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折枝月(重生) > 第9章 王家村

第9章 王家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昨夜下了雨,雨水混合着泥土纠缠成泥泞一片,空气中都是雨水夹杂着青草的味道。

在县令面前立下了“军令状”,这王家村的案子也就成了他们眼下的头等大事。

一大早,姜许就去仁心堂租来了顾允淮说的“轮椅”,几人一刻也不敢耽搁地往王家村去。

这泥路被雨水弄得极软,木轮子很容易陷下去,石头推得吃力,便先换了柱子来推顾允淮。

姜许撑着伞走在前面,行走间泥点子不免溅到绣鞋和衣角上。她看着脏污的衣物,更觉得老天实在是不作美,脸上不由带了些忧色。

距离王家村案子报官本就已经过去两月了,如今这大雨一下,便是有残留的痕迹,恐怕也是要冲没了。

“嫂子你别担心,老大说有办法,那就一定有办法的。”

石头看她一直不说话,宽慰她道:

“咱们一定能查出来真相的。”

有时候姜许也奇怪顾允淮这些个小弟怎么就对他有着如此盲目的自信。在他们心中,顾允淮就好像是无所不能。

“乱喊什么,上回是情急,没空纠正你小子,你还叫顺嘴了?”

顾允淮从听到那句“嫂子”开始就皱起了眉。总是这样浑叫,就算姜许有心离开,也抹不开面子提及。

“我才没乱喊,咱们兄弟亲自去接的亲,怎么就不是我嫂子了?”

石头早就看出来这两人气氛不对劲,被斥责后就缩到一边小声反驳。

顾允淮脸色更黑两分。

见他们越扯越没谱,姜许只好拉回话题,无奈地问起案情。

她虽从没接触过刑狱,却看过许多讲到这些的书,也有心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顾允淮见她神色自然,没因为石头的话神伤,趁着路远,就给她说起案情。

“王家村这案子失踪的是村口的王二叔和他的长子,案子是小儿子和小儿媳来官府报的。”

“两月前,王家小儿子说是去给王二叔送节礼,可到家中却扑了个空。晚上媳妇嫌他没送到,怕村子里的人说闲话,就催他再去送一次,谁知他在家门口坐了一夜也没等到人,这才去找村长说了此事。”

姜许一向是个十分心细的人,短短一段话,她就冒出了许多疑问。

“王二叔还健在,王家却分了家?”

乡下人最重宗族,莫说王二叔才两个儿子,就是那一大家子人住不下的,父母尚在,那也是轻易不分家的。何况听样子,王家长子似乎没有成家,小儿子不但先成家,还分了出去,这在村里倒真是少有。

这的确是重要的切入口之一,顾允淮赞同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回答。

“王二叔的妻子多年前就去世了,王二叔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长大,家中贫穷,全靠祖辈留下来的老房和两亩薄田过生活。据村长的口述,王老大早年上山打猎伤了手,右手从此不太吃的上力,落下了残疾。”

姜许听到这里更觉得奇怪,老大身有残疾,老二非但不帮扶,还分了家?

“他们分了家,还是住的极近吗?”

顾允淮说小儿媳让王老二夜里出去送节礼,想必是住的很近才对。

线索就像是一根又一根错综的彩线纠缠着,不过看似再杂乱的布线最后都有机会结成一个完整精巧的盘纽,兴许这破案也一样,总会找到关键的“结”的。

“王家可以说根本就没什么家底,分家也不过就是隔了道篱笆分了两间屋子出去罢了。”

虽说村长的描述中,这两兄弟都是老实人,但顾允淮还是觉得王老二的嫌疑不能忽视。

“难怪这王老二说在门口蹲了一晚上,原来就是几步路的功夫啊。”

柱子恍然大悟,他家原本是隔壁村的,王家的事情在附近闹得沸沸扬扬,他也听了不少。

“还老实人,就单看这分家的事儿,我看王老二就不是个厚道人。”

一路走着,雨点越来越小,这会儿几乎都停了。

几个大男人走路不讲究,顾允淮伤着的腿出门时盖着的旧衣不仅沾了泥点子,还被雨丝弄得半湿。

姜许招呼石头把出门时拿的包袱打开,拿出一块干净的棉布,丢给顾允淮。

“赶紧换一块盖着,伤着最忌讳受寒受凉。”

他毕竟断了腿,若不是迫不得已,本不该这样颠簸的。若不是马车太招摇,她也是舍得租辆马车来的,那也能少些折腾。

顾允淮接过那块素色的棉布,指尖无意中触碰到她柔软的指腹,他飞快地弹开手,拿下腿上那件旧衣,换上棉布盖着。

手背感受着棉布细软的触感,展开的时候他似乎闻到了阳光的味道,柔软而温暖。

他被烫伤似的反应让姜许心中一涩。

即便如今他还不喜欢自己,却也至于这样百般避嫌吗。

“还是嫂……”石头被顾允淮的冷眼一瞥,瞬间一个激灵吞回了那二字,“还是姜姑娘想得周到。”

