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在古代成为养殖大户 > 第2章 神童夭折(上)

第2章 神童夭折(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赵氏说得对,当下祁天宝读书是祁家顶重要的事,旁事都要容后再论。

是以祁天宝十一岁初,元丰二十五年腊月,祁家与曲家便有了这一纸婚约,文书由祁天宝的启蒙先生刘童生所写。

这种屈辱尴尬的约定,祁家自是不愿为外人道,祁天宝又不愿意亲自写,曲家这才使了五十文钱找刘景龙遣句措词立下字据,祁家又咬牙添了三十文钱作为封口费。

刘景龙是最先发现祁天宝天分的人,看着祁天宝长大,心中痛惜爱徒苦于钱财仕途无门而受此胁迫,他却又帮不上忙,唯一能做的就是婉拒这份封口费,直言自己不会外传。

祁家自然高兴得很。

曲家虽然以这种不太友好的方式强行把自己和祁家绑在一起,但也是存的两家能够互相扶持之心,自然也不会四处宣扬这门不太光彩的亲事的来龙去脉,只兴高采烈地对外道,“皋山村祁家那个天之骄子祁天宝,知道伐?与我儿订了亲哩,日后天宝高中迎娶我儿,乡亲们只管来吃流水席。”

元丰二十六年四月,十二岁的祁天宝头一次参加由夔州府知府主持的院试,以榜上十四名被建平县县学录取为增广生员。

该朝秀才分三等,成绩一等者为廪膳生,有名额限制,县学学费全免,每月还可领六斗廪米和半两廪饩(xi四声)银;成绩次之则为增广生员,该类秀才亦有名额限制,但没有食邑俸禄,吃不了皇粮;再次则为附生,无名额限制,未入县学的秀才皆可称附生,亦不享有朝廷补贴。

因祁天宝年龄小、天分高,建平县高县令也愿意给他三分薄面,特意遣了小厮下乡贺喜,还赠了二两银子以作贺仪。

勿怪高县令送的少,委实是祁天宝名次并不靠前,纵使有天赋,他总不能立刻就投了这只潜力股,免不了要再考较学业一番。

祁天宝考上秀才后,举乡同庆,不少人将艳羡的目光投向曲家,这可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平白捡了个官家女婿,方圆五里的乡亲们的嘴都少不了要将曲家放在泥里踩了又踩。

除了祁家人,无人知晓祁天宝去夔州赶考的路费、温书默文的笔墨钱尽数出自曲家。曲来福才没有时间理会这些闲言碎语,他兴高采烈地去祁家道喜,想将曲小四和祁天宝的亲事提上日程。

正逢祁家大摆流水席,一家人迎客送客、出菜收菜,忙得脚不沾地,竟没一个人肯腾出时间听曲来福说项。

事情发展成这样,曲来福心里不太好受,但念着天宝日后说不定真能做大官,便也没有真和祁家闹将起来。

等流水席结束,曲来福再次登门,却被祁家二房媳妇小赵氏挡了回来,说是天宝的堂哥天富都还没娶亲,此事还不到时候提起。

曲来福碰了软钉子,又担心祁家过河拆桥,回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亏得他亡妻崔氏娘家的姐姐何崔氏给他支招,让他先别上赶着给祁家送祁天宝去县学的束脩,不愁祁家人不上门。

祁家细数起来只有祁老爷子祁德贵和祁二叔祁聪两人有正常成年男人的劳动力,二房长子祁天富才十四岁,不过干些轻省体力活罢了,哪能跟壮年男子比,更别说二房拢共生了四个孩子,个个不过垂髫小儿,如何还养得起一个花费巨大的读书人?

不得不说,何崔氏说的法子还真管用,不出俩月,祁家便主动上门找他。虽依旧没有敲定婚期,却是祁天宝的爷爷祁德贵亲自上门承诺——天富的亲事尘埃落定后,天宝必定迎娶曲桃娘。

这亲事至此,原本是彻底定下了。

不曾想入县学念书后,不可一世、骄矜自傲的神童祁天宝,竟对同窗兼舍友的孙奇的妹妹孙妙一见倾心了。

祁天宝第一次见到孙妙的情景,是祁天宝脑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段记忆。

正值入学时候,县学门口,无论马车简朴豪华,均罗列两侧。

孙家老爷是个候补员外郎,孙家几乎操控了整个建平县百分之八十的米行生意,足以见其阔绰。但因着到底是个买来的候补官,没有官家背景,是以孙家使出来的马车并不华贵,只是一辆棉布榉木马车,孙妙和孙奇的嫡母方氏端坐其中,孙奇委身立于马车旁聆听母亲叮嘱。

祁天宝的视角里,方氏温柔和蔼的声音里,突然钻出一只玉白细嫩的柔荑,偷摸地从车帘下摆处撩起一条缝来,露出小半张粉雕玉琢的瓜子小脸来,一道亮眼红唇和白皙小巧的下颏深深地刻进祁天宝年幼的心房上。

祁湛有些无语,脸都没看见,就爱上了?

