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三世忘我 > 第10章 壹世·十章

第10章 壹世·十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岁月且长,待君归来。

沈诗筠日日坐在寝宫,掰着手指头过日子。

“公主,您这都几日了,茶饭不思伤身体啊”。

“竹心,你说大军何时归朝呀”。

沈诗筠把玩着手中的茶杯,无心旁的。

“他们才出征半月不到,您却问大军何时回来?”

沈诗筠一身懒散地走向卧榻,蒙上被子不再搭理竹心。

竹心用胳膊肘戳了戳一旁的竹叶,她思量片刻,这才开口。

“公主,三日前将士来报,二皇子一行人刚抵达西北边境。现下已快入冬,行军速度慢些也实属正常”。

沈诗筠躲在被中,是啊,快入冬了,这场仗一定不好打,也不知他第一次带兵,现下是否一切安好。

沈灏溪在出征前一日向沈权请命,共赴边境。他说他是皇子,不能怯战。

此时,西北边境,金泉关大帐内。

“参见二皇子、两位将军”。

常年驻守金泉关的将军晋楚尘意前来参见这次领军的三人。

这位将军原是名门望族之后,奈何晋楚门丁薄弱,子孙后人早已寥寥无几。嘉靖建国以后,沈权不断寻其后代下落,总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尘意幼年习武,是个好苗子,多年来驻守边关。虽是苦寒之地,却与世无争。

多年来生活在此处,他古铜色的皮肤,炯炯有神的双目,更显得他骁勇善战。

“晋楚将军快快请起”。

沈灏溪知道面前这位将军是父皇颇为看重的人,自然也不敢懈怠。

倒是尘意起身后略显着急,他们已抵达金泉关三日,却迟迟不见发兵。此时关外蛮族蠢蠢欲动,关内的粮草也不知能撑几日。

再看两位将军,毛头小子,听说还没上过战场,难怪他会着急。

“林将军,此次您带兵前来,关内人数众多,怕是粮草不足。况且眼看就要入冬,若再没有个对策,我怕还不等开战,将士们就要饿死了”。

“关内粮草还能撑几日”。

林翯翀依旧不紧不慢。

“最多一月,将士们定会饥不果腹”。

“足够了,再等等”。

林翯翀转身看向身后的城防图,金泉关乃前朝所设,固若金汤,没有十足的把握,蛮夷打不进来。

可此次出兵,只有不足五万兵力,切不可心急,只能智取。

“公主,您瞧,陛下送来了什么”。

竹心手捧着一件白色大氅,兴高采烈地送来沈诗筠面前。

竹叶也从未见过如此纯白毛色的大氅,上手摸了一摸,开口说道。

“这可是上好的白貂毛皮”。

沈诗筠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只是吩咐竹心将它收好,替她谢过父皇。

看着外面天气不错,沈诗筠打算出去走走,在屋里待了几日,都快发霉了。

她着一身粉裙,即便身穿厚重的衣服依旧看着单薄,也确实是因为这几日无心进食。

她来到御花园内,正碰见沈灏清坐在凉亭内独自看书,冷风吹过,沈灏清咳了几声。

“三哥身子不好,怎的身边也没个人侍候”。

沈灏清见到她,面露笑容。

“我看书时喜欢安静,便让他们退下了”。

沈诗筠坐在一旁,安静地待着,她也不想打扰沈灏清。

“你可是有心事”。

“这么明显么?”

沈诗筠瞪着圆圆的眼睛,对上沈灏清宠溺的眼神。

“你呀,从小有什么心事都写在脸上了,藏都藏不住”。

沈灏清看着沈诗筠,这个妹妹自小衣食无忧,也使得心思单纯。

“大军出征已有一月,不知道情况如何,他……”。

沈诗筠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沈灏清放下手中的书本。

“担心二哥?”

“嗯”。

“我看你担心的另有其人吧”。

“三哥莫要打趣我”。

沈诗筠瞬间小脸通红,眼神不敢与沈灏清对视,躲闪不过,只好另找话题。

“三哥在看什么”。

“恰巧读到张玉娘的一首诗”。

沈灏清又拿起书递给了沈诗筠。

恰是那一首《山之高》,正巧看到那一句「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看过之后,有些心跳加速,赶忙放下了书。

“放心吧,二哥会平安归来的,你心中所想之人,也会无事”。

沈灏清安慰道。

“二哥,你心中可有记挂之人”。

“自然有,父皇母后,还有手足”。

“你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沈灏清顿了一顿,又说道。

“我们是皇家子女,婚姻大事皆由父母做主,由不得自己”。

沈灏清说到此处,眼神有些黯淡。他从小身体不佳,况且出生皇室,岂能随便动心,不愿糟蹋好人家的姑娘。

“不会的,父皇说过,我沈家的孩子只要开心就好,夫妻二人伉俪情深,他绝不做强求”。

沈诗筠听着沈灏清这丧气话,于心不忍,抓住他的手以示宽心。

沈权说过,他所做的一切努力,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保天下太平,百姓富足。为的也是自己的孩子们能够快乐长大,不用做政权的牺牲品。

看着妹妹的举动,沈灏清才觉得是自己杞人忧天了。

聊了片刻,沈诗筠不再逗留,劝沈灏清早些回去,外面风大。

“你穿的过于单薄了,下次出门穿厚些”。

沈灏清明明自己身体欠佳,却还在担心妹妹。

“父皇送你的那件大氅,是南边进贡的上好皮毛,不可多得,他和母后舍不得,做了成衣给你送来,莫要辜负了”。

沈灏清又一次叮嘱道。

“知道了,三哥你也要注意身体”。

别过了沈灏清,沈诗筠心里莫名轻松了不少。踏着轻快的步伐前往了杨清璇寝宫。

她陪母后用过了午膳,看着沈诗筠吃了许多饭菜,杨清璇终于安心。这几日竹叶说她吃不好,睡不好,杨清璇也格外心疼。

饭后,沈诗筠依偎在杨清璇怀中。她有这么多爱护她、关心她的人,属实不该让他们担心。

夜晚,月色宜人。

沈诗筠站在院子里,看向那一轮圆月,心中思绪万千。竹叶拿来披风搭在她的身上。

“公主,天色已晚,早些休息吧”。

沈诗筠搓着冻红的小手。

“竹心睡下了?”

