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重生后如何弥补前夫 > 第15章 金陵

第15章 金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弘德殿内肃穆沉寂,唯有檀香白雾弥漫。

萧况逢信步走进殿中,躬身一拜。

“微臣拜见陛下。”

“起来吧。”

照历帝卫宣身着云肩通袖龙襕圆领袍,坐在紫檀雕花莲文宝座上。许是因追求长生之道,沉溺方术,因此常以丹药为食,以至于年过半百,看起来面色却异常红润光亮

卫宣端详着萧况逢。

他算是见着这孩子长大的。

出身之时的异瞳在京城传出轩然大波,当时许多言官和钦天监的官员纷纷上奏,说天生异象必是祸端,绝不能留。

卫宣却赌了一把,想看看这孩子以后到底会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经年过去,他果真成了沙场上战无不胜的将帅。

卫宣有些感慨,道:“萧爱卿,如今多大了?”

“回陛下,弱冠之后已过两年。”

“年轻有为,你比你大哥更可贵啊。不过这个年纪早该娶妻了,你可有属意的人?”

萧况逢眸光一动。

“微臣确有所求,只是恐难以得偿所愿。”

“哦?”卫宣好奇起来,“是哪家姑娘令你如此为难?”

“薛尚书之女,薛云妙。”

卫宣双眼一眯,流露出几分深意:

“朕记得她。今年的状元薛润是她兄长,对吧?薛钊家的女儿,你的眼光倒是不错,不过朕听闻她和你哥哥萧玉堂青梅竹马,萧爱卿这是要夺人所爱啊。”

萧况逢淡淡:“既未订亲,臣便不算夺人所爱。何况臣若是个不敢争的人,也不会有性命站在这里。”

卫宣一听,当即大笑出声。

不愧是他欣赏的青年才俊,这份性情,他喜欢!

“好!既然如此,朕便赐你一个争的机会!”

卫宣抬手,叫太监将两份账本交给萧况逢,账目中所记录的内容都是关于江南地区的丝绢税目。

但萧况逢很快察觉出来不对,这两本账目记载的乃是同一年同期上缴的丝绢税,可数目却完全对不上。

“是几日前送来的,这便是朕给你的机会。朕要你前往金陵,暗地找出这批漏掉的银子到底去了哪里,还要你替朕查清楚江苏巡抚姚徵这个人,以及与他同流合污的所有氏族、官员。”

卫宣走下宝座,一字一字:“若你成功回来,朕许你加官太子少保,为你赐婚!”

这显然是个非常冒险的选择。

暗查金陵一行,比他更符合的人比比皆是,但陛下不让锦衣卫去,也不让东厂或户部的人去,反倒叫他一个兵部郎中前往,这本身就很奇怪了。

户部官员大多不善武功,这能理解。但锦衣卫和东厂……萧况逢隐隐感觉到此行的险峻。他刚回京中不久,在朝中并无势力,又只与太子交好。

纵然在陛下口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却也是一个可以死,可以消失,不会牵连朝中的臣子。

说到底,陛下要的是一个纯臣替自己去做这件事。

而满朝上下,只寻得出一个萧况逢。

但萧况逢没有拒绝的理由。

他死里逃生过很多次了,以前用命换的是大获全胜,如今用命换回一个薛云妙。

值得。

握拳躬身,“臣谨遵圣命。”

卫宣沉了一口气。

“此去一路鱼游沸鼎,燕巢飞幕,萧爱卿,一定要活着回来。”

萧况逢走出宫门时,天色阴暗,萧风瑟瑟吹过满地的枯叶。他回去当夜便收拾了行囊,除李宛童外没有再带上任何人,皇帝下的乃是密令,所以也不曾告知他人。

只是骑马经过薛府前,萧况逢仍旧不自觉停了下来。

“大人,不跟薛小姐说一声吗?”

萧况逢垂眸看向腰间的平安符,指尖摩挲着开始泛旧的表面。

思及那日在马车上,她问自己“疼吗”的时候,那一刻萧况逢只觉得畅快。哪怕是真的葬身火海,只要有她这一句,他就不亏。

“走吧。”

萧况逢收回目光,两手一鞭缰绳,骑马远去。

……

薛云妙最近愈发觉得不安了。

自那日从宫中回来后,她就心绪不宁,好像有什么不祥潜伏在深处,即将爆发出来。可这几日过得都很平静,萧家也意外地没有登门造访。

她便觉得是自己受了风寒才会多想。

不过这样一算,有三四日没见过萧况逢了,不知他现在在萧家如何。

她想得出了神,连春鸢什么时候进来也不知道。

待她唤了几声,才抬眸望去。

“小姐,萧公子来了。”

薛云妙微怔,反应过来春鸢口中的“萧公子”不是她想见的那个。

她随春鸢来到前院,萧玉堂正在海棠花树下等她。

见她来了,俊雅的脸上展露出笑容。

“云妙。”

“玉堂哥哥,今日怎么来了?”

萧玉堂穿得浅色衣衫,如玉的五官清澈温润,“上次在宫里你和翩君争执一事,我担心你多虑,便想来看看。”

他欲言又止,道:“你可怪我?”

