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灾年里唯有我县余粮满仓 > 第19章 第19章

第19章 第19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夏倾音找了个没人的巷子把桶拿出来,因为去海边这几天只用了【速度剧增】,一直没用【力量剧增】,这个技能是满值的,所以她直接发动【力量剧增】,桶加粉五十多斤很轻松就提了起来。

唯一弊端就是这个时代称重太不方便。

夏倾音拿出从客栈借的杆秤,又把清洗干净的纱布拿出来,走到王婶的摊子。

这个杆秤最大量程为30斤。

王婶拿来一个大木盆,夏倾音用纱布把木盆绑起来打了一个结,把秤钩勾住结称了一下木盆加纱布一共重四斤八两,然后把凉粉放进盆里,一共称出15斤八两,正好就是十一斤凉粉。

夏倾音在称上十分谨慎,宁愿省个领头也不能把称给的太高,够称就行。

她把称杆准星给王婶子看,买卖人都谨慎,王婶子看完称觉得没问题之后,给了夏倾音33个铜板。

“婶子,你可以从家里打一些冰凉的深井水,把凉粉放里头浸着,这样不容易化而且清凉效果更好,但一定注意不要把凉粉直接放水里,要用容器隔着。”

“这法子好,谢谢夏娘子提醒。”王婶赶紧让一旁打下手的小儿子回家打井水。

“老板,来两碗馄饨面。”这时有个妇人领着孩子来吃面,王婶没先上面,而是给了她们一人一块凉粉,这大人小孩吃完就爱上了。

“老板,你这是什么东西,吃完心口窝都凉凉的,真舒服。”

王婶子笑了:“这是凉粉,夏天吃了解暑开胃,一盘四文钱。”

“四文钱一盘?这也太贵了,你的馄饨面里有猪肉才八文钱一碗,这也不是肉咋滴卖这么贵!”

“这可比肉精贵,它是大海里产的,是海货,冰冰凉凉的,能降暑还能开胃,四文钱很低了,我基本没赚什么钱,只当给大家解解暑!”

这时,又有个男人上前,清晨就满头大汗,王婶赶紧给了他一块凉粉试吃,这个人吃完立马感觉从头到脚一阵清凉。

王婶子一瞧赶紧说:“是不是感觉肚子里凉快不少?这凉粉只要四文钱一碗,很便宜。”

男人热得不行,只道:“先给我来一碗凉粉。”

“好嘞!”

这男人刚吃了三四口,又和王婶说:“赶紧给我下一碗馄饨面,这凉粉真开胃。”

旁边舍不得买的妇人也馋了,这时她手里牵着的孩子说:“娘,娘,我热我也想吃凉粉。”

最后妇人咬咬牙,“也给我来一盘凉粉,再上两碗馄饨面。”

王婶乐了。

本来一份馄饨面要和面,剁馅,擀面,包混沌,过程繁复又麻烦,利润只有三文钱。

现在这凉粉只要提前准备好蒜泥,切一切拌一拌,一斤分两盘卖,就可以盈利五文钱。

夏倾音听着王婶的叫卖声,就知道她首选王婶这一步是走对了。不愧是做小买卖的老江湖了,连试吃式推销王婶都能想到。

很有前途。

夏夏姐姐妹看了一会儿就走了,毕竟光靠王婶不行,她得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但距离不能太近,于是往西街走去,谁知走着走着走到了码头。

刚到码头就听见争吵声,天本来就热,这下更觉得烦燥人。

“你说说你们,我每天晌午都在你这订野菜饼,今天突然跑来跟我说不做了,你让我怎么办!”

“郑把头,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一直供野菜的老洪头已经两个月没来县里了,连家里留着过冬用的野菜都用完了,我们在市集上没找到卖野菜的,这才做不了,不过我们当家的进山挖野菜了,一定不会耽误明天中午的饭。”

妇人连连保证。

“那今天我码头的工人吃什么!没有野菜你就用别的菜嘛,先把今天给我对付过去!”郑把头不知气的还是热的,脸色通红。

这时妇人脸色有些不太好看:“郑把头,您这话说的我就不爱听了。你也知道我们家这摊子向来公道便宜,做菜饼子玉米碴用的多,一个饼碗口那么大,才卖一文钱三个,用别的菜我连本钱都回不来,赔钱的生意我们可不能出大力干!”

夏倾音听到这里摇了摇头,这个中年妇人做买卖的本事比王婶可差远了。

果不其然,对方一听生大气了。

“老崔家的你什么意思?我是可怜你家公婆有病才长年用你家的野菜饼,你的意思是我给你钱少了?

那好,从今往后我不用你家的了,我换别家,会做野菜饼子的可不止你一家,桃溪县想来的都得排队!”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文氏一听急了,她家男人本意是要她来求郑把头通融一天,今天先对付吃点别的,怎么一句话就把买卖给弄没了!

公公婆婆的药钱和一大家子的吃食用度全靠这个野菜摊子。

这里扛大包的工人每天最少四百个,郑把头给他们晌午每人配一文钱的吃食,所以每天开摊就有四百多文钱,这买卖要是黄了,当家的回来非打死她不可!

