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八零小娇媳[古穿今] > 第6章 第 6 章

第6章 第 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会田里不少人在干农活,注意到他们,纷纷停下手里的事情,看了过来。

“东子,是陪媳妇回门吗?”田埂上走过来一个五六十岁的妇人,肩头扛着铁锹,笑眯眯的看着骑在车上的曹政东和杨静姝。

曹政东把脚放在地上停住车,答道:“是的,大妈。”

问话的是曹家本家大伯曹建友的婆娘梁桂兰,她性子和善,慈眉善目的看向后座的杨静姝,笑着说:“小静长得真俊,小两口有空到我家吃饭哦!”

曹政东点点头,脚刚踩到踏板上,后面传来杨静姝脆蹦蹦的声音:“好啊大妈,有空一定去。”

梁桂兰脸上带着些意外,随即笑颜逐开的挥手:“好好好,去吧!不耽误你们时间,你爸妈该等急了。”

“哎!那大妈我们先走了。”杨静姝笑意盈盈的说完,赶紧在曹政东腰上点了下,叫他快点骑走。

田里一堆人盯着他们瞧,跟看马戏似的,让人觉得心慌。

曹政东意会,这次没再停留,车子迅速驶离。

徒留下身后一个个诧异的表情。

本以为日子不过的鸡飞狗跳就不错了,没想到感情还挺好,骑车还搂着腰。

杨卫国两口子的确等急了,不时到路口看一眼。

眼看十一点了,两人还没来,周春梅没心思烧菜,揣着手站在杨卫国旁边,又开始抱怨他专擅独行,随便找个人就把闺女嫁出去这事。

杨卫国也不说话,蹲在路边嘴里叼着根烟杆,面色越来越沉。

叮铃铃——

一阵车铃铛声传来。

杨卫国抬头一看,激动的站了起来。

“来了来了,总算来了。”周春梅欣喜的叫出声,又赶紧用袖子擦擦眼角的湿痕。

曹政东在十几米远的距离就下了车,一只手扶着车把手,一手伸向后面。

杨卫国不动声色的观察两人,看到闺女扶着女婿的手下车,惊讶过后笑咧了嘴。

“小姑姑回来了,爸爸,小姑姑带着小姑爸回来了。”听到动静,杨卫国的孙子孙女蹦蹦跳跳的跑出来查看,见到来人,随即兴奋的跑了回去。

新人回门,杨家刚刚还沉闷的小院终于热闹起来。

堂屋的八仙桌上,冷盘和酒水已经摆好,杨家大儿子杨庆祥和大女婿张大勇早就等着了。

杨卫国乐呵呵的拉着曹政东进来,率先在主位坐下,三个年轻人互相谦让一番后才纷纷落座。

男人先喝酒聊天,女人在灶房继续忙乎。

好在今天大闺女杨萍回来,周春梅也能闲下手,叫闺女和媳妇烧菜,她则拉着杨静姝在一旁说话。

“你是不是又偷懒睡早觉不愿起床?你这臭德行什么时候能改掉,你想把我气死是不是?”两人这么迟才来,周春梅第一时间就想到肯定是她闺女的问题,气恼的在她脑门狠狠的点了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杨静姝的眼圈早在看到这对父母的长相时已经悄悄红了,她上辈子的爹娘命薄,到底没能等到她攀爬到高位,这是她一辈子的遗憾。虽然她知道如今的父母和爹娘可能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但看到他们眉眼间的相似还是心内翻涌。

大概如此,她没有太多生疏感,亲昵的抱着母亲的脖子撒娇:“哎呀!妈,没有偷懒,就多睡了一会会而已。”

周春梅昨晚几乎一宿都没合眼,天一亮就起床杀鸡宰鸭,去路口看了无数次,两人一直没来的这段时间,她整个心都是揪着的,怕闺女不懂事,怕曹政东会不会脾气不好,怕两人打架,什么都怕,一上午都惶惶不安。

不过如今观闺女面色,见她眉眼舒缓不见戾气,顿时放心不少,靠近她耳朵小声问:“昨晚顺利同房了吗?”

杨静姝一顿,脸立刻红了,午后云霞般,娇艳极了。

“妈......”她眸光微闪,娇嗔着跺脚躲避母亲的目光。

看她这作态,周春梅乐呵呵的先笑了:“好了好了,妈不问了,只要你和政东两人好好的就行,我告诉你,嫁人就跟家里不一样了,懂点事,脾气收敛点,手脚放勤快一些......”

