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 第14章 安排

第14章 安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陆执安连忙赶了过去。

东宫的占地面积并不算特别大,虽然是以模拟小朝廷的规格来建造,但比起整个皇宫来说,还是小了太多太多。

此时等在东宫的共有四人,也就是三师三少里剩余的四位。

见到陆执安过来,四人一齐上前行礼。

“臣等拜见殿下!”

“几位先生免礼。”陆执安下意识地抬了抬手,示意他们起身,可见这段时间的礼仪补课效果还挺不错。

在外人面前,陆执安还是很能端得住架子的,这个时候走到了正殿的主位上,让侍墨给诸位大人们上茶。

侍墨应了一声,出门去吩咐其他人,陆执安则是开始了对几位老师们的初步认识。

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子太师。

太师的人选是陆执安自己挑的,现任户部尚书蔺晖文。

当然,大臣们都不知道最终决定权是在陆执安的手里,只以为这是陆老爹的决定。

所以顺着这个任命思路来判断,他们一致认为这是皇上打算让太子殿下走实干路线。

不管是户部尚书的太师,还是工部郎中的少师,在朝中都是有名的实干家,且二者一个户部一个工部,一个执掌钱粮,一个事关民生。

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皇上并没有表现出太过明显的政治倾向,但从这次太子三师三少的任命中,他们自认为大致摸到了一些脉络。

蔺晖文起身,上前行礼,正儿八经地介绍自己。

“臣蔺晖文,暂任户部尚书,兼领太师一职。”

陆执安赶紧跳了起来,连忙对他还了个礼。

“蔺师请起。”

三师三少,虽然太师太傅太保都有师之名,但实际上承担教学任务的只有太师和太傅,一文一武。

也就是说,蔺晖文就相当于是他的师父了。

虽说在皇家中这个老师的地位能有多高全看皇帝的意思,但陆执安前世接受的教育不允许自己对老师不敬。

见面问声老师好都是必须的,哪里受得了自己被老师行礼。

蔺晖文也被他行礼的动作给吓了一跳。

太子是君,他是臣,哪有君给臣行礼的事儿啊?!

这要是让礼部那个糟老头子遇上了,八成要和太子殿下好好唠一唠君臣之礼的话题了。

蔺晖文没敢站在原地受了陆执安的礼,连忙躲开,只是陆执安的动作出乎他的意料,只躲掉了一半。

“殿下,此事万万不可啊!”蔺晖文的脸苦了大半。

陆执安不知道君臣之别吗?他当然知道。

突击补习里还真有这么一节课。

但对于老师的基本尊重是应该的,所以他也就没有把那些话当回事儿。

天地君亲师,放在儒家的那套理论里,就是跪拜师长都无不可,他今天才只是行了个普通的见礼而已。

所以当蔺晖文满脸紧张不安地想要推拒顺带给他再补一次课时,他直接就搬出了他们最无法拒绝的理由。

“东宫的事我说了算,你们几位都是我的老师,向老师行礼又怎么了?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其余几人:……

唯独镇国公孟信昭这个时候心里乐开了花。

虽然他也不觉得殿下需要向自己等人行礼,但这会儿看到蔺晖文这个老铁公鸡吃瘪,嘿,他就是高兴!

倒不是两人之间有什么实质性的恩怨,而是镇国公常年在外征战,这军队的粮草全部要由蔺晖文来过手。

但户部管着全国上下的税收钱粮,满朝上下也不止镇国公这一支军队需要支出粮草,所以蔺晖文做事向来都是精打细算。

答应给的钱粮倒是不会被克扣,但想要多出一钱银子或者一斗粮食,那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别说是镇国公了,就是旁边同为武将的少傅卫将军彭佑和孟泽鹏,这会儿心里也是充满了欢乐。

毕竟他们同属被铁公鸡的一员啊!

不过几人都是有分寸的,这会儿虽然有些开心,却都没有在面上表现出来,这也是作为官场人的基本素养了。

蔺晖文还想要说什么,但是陆执安已经把眼神对向了镇国公,孟信昭也很配合地出了列,一本正经地开始介绍自己。

这一下就把蔺晖文给堵了回去,只能气恼地盯着孟信昭的背影,心想着绝不能给殿下再来一次的机会!