“睡下了,今晚属下陪您”。

沈诗筠点了点头,随着竹叶进到屋里。

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眠,脑海里都是那句诗。想来这句「我心悄悄」,倒是要比《凤求凰》中「思之若狂」要更加委婉内敛许多。

想着想着,也不知何时睡了过去。

此时,金泉关内。

林翯翀也抬头仰望着天上的明月,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林兄在看天象?”

莫连生打断了他的思绪。

“说笑了”。

莫连生当真是玩笑话,他见林翯翀在此处看月亮已有许久,若再不出来,怕是明日他就要落枕了。

“看林兄这剑穗日日佩戴,怕不是哪家姑娘相赠的”。

莫连生的目光被林翯翀腰间佩剑上的剑穗所吸引,日日见他佩戴,宝贝的不行。

“一位友人相赠罢”。

林翯翀抚摸了一下剑穗,可眼中的温柔却不像话语一般随意。

莫连生看破不说破,递上一壶酒。

“行军期间,不能饮酒”。

林翯翀将军纪牢记于心。

“我看这做工,倒也粗糙。小林将军若是喜欢,改日我让宫中绣娘做一个赠与你”。

沈灏溪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打趣地说道。

林翯翀笑也不是,哭也不是,若是让沈诗筠知道她二哥如此瞧不上自己的做工,非要拔了他的脑袋不成。

“二皇子”。

两人见到沈灏溪,赶忙行礼。

“无需多礼,在此处,没有什么皇子,二位不必拘谨”。

此次出征,林翯翀与莫连生算看明白了,这位出身尊贵的皇子,丝毫没有娇生惯养的坏毛病,反而比他们更加吃苦耐劳,所以此时也没有那么紧张。

“寒风凛冽,喝些酒暖暖身也无妨,不要耽误了正事就好”。

见沈灏溪都如此说,他们心中也没了太多担忧,三个少年席地而坐,喝了点酒。

“三日后若有大雪,那便是天佑我嘉靖”。

莫连生说道。

其实他们早有计策,只是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

果不其然,三日后,大雪纷飞,寒风呼啸而来,将士们早已冻得不行,关内的粮食也所剩无几。

晋楚尘意冲进大帐内。

“等了一日又一日,到底何时才能进攻”。

“尘意将军莫要放肆,皇子和将军面前岂容你质问”。

身后的将士拦不住他,大声呵斥道。

林翯翀挥了挥手,示意将士下去。

“尘意将军莫急,今日就举兵进攻”。

晋楚尘意一头雾水,早不打晚不打,如今大雪纷飞,怎么个打法。

林翯翀战袍一挥,即刻下令,排兵布阵。

他来时就已经摸透了关内布防,发现有一密道,他让粮草先行入关,藏在地道内,天气寒冷,粮草并未发霉腐坏。

前几日又与莫连生混出关外,夜潜蛮夷大帐,摸清了敌人粮仓的位置。

此时,天时地利人和,一切准备就绪。

夜色已深,莫连生带一队人潜入敌军粮仓,天色已暗,大雪堆积,粮仓外虽有重兵把守,却根本无人察觉,他们放了一把火转身就跑。

这一晚,只见关外大火漫天,西北之地,本就寒冷,大风吹过,火势蔓延。

第二日黎明,蛮夷统领汗莫达终于坐不住了,带兵包围了金泉关,可这关易守难攻,岂是那么好打的。

消耗了几日,汗莫达的军队早就没了粮草,却不知关内嘉靖将士日日大鱼大肉,好不痛快。

“差不多了,该去见见我们蛮族的小统领了”。

林翯翀放下手中的肉,拿起剑,走出大帐。

城墙之上,林翯翀一行人俯视着汗莫达。

“小统领,这几日如何,吃的、睡得可还好”。

汗莫达一身傲骨,怎受得了这般屈辱。他原想着要熬死关内的人,他们既打不进去,可里面的人也出不来,他买断了附近百姓的粮草,总能饿死他们。

却不想眼前这位白白净净的少年竟如此狡诈,放火烧了他们的粮仓不成,现在还如此精神焕发。

“汉人果然阴险狡诈,是男人就出来与我一战,畏头畏尾像什么话”。

“小统领此言差矣,我们有句老话说得好——‘兵不厌诈’,何来‘阴险’一说”。

汗莫达知道这一仗他输得彻底,他才继位不久,蛮夷十八部,哪一个不是看他年轻,想取而代之,如今地位不稳,此次出兵就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如今败仗而归,必定心有不甘。

“我记住你了”。

汗莫达恶狠狠地看向城墙上的人。

“今日之辱,来日必定加倍偿还”。

“我等着你”。

林翯翀也丝毫不胆怯的回应道。

汗莫达吃了亏,带兵离去。

这一战,不费一兵一卒,就击退了蛮族,想来是要休养个几年,可这不是长久之计,今日借机取巧赢下此战,日后必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打斗。

经此,晋楚尘意也不敢小瞧了这位小将军。他们即将班师回朝,尘意摆了酒席,为自己之前鲁莽的行为道歉。

“将军不必如此,您多年驻守此地,往日安宁,还需您来守护”。

晋楚尘意双眼湿润。

“臣定当不负皇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