看着母女俩靠在一起小声说着话,正在烧火的大嫂常艳对灶台前的杨萍说:“爸妈对小妹真好,你看结个婚陪嫁多少好东西,村里人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这有什么,谁家子女不是父母的心尖宝,有就多给点,没有就少给点,有啥可羡慕的。”大嫂话里的酸意杨萍又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却只装不知,转身用木铲子挖了点猪油烫锅。

常艳脸色有点不太好,觉得大姑这话是在讽刺她。

常家是隔壁大队的,条件差又重男轻女,常艳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她处在正中间,爹不疼娘不爱,但她手脚勤快,长得也标致,经人介绍和杨庆祥认识,并在她不懈的努力之下顺利嫁到杨家。

不过结婚的时候,娘家不仅什么都没给,还把杨家买的东西全扣了下来,一点都没带回来,当时没少被人在后面嚼舌根,为了这事她在杨家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点抬不起头。

好在她肚皮争气,婚后没多久就怀孕了,先后为杨家生了一儿一女。杨家条件好,杨庆祥在粮站工作,体面又有出息,她成了姐妹几个里面过的最舒坦的,娘家还仰仗着她过活,为此她沾沾自喜,下巴早就扬了起来。

反观大姑家,结婚六年也没生出个孩子,这么想着她开口问道:“你上次去城里看怎么说的,有消息了吗?”

“正吃着药了,感觉也没什么用。”杨萍炒菜的动作不停,但面色微黯。

常艳掩在灶墙后面的嘴微翘了下,安慰道:“还是要放宽心,我听说这个事情心情也是很重要的。”

杨萍没说话,动作利索的把菜盛到盘子里,又继续烧下一个。

很快几个热菜烧好端上桌,男人酒也喝的差不多了,女人一起上桌吃饭。

杨静姝在曹政东旁边落座,拿起筷子。

他转头看向她,面颊染上红意,眼眸黑黝黝的,眼底倒映着她的身影。

“喝了多少啊?”她小声问。

曹政东微抿了下唇:“不多,我喝酒上脸。”

杨静姝盛了碗热汤放在他面前:“喝完再吃饭,不然胃里难受。”

“嗯!”曹政东点头,端着碗慢慢喝汤。

见两人互动,桌上几人两两对视,脸上都带着些不可思议。

之前还不愿意,在家里大吵大闹,骂曹政东粗鄙没文化,嫌他当了这么多年兵还想回来当果农,怎么婚后反倒安稳了,这是认命还是看对眼了?真稀奇。

但总归是好事,特别是强硬促成这一对的杨卫国,高兴的又喝了两杯。

想着老话果然说的没错,婚后女人真的能收心安顿下来,看来这步棋走对了。

因为心情好,为此饭都吃撑了,饭后消食后没多久,杨卫国就大摇大摆的带着曹政东去公社谈包地的事情,杨庆祥和张大勇一起跟过去瞧热闹。

土地改革,‘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热火朝天的开展,曹政东回来没多久就跟大队提出承包后山头的二十亩荒地。

男人离开后,周春梅去看女儿女婿带过来的东西,见满满一大筐,直说:“太多了,政东有心。”

但只把孝敬老丈人的烟酒都拿出来,别的只拿一半,剩下的作为回礼让他们带回去。小夫妻俩刚刚过日子,现在还要包地种果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真让人忧心。

当然除了愁小女儿家的事,大女儿家更让周春梅烦心。

杨萍只比杨庆祥小三岁,但杨庆祥家的儿子杨志胜八岁,女儿杨志芹七岁,而杨萍跟张大勇结婚六年,到现在都没个一儿半女。

整理好东西后,周春梅走到屋檐下,问正在绣鞋面的杨萍:“你那药吃的怎么样啊?管用吗?”

“不知道,才吃两个月,再等等看吧!”杨萍停下手里的动作,摇了摇头。

周春梅叹了口气,看了眼正拿着糖果逗侄子侄女的杨静姝说:“你趁着年轻,跟政东早点要个孩子,别整天没个正行。”

杨静姝差点被口水呛到,没敢回话,过一会等母亲走开后,挪到杨萍身旁,看她手上的绣样,看着看着目光落到杨萍脸上。

杨萍长得更像杨卫国,大脸盘子,天庭饱满,眼正神平,是个有福之相。

“盯着我看什么呢?”抬眼注意到妹妹的目光,杨萍好笑的问道。

杨静姝想了想说:“大姐,生不出孩子不一定就是女人问题,也有可能是男人的原因,姐夫检查过了吗?”

杨萍面色诧异,愣愣的说:“你姐夫家里兄弟四个,其他三个家里都有孩子,他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虽说这个时代已经开始讲究男女平等,但其实普遍还是重男轻女,以男人为尊,女人是男人的附庸品,就拿生孩子这事来说,结婚这么多年没怀孕,被议论的永远都是女人,承担压力的也是女人,大家完全不怀疑是男人有问题。

杨静姝微微叹息,遗憾的是她对妇科及孕育这块懂的并不多,为数的见解也只是在太医院时粗浅所学,帮不上忙,只是建议道:“你最好叫姐夫也检查看看,早发现问题早治,总比你们现在瞎子过河,摸不着边的好。”

杨萍若有所思。

见她听进去了,杨静姝便不再多言,站起来,朝院外走。

几个小孩正在河塘边玩耍,常艳和隔壁李家的媳妇吴香玲站在路边,一边看孩子,一边头靠头说笑着什么。

抬眼注意到杨静姝走过来,两人不约而同的闭上嘴巴。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求评论,么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