郑把头正在气头上,压根不听文氏解释。

夏倾音看着码头上乌压压一群人,虽然桃溪县是最穷的县,可是这里有一条最大最长的河——榛水河。

走水路抵达临越州的货物,全部要在桃溪县码头卸货,然后再从桃溪县走陆路运到各个县,同样的从临越州发出的货物,也是要先经过桃溪码头才能运往五湖四海。

只可惜桃溪县张图是个最没用的官,掌管桃溪县码头的却不是桃溪县人,而是长兴县县令的侄子,你说气人不!

确定这个码头有赚头后,夏倾音知道,接下来就轮到她上场了。

她赶紧拦住快要哭出来的文氏。

“崔家婶子你先别着急。”

文氏回头,看到一个年轻小妇人,“不知小娘子唤我何事?”因刚才丢了买卖,她现在垂头丧气一点精气神都没有。

“刚才路过码头,听到了你与郑把头的谈话,这个生意你长年做,怎么就没有野菜了呢?”

“因为下大雨,给我们家供野菜的老洪头两个多月不见人了,我家连预备冬天用的野菜都拿来用了。”

夏倾音奇怪:“这野菜这么多,市集上没人卖么?”

“往年也都是有的,可今年之前一直下大暴雨,一连下了两个多月,这才停雨没几天,山陡路滑不好挖。

市集上偶尔有几个人卖,但手里不过十斤二十斤的根本不顶用,我们只晌午一顿就要用将近二百斤干野菜,一个菜饼子就得一两玉米碴+四两泡发的野菜。”

夏倾音又问:“用别的菜不行吗?”

“野菜是一文钱六斤,还是晒干的,1斤干菜泡发后差不多能出3-5斤,地里种的菜最便宜的是萝卜,也得两文钱一斤,所以我根本连本钱都赚不回来。”

夏倾音趁文氏不注意,从荷包里拿出一点干野浒菜,“你看我这个菜怎么样?卖你一文钱5斤。”

文氏看着夏倾音手里绿绿的菜干,“一文钱5斤?”

她从没见过这种菜,能吃吗?

夏倾音一秒钟就看懂了文氏的心里话。

“崔家婶子你放心,这种野菜叫野浒菜,味道鲜美,一点不比种出来的菜差。”

文氏有些心动,但却有些不相信:“要能比种出来的菜好吃,你咋不去市集卖?还有我家用的野菜都是一文钱六斤,你咋卖五斤?”

“看婶子的生意比较急,那就一文钱六斤,你要多少?”夏倾音也是留出一点讲价的余地。

这时文氏又犹豫了,“你这菜我根本没见过,一文钱十斤都不一定有人买。”

夏倾音满脸黑线,这文氏脑回路清奇,按照正常情况,和之前一样的价钱,不应该最少进今天的货把郑把头的买卖先稳住吗?

“这能好吃吗?我看一文钱20斤都嫌弃贵,就你这野菜,一文钱30斤我还要好好考虑要不要买。”文氏把野浒菜放在鼻间闻了闻,满脸的嫌弃。

要是文氏正常还价夏倾音能接受,但她明显不是。

夏倾音了悟,果然上赶着的不是买卖。她的野浒菜分明给崔家解了燃眉之急,菜既便宜,又丢不了买卖,这文氏竟然还拿乔。

对付这种人就不能给好脸,否则还以为货不好,本来还想着如果她要货多,给她搞个促销或者优惠啥的,当即就决定放弃。

夏倾音改变了策略,当即冷下脸来。

她说话不再客气:“我说文氏,老洪头卖给你的野菜干莫不是仙草?你拿鼻子一闻,难不成能闻出肉味来?”

文氏脸一红,野菜干哪有肉味,不就是野草味嘛。

被夏倾音这一提醒,一根筋的文氏也恍然大悟,野菜就是野菜,味道都不好,就是便宜才用野菜,她穷讲究啥。

夏倾音一把夺过野浒菜菜干,“我不卖你了,郑把头说的对,野菜饼摊子有的是,出了码头最近的街上就有三家,我直接卖给他们一文钱五斤,正好你也没菜做,说不定郑把头直接找他们买菜饼子!”

文氏一听急了:“别,小娘子留步,你先来找的我,可不兴变卦,一文钱五斤,我买!”

夏倾音听完直接气笑了,就这一根筋的智商,真不知道崔家怎么揽到郑把式这桩买卖的。

“还是算了,我看你心不甘情不愿,别到时我卖给你,你又说我的野浒菜没老洪头的好吃,平白砸了我的口碑。”

“那哪能,小娘子你就卖给我吧,老洪头的野菜也不好吃,吃到嘴里有根茎塞牙剌嗓子,还有一股苦味呢。码头上都是出力扛大包的汉子,哪还讲究好不好吃,能填饱肚子就成。”

“一文钱五斤,你真要买?”

“要买要买!”

夏倾音:“那好,一文钱五斤卖给你,我这就回家取菜,不过先说好做买卖不兴变卦,我回来要是看不到你就再也不会卖给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