“举手之劳而已。”

姜许看见二人的小机锋,心中苦笑,将水壶拿出来分给几人。

几人喝了水,也不耽误时间,接着赶路。

“前面就到王家村了,我们对此处不熟悉,我想还是先去村长家中说明来意,由他带着我们去问话比较妥当。”

顾允淮向县令要了官府的牌子,有官府的东西作证,村长才会百分百信任配合他们。

村长家跟王大叔家距离不远,趁着雨停,几人加快脚步赶到时,正好迎面撞上一个年轻妇人挎着篮子出门。

“不知道神气个什么劲儿,克死了夫家两个男人,还好意思…”

妇人愤愤地骂着,骤然发现姜许几人,吓了一跳,见他们不是村里人才松了一口气。

“你们是?”

“我们是县衙派来查你们村那桩失踪案的,前来找村长带路。”

顾允淮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

妇人听他们是县衙来的,态度恭敬几分,解释道:“公爹他和我家那口子在地里忙活呢,我正好要去给他们送饭。”

她的视线在顾允淮的腿上停留了两秒,迟疑地问道:“我婆母在家中,几位官差老爷不如先到家中坐坐,我去地里喊公爹回来。”

不等几人回答,她就转身推门,提高声音朝屋里喊起来。

“娘,县衙来了人,说是要找公爹带路呢。”

屋里很快出来一个约莫四十许年纪的妇人,她衣着简单利落,看得出是个行事干脆的性子。

“官差老爷们,快进来喝杯茶。老头子还在地里,回来应该还要些时候。”

顾允淮毕竟受着伤,精神头比之前差些,点点头便让柱子推他进去。

“谢谢婶子,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一旁的村长媳妇见婆母招呼客人进去喝茶了,转身打算赶紧去地里送饭。

姜许见她转身,拉住她的衣角问。

“嫂子,我方才一路过来,见村里庄稼长得不错,不知能否让我跟你一同去?”姜许拉着村长媳妇叫的亲热,“难得见到乡间的景色,我想多逛逛呢。”

村长媳妇见她一个小姑娘跟着“官差老爷们”出来办案,摸不准她的身份,不过见她天真做派实在可爱,还是没有拒绝。

“我娘家姓杨,你喊我杨家嫂嫂便好。”

姜许脸上一派欢喜,给顾允淮使了个眼色,就不理会他的反应,挽着杨嫂子的手往村长家的地头走。

方才他们撞见杨嫂子出门的时候,分明听到她说了“克死了夫家两个男人”,这村子不大,哪来那么多命案。这分明骂的就是王老二的妻子。

这节骨眼上,但凡能从她这里得到一星半点有用的消息,对他们破案来说都是莫大的帮助。

姜许一路跟杨嫂子拉着家常,二人熟络起来,也许同是女子的缘故,杨嫂子说话也没了那么多顾忌。

“杨家嫂子,方才碰见你的时候我见你似乎有些生气,莫不是杨大哥惹了你不高兴?”

杨嫂子看了她一眼,见她眸中都是好奇,忽然笑了。

“你这小妮子,莫不是想跟我取取经?”

“取经?取什么经?”

姜许有些摸不着头脑,杨嫂子却已经一脸“我懂”的过来人样子。

“你和今日伤着的那小子刚刚成亲不久吧?”

姜许不妨她忽然问起这个,有些羞赧地红了脸。

“嫂子你怎么知道?”

“嫂子我是过来人,你们那点子眉眼官司,怎么看不出来?”杨嫂子一听果然如此,笑意更深。

姜许明白了,她恐怕是把自己方才给顾允淮使的眼色看成是闹别扭了。

“夫妻相处就那么回事,日子过着过着也就知道了。”

“你们今日是不是还有些别扭?”杨嫂子拉了拉姜许的衣袖。

“互相体谅体谅,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来时的小小失落姜许其实早就消化完了,没想到杨嫂子误会到这儿,也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让她惊喜的是,杨嫂子话头一转,就说起了她感兴趣的事情。

“不过方才可不是你杨大哥惹的我,是村口那家的小儿媳孙氏。”

路上走过几个村里人,杨嫂子跟他们打了招呼,便压低声音解释:

“你应当是知道一些,就是出了命案的那家儿媳,她的命可硬着呢,为人又霸道计较。”

“要我说,王家大叔和王老大,那就是被她给克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