只见记忆中和祁湛年少时长得一模一样的祁天宝,对着渐行渐远的马车吟道:“有道是…玉臀柳腰坐马,蛾眉粉面当春啊。”

孙奇知他是在吟自家妹子,不满地搡了他一把。

祁天宝面红耳赤地收回目光。

后来因孙奇做了天宝同窗的关系,后者经常得与孙妙接触,天宝孙妙二人不能说是两情相悦情比金坚,那也能说是眉来眼去郎情妾意。

此事隐秘又事关家中小妹的名节清白,除了孙奇再无人知晓。

直到十五岁时,祁天宝踌躇满志地再次赶往夔州府参加秋闱,不中。

次年,幸逢太子继位,新皇登基,改年号元丰为承宣,加开恩科,祁天宝得以再考……依然不中。

落榜的消息刚穿回村子里时,村中唏嘘声四起,以至于祁天宝回村那天,村头大婶见他表情不善,便宽慰他说:“天宝宽宽心,哪有十五六岁的举人老爷哟,真是想都不敢想。”

祁天宝如众星捧月一般长大,如今接连遭受两次打击,个性逐渐变得怪异起来,旁人越是安慰,他越是气急。举人二字仿若他的逆鳞,无论谁提他都要翻脸。

大婶这话多少有些哪壶不开提哪壶,于是他转头就将大婶骂了个狗血淋头,拂袖而去时还气急败坏道:“真是夏虫不可语冰!”

大婶听不懂。这句听不懂上句也听不懂。但这不影响她从表情和动作中知道这个“神童”在骂她。

待他一去,大婶泼了盆水在他走过的地上,朝他的方向狠狠啐了一口,“晦气!”

昔日人见人夸的神童落得一副村里狗见嫌的境地。偏偏曲家不嫌弃,不仅不嫌弃,曲来福若无其事地端着一张笑脸,兴高采烈地来说下聘定期的事。

倒不是他品行高洁,而是在这种因流民聚集而建立的村子里,别说举人,方圆十里的秀才加起来绝不超过五指之数。除了祁天宝,附近哪个秀才不是花发须眉?两次不中又如何?秀才女婿那也是可遇不可求,他曲家一定要攀上这门亲事。

他这次上门提亲的态度,祁德贵相当满意。毕竟曲家出了那么多钱,天宝却两次都没考中,他们暗地里还担心曲家闹着要他们赔钱。

可此时祁天宝却如何也不再配合了。

曲来福登门,在堂屋里和祁德贵商量婚期。

不及半刻,祁天宝的卧房门“唰”地一下被拉开,只见他气冲冲地将院子里挂着的两条腊肉取下来,提溜着肉闯进堂屋,打断爷奶和曲来福的谈话,强行把肉塞到曲来福手上,“还你,都还给你!赶考的路费和住宿花销,你一并算出来就是!这些年所有的钱你都算出来!我如今功名在身,教书抄书哪样不可?等我去镇上县里挣够了钱,必定分毫不差地还给你!”

曲来福的笑容缓缓僵在脸上,“天宝啊,这……”

祁德贵脱了草鞋就要拍在爱孙的背上,却怎么也下不去手,只能大吼:“你爷还在这儿哩,哪有你说话的份!回屋念书去!”

“你不用再说了!我不管你跟我阿爷怎么说的!我今日便明明白白告诉你,你家姑娘貌若无盐、胸无点墨,而我功名在身,登榜指日可待,两家人实是门不当户不对,黄白之物还是一概清算了的好!”祁天宝昂首挺胸,侧身而立,灰蓝色的交领大袖长袍随风翻飞着,好似把一直忍在心里的话一骨碌全都说出来了。

曲来福的脸色彻底沉下来,将视线投向祁德贵,“祁叔,这是您的意思?咱可不带这么过河拆桥的,您要是真这么想,我可就要叫上里正来评评理了!”

所谓里正,即一里之长。吴朝在乡镇行政划分上没有什么特别,遵循旧制,一里百户,五里为一乡。而建平县并不大,下辖区域统共才十来个乡镇,实属普通规模。

曲来福的话外之意不难得知,这件事祁家不占理,里正一来,事情原委势必闹大,那可是会被全村人指着祁家人的脊梁骨骂的。

祁德贵在名声大事上向来拎得清,他咬紧了一口牙,手里的草鞋狠狠地落在祁天宝身上:“你这个不孝子,胡说八道什么!这是当初跟你来福叔说好了的事,你自己也同意了的,咱们祁家可不是那背信弃义的人!老子今天把话放在这儿,曲家丫头你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