“我和萧翩君的事,与玉堂哥哥无关。”

萧玉堂当然不信:“我听下人说是因翩君说了辱没你兄长的话,你才会那般生气。她确实太过顽劣,我已禀告父亲严厉管教过她,以后不会再有这种事发生了。”

怪不得长兴侯没有登门拜访,原来是他为自己说了好话。

可他既然都厌恶薛家到了那种地步,又做什么虚情假意的好人呢。

薛云妙忍住恶心感。

扯嘴笑道:“玉堂哥哥,劳烦你了。”

萧玉堂胸膛微微起伏,似松了口气,笑起来。

他望着薛云妙,心里还有很多想要说的话,几次张口却都没能说出来,唯有那张面容上透着手足无措。

“云妙…”他低低地,低低地唤着她的名字,“你……可想过以后?”

薛云妙蹙眉。

“你我都到了适婚的年龄,我们又是青梅竹马,我想……向尚书大人提亲求娶你,不知你可愿意?”

薛云妙瞳孔一缩,忽然高声,“玉堂哥哥!”

意识到自己失了态,她掐住掌心,恢复平静,解释道:“云妙从来都只把你当做兄长,并无男女之情。”

“可你从前……”

“从前只是从前。”

薛云妙敛眸,“年幼时的情谊,都是不能作数的,若是让玉堂哥哥误会了,云妙这里说一声抱歉。可与其成婚后彼此痛苦,不如现在便说清,我于你,无男女之意。”

只有前世今生的血债,仇恨,憎恶。

萧玉堂缄默。

极为安静地,没有说话。

直到过了半晌才听得模糊一声:“…果然如此……”

薛云妙看不清他眼中情绪,却敏锐地感觉到他变得有些古怪。

“不愿嫁我,那云妙想过嫁给何人吗?”

萧玉堂抬起头,依旧是一副玉树临风的相貌,漆黑的眼睛里却多了些什么,明明是看着她,但更像是在透过她,看着一些更遥远的东西。

自重生后,萧玉堂总会带给她这种诡异的矛盾感。

她偏头避开那目光,“将来的事谁也不知晓。玉堂哥哥,我累了该回去休息了,你也回去吧。”

“好。”

他答应得轻易,“你好生休息,我们改日再见。”

萧玉堂扬长而去,背影走远。

薛云妙摸着胸口,心跳得格外快。那股一直缠绕着她的不祥念头越来越浓重了,紧得叫她喘不过气。

她惴惴不安地看向天空。

风雨欲来,莫非真的要出事了?

一语成谶,当夜从金陵祖宅寄回来的家书果然印证了薛云妙的不安。家书中说祖母患有胸痹,已是缠绵病榻半月有余。

薛钊闻言,心中急切,当即想回金陵照看母亲。

可他和长子薛润身为京官不得轻易离开,思虑之下,便决定让薛云妙和薛洄赶回金陵。

从京城到金陵,他们走的是水路,满打满算约二十天才能抵达。

出发之前,薛钊写了封信送往金陵,同时将两兄妹招至屋内,叮嘱了他们一些事情。

“此行回去,只为看望你们祖母,其他万万不可生出事端。”

薛洄不屑,“爹,我们回祖宅能出什么事。”

“最该记教训的就是你!”薛钊斥声,“你妹妹爹才不担心。”

薛洄不高兴地噘着嘴。

薛云妙知道爹爹不会平白无故嘱咐他们,问道:“爹,可是金陵有什么异样?”

薛钊叹气,“你们只要记住,江苏巡抚姚徵这个人,切忌不要与之有来往。等你们回金陵他必会设宴,能推便推,若是不能推,他所赠之物也千万别收。”

再有其他的,薛钊便不肯说了。

薛云妙句句应下,点头:“爹放心,我们会万事谨慎的。”

翌日清晨,船已整装待发。

他们此次回金陵急迫,带的东西并不多,薛云妙也只带了春鸢随行伺候。

爹娘与薛润站在渡口,目送他们上了运船,临走前再三叮咛说万事小心。薛洄最听不得别人唠叨,嗯嗯嗯地应下,抬腿一翻身踩上甲板,朝岸边众人招手。

船越行越远,直到岸上人的身影模糊不清,方才放下胳膊,望向妹妹。

“我回船里睡会儿,外面天冷,妹妹你也别待太久。”

薛云妙嗯声。

薛洄进了船内,甲板上阒无人声。

江面宽阔千里,一望无边。此刻还算风平浪静,没什么浪花,但薛云妙盯着传下浑浊不清的江底,总觉得有一波巨浪即将从底部翻起。

姚徵……

前世并未听说这个名字,回金陵也是两位兄长去的,但没想到她的举动意外改变了这一世的走向。

父亲并非怕事之人,却让他们小心此人,想来不是善类。

薛云妙轻声叹息。希望此行能够诸事顺利。

她走前没有来得及托人告诉萧况逢,此去起码两个月,想来要很久之后才能再见了。等她从金陵回来,便要面临圣上赐婚之事,可她还没想好要怎么阻拦……

萧况逢本也不愿娶她,若是能跟他商量共同拒婚,似乎也可以?

薛云妙沉吟,想着这个法子的可能性。

作者有话要说:从金陵回来就要成亲啦!

萧况逢:攒了二十多年的老婆本终于可以用出去了。

薛云妙:成亲?什么成亲?我要跟谁成亲?

萧玉堂:(黑化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