三师三少依着官职排名顺序依次上前拜见,于是陆执安就先后把几人的脸和名单对上了号。

太师,户部尚书蔺晖文。

太傅,镇国公孟信昭。

太保,兵部尚书程恪。

少师,工部司郎中赵家梁。

少傅,卫将军彭佑。

少保,安北将军孟泽鹏。

从官职分布上来看,三文三武,倒是很均匀。

陆执安特意多留意了几眼工部司郎中赵家梁。

这个人从他定下人选之后就很好奇,今天终于是见到了,心痒难耐,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其他人自然也是注意到了他这个行为的,不由得也看向了赵家梁。

这里官职品阶最低的就是赵家梁了,虽然皇上给他升了一级,可也才正四品,离着少师的正二品官职可差着四个等级呢!

有了他的衬托,排名最末、以正三品官职领了正二品衔的孟泽鹏都显得格外合群了。

陆执安坐在主位上,将几人的表情看得分明。

不过他选了赵家梁当少师不是为了让他当靶子的,所以在这个时候,他选择了给赵家梁解围。

并且他也没有用迂回的方式,而是直接坦然地和大家摊牌了赵家梁是他选的这件事。

此话一出,六个人都有些诧异。

三师三少名义上是太子的老师,实际上在教导之外,还被划入了太子的阵营里。

也就是说,他们是太子的班子、势力。

如果皇上允了太子这么选人,那他肯定会和太子讲这些职位所代表的意义,可太子还是这么选了。

要么,是太子在藏拙,要么就是太子别有所图。

考虑到皇上只有太子这一个儿子这件事,藏拙好像没有什么必要,那就是说,太子认为赵家梁的重要性大于扩张自己的势力。

念头刚转到这里,陆执安后面的话也说了出来。

“不只是少师,太师也是我选的。”

太师是从一品官衔,而各部尚书是正二品,从品阶上来看,也是偏低了,但像是这种挂名的职位,在两个等级内浮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同样以二品担任从一品太保的兵部尚书,又比如正一品担任从一品太傅的镇国公。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多想,以为就只有赵家梁这个例外,以及皇上给皇后娘家面子塞进来的关系户孟泽鹏。

但是陆执安都已经说出来那么多信息了,他们要是还猜不出来,那就枉费在官场上混的那么多年了。

从已有的信息中可以判断,太子殿下在选择老师这件事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他可以选出自己想要的组合,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并且皇上和太子的关系也是相当亲密,否则皇上也不会允许太子自己挑了。

那么,太子挑了他们这些人,是想要做什么呢?

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看向了蔺晖文和赵家梁。

太子是皇上唯一的子嗣,所以,为了保证统治的安稳,他将来上战场的可能性约等于零,更多的时候他都指挥是一个总指挥官。

而负责文化方面的太师少师,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会是陆执安学习生活的主旋律。

因此,太子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计划的两个人。

先前他们都以为人选是皇上定的,是皇上想让太子走实干路线,现在看来,有这个想法的是太子本人才对。

这个时候,他们恍然间想起来月初时候的那次午后召见。

皇上带着众臣来到了御田,还带着他们亲自试了曲辕犁和直辕犁之间的区别,之后还在朝会上将推广曲辕犁的事情给安排了下去。

所以……这件事不是皇上在给太子刷声望?

除了赵家梁之外,其他五人都想到了这一点。

因为品级低而没有被紧急宣召、又不像孟泽鹏那样有个好爹的赵家梁:[茫然.jpg]

思路转到了这个时候,几个人都已经隐约感觉到了什么——

他们这位太子爷,好像和大家想象中的都不太一样啊。

说实话,当初最后两位在朝皇子拼到同归于尽的时候,朝臣们不管立场如何,都是眼前一黑。

因为他们都知道,剩下的人选就只有前太子和那位不满一岁的病弱小皇子了。

据说前太子夫妻俩都身体康健,且当年他出阁后的那一年时间已经能看得出几分明君之姿,虽说荒废了十年,但应当不会太差。

众人的顾虑更多的是在太子回宫继位后的下一任储君是何模样上。

众所周知,太子夫妇离宫时还没有子嗣,只有一个在肚子里揣了八个多月的包子,也就是太子长子。

这位小殿下可是在村子里土生土长了十年,从未接受过正统的皇室教育,又已经长到了十岁,性格已经定型,万一长歪了,以后很难纠正。

但他们那个时候已经没得选了,请太子回来继位,恒朝还能继续往下走个二三十年再考虑下一代君主的事。

可如果让那位小皇子继位,只怕是倾覆之祸近在眼前。

所以即便是担忧,众臣们还是默认了请太子继位的事情,而小殿下品性如何这件事,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一直都是悬在众人头上的一把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