紧闭之后,郭子威并不开口说话,而是在白纸上写下了一个名字:李希烈。

“此人燕州辽西县出身,是我大唐的藩镇将领。此人生性嚣张,因奉召讨伐歼灭梁崇义有功,而封难平郡王;后,其又被任命成淮宁节度使,动作诸多,佣兵而动。郭子仪郭主帅认为其迟早怀有——”

郭子威又在白纸之上写下了“不臣之心”四个字。

继续道:“陆大人心里要有个准,来日真的发生了不可提及名字之人称王之事时,无论卢林两党有何对策、也无论圣上自己心里怎么想,都不可冒然卷入其中。郭主帅的意思是:此人勇且倔,断不听人言,断不听人劝,万一朝廷采用了下下策——派出使臣去说服劝降于他,则是大忌。终将折臣。”

我一下子就悟了,在白纸上的李希烈的名字旁边写下了一个“颜”字。

我指着那个字问:“郭主帅可是料想在将来,朝廷派去说服劝降那贼人的官僚,会是此公?”

郭子威点头:“陆大人果然明睿,能够深彻洞察郭主帅之意。”

我小声道:“这可不妙啊!新臣人微言轻,老臣等同送死,皆非良策。莫不如早日设计将贼人毒杀……留其全尸,鞭打示众。”

“青丝慷慨是憾,白首赴死是悲,诚如陆大人所言,新臣老臣都不应作为劝降的主力人选,但是那贼人营中精兵众多、戒备森严,恐怕难以寻得毒杀的契机。郭主帅有想到此法,但是不主张。”

“此人的贼心若不尽早扑灭,恐怕会成为我大唐的心腹大患,到时候我朝真的‘折臣’,可就晚了。”

“陆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郭子威道,“待我转告郭主帅、明确郭主帅接下来的筹谋之后,再相告于陆大人。”

“好。”起身相送,“也请郭主帅自身留神,不要因未雨绸缪而遭了贼人暗算。”

郭子威走后,我独自呆在房间。

我深知此事关系重大——

切不可跟任何一人提起、切不可跟任何一人商量。

自古以来,将领一旦佣兵、一旦受到下属挑拨就容易叛变朝廷,然而终究是成事者少、败事者多。

若是李希烈率军而进,一路拔寨攻城,使得汴州之地最先沦陷,进而警报直逼长安,那惶恐不安的又岂止是沿途的黎民百姓?圣上怕也是会在龙椅之上心急如焚吧?

身为臣子,我不可不具备战略目光;

但也正是因为身为臣子,我才不能直接参与战略部署。

打仗平叛是兵家之事,我陆羽一介茶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万一强行出头,被卢党或是林党举荐为劝降李希烈的“青丝之臣”,可就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啊!

怎么对得起郭子仪郭大人的事前提点?

清醒如我,透彻如我,倒也琢磨清楚了应对李希烈的可取方法:

勇猛之将,劝降为最下之策,智诛为最上之策。

若无法派人潜入军营之中将其毒杀,那不如用上一招美人计。

古有貂蝉之功,今我大唐并非无才貌双全的女子,若能从中挑选其一,令李希烈纳为侍妾,则可以效仿貂蝉的“离间之策”和“美人之谋”,协力朝廷拿下逆贼并非难事。

张继爱吃樱桃是出了名的,在他的影响下,我也爱上了吃樱桃。

正如此刻他提前送来的放置在桌面上的樱桃,令我想起了一奇女子:窦桂娘。

民间谶言有曰:

希烈独立日,白骨染云边。

欲娶窦良女,如喝天河水。

有勇谋未定,敢与帝争先。

桂娘悉得闻,蜡桃乱成真。

云烟终将过,功过凭人言。

“难不成此女子才是李希烈的克星?”

“樱桃血红,芳草碧雪;以涂蜡之物假作樱桃模样,才是计杀李希烈的关键?”

想到这些,我不由得大惊,冷汗直发后背。

失眠至天亮。

今日不必上朝,吃了早膳之后,我直接去了“安善堂”找智积禅师。

我只字不在师傅面前提及“李希烈”、“颜真卿”、“窦桂娘”。

只怕言多必失,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

坐下之后,小师弟问我:“鸿渐师兄因何神色倦怠?”

我告诉他:“也是怪事,我在桌上看见张生拿来的樱桃后,就联想起了民间谶言,因谶言之事而心绪紊乱,不知可信还是不可信。”

小师弟笑道:“小僧觉得还是半信的好,毕竟谶言不是谣言、也不是传言,能够流传的广,就说明有一定的参考性。”

我用拇指盘着手上的菩提念珠道:“女子破贼,谶言可信?”

“为师以为,若非万不得已,还是不要动用女子之力去降敌的好。且不论那女子是谁,鸿渐你想想看:她的下场能好吗?或功或过,还能活命吗?”

“徒儿不知,只是觉得:能用女子之力来避免‘青丝之臣’或是‘白首之臣’前去敌营劝降送死,未必不可取。”

智积禅师道:“貂蝉之功,为救汉灭董,上演一场场可歌可泣的连环计;貂蝉之过,为红颜祸水,被后世称之为乱世悲歌的薄命佳人。试问:民间谶言之中的女子,与貂蝉相比如何?”

“未见过其人,也未见其行事,所以徒儿不能定论。”

“鸿渐,事情苗头虽起,但发展终将难定。你可不静观其变,再契合实际来调整心态与策略?”

“师傅言之有理,徒儿明白了。”

“师傅,借禅堂给徒儿一用,徒儿想单独静一静。”

“好,你且去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