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在古代成为养殖大户 > 第9章 念不了书(上)

第9章 念不了书(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孙奇兴奋地抬手掀开糕点上盖着的白纱布,露出两种颜色形状均不同的糕点:一种是粉色桃花状的,其上加了干桃花;一种是绿色方形的,其上加了蜜绿豆。

孙奇凑近了去看那绿豆糕:“咦,今日竟添了绿豆的?也是三文钱一个?那我要五个桃花的,三个绿豆的。”

曲桃娘如鲠在喉,只胡乱点了点头,抄起独轮车架子上放的油纸,将糕点一个一个挑进油纸里。

孙奇付了钱,从里头拿出一个桃花糕,转身递给祁天宝:“你尝尝这个,这个糕点贩子卖的糕不比店里甜,但胜在软糯,内里桃花味又香又浓。”

听见不是很甜,祁天宝饶有兴致地接过桃花糕,放进嘴里咬了一口——松软的糯米粉微甜,花香在一瞬间溢出来,里面似乎还有些许蜜酿,吃进嘴里的明明是糕,味道却像桃花一样香,却又没有真花吃进嘴里的涩味,当真回味无穷。

“好吃。”祁天宝对曲桃娘刮目相看。

麻衣葛布的女人低着头,假装整理被孙奇弄乱的纱布盖子。

祁天宝观察人想来仔细,一眼便见她偷偷扬起的嘴角,心中微动,生了逗弄的心思:“这糕点可是姑娘自己做的?”

曲桃娘不好意思地扯了扯腰裙:“是呀。”

祁天宝又转头看向孙奇:“孙兄实在无理,给书院食堂送豆腐的张大娘家的女儿,你也赠一句豆腐西施,怎到了人家这里就成了糕点贩子?”

曲桃娘立即垮了脸。

孙奇惊疑不定地看了眼曲桃娘,试探着说:“张姑娘肤白貌美,便是天仙也称得的,可这位姑娘的姿色……”

不等孙奇说完,祁天宝及时抢过话头:“我倒是觉得这位姑娘的姿色虽称不上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但也算是出水芙蓉了。”

见过那晚的“含羞带怯出浴图”后,在祁天宝心里,曲桃娘和姿色平平这四个字,那是半点不沾边。

不知什么时候,曲桃娘又包好了几块糕点,塞到祁天宝手里,里面既有桃花味的,又有绿豆味的。

兴许是因为穿来这个时代后,他最熟悉曲桃娘。他可是唯一一个听过她鼾声的男人,她也是唯一一个他“睡”过的女人啊。

因此他很自然地接过来她递的东西,动作丝毫不见生疏,反而戏谑道:“我身上连三十个铜板也不足了,可买不起你这么多糕点。”

书院里一日只供两顿饭,幸而有桃娘给的钱,不然他恐怕已经饿死在卧榻之上了。

他话里的亲近之意让曲桃娘面色微滞,她想了想才道:“才不用你付钱,送你的。”

她依旧没有叫他的名字,没有让别人看出来他们相识。

祁天宝笑了笑:“成,那我下回还来。”

那包糕点的数量比孙奇手里的还多了好几个。

两人提着糕点走了。

曲桃娘望着祁天宝的背影欲言又止——糕点容易坏,他在书院里也不好保存,若是吃不完,可千万别浪费了,分给同窗们也是好的……他今天好奇怪。

曲桃娘不识字,但她不蠢。她知道“祁天宝”不喜欢她。“他”也一直不喜欢她抛头露面做生意,不喜欢她做的吃食,不喜欢她出现在“他”的同窗们面前,不喜欢给人知道他们定亲的事。她爹喊她去书院给“他”送小食讨“他”欢心,“他”连看都不看一眼就叫她回去。

孙员外家的孙妙姑娘,她曾见过的,就是去给“他”送小食那一回。孙姑娘又温柔又漂亮,还会吟诗写字,像她这样的乡野村妇,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

“他”明明很讨厌她啊,可他又不满别人叫她糕点贩子,而为她讨公道。想来……他还是觉得她丢脸吧……那…出水芙蓉是什么意思?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又是什么意思?是夸她吗?听口气似乎是在夸她……

回书院的路上,孙奇捶胸顿足义愤填膺,言语中极为不耻:“我竟然没想到,天宝你年纪尚轻,竟是如此巧舌如簧的人!三言两语就哄得桃娘送你那么多!亏得我那庶妹没被你唬去!”孙妙正是孙奇的庶出妹妹。

祁天宝顿了顿:“你叫她什么?”

孙奇:“庶妹啊。”

祁天宝:“你怎么知道桃娘的闺名?”

孙奇:“啊,你说桃娘啊。这不是她的闺名——她做的桃花糕在马蹄巷很有名,别人都叫她桃娘,我不过跟着叫罢了。”

祁天宝:“原来如此。”

孙奇大感奇怪:“你怎的不关心我那庶妹,却关心起糕点贩子了?”

祁天宝纠正道:“是糕点西施。”

孙奇:“……”

短暂的午休过去,祁天宝和孙奇并肩行入学堂中。

这堂课是曹文彬先生的课,讲的是《中庸》。元丰二十五年,曹先生年四十九岁,于夔州府乡试中举,如今五十有二,仍在科举中沉浮,卯足了劲儿地考取功名,也是建平书院的常驻讲师,学识渊博。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①。”曹文彬先生先是吟诵了《中庸》中的一段语录。

只见曹先生似有所感,捋了捋胡须,继而又道:“余少时读中庸,尚不解其意。只道天下至诚至性者,圣贤也,故能化育天地万物,是之所以能与天地参。后详阅焉,其实不然。吾辈治学,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②,比之先贤,则珠玉在侧,觉我之形秽③。故,致曲而诚,至诚至性,从容中道。然之曲者,致广大而尽精微也。”

全班一片和声,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祁天宝:“?”

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三天了。

他无数次尝试通过原身的记忆来学习,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祁天宝屏息凝神,扪心自问:“何为中庸?”

“祁天宝”答:“‘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为先贤之解中庸,大智也,吾深以为然。”

祁天宝:“?”

为什么这个时代的注释也是文言文啊!这让他莫名感到些许挫败。

即使有原身记忆的帮助,即使每个字他都知道怎么写,也知道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可他却难以理解其中更深层的含义。比如,“祁天宝”赞先贤大智,他却压根儿不知智在何处。

曹先生讲完了这一段,道:“今日就讲到这里罢。各位就以‘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为题,写一篇八股文,要求与乡试无异,文题自拟,休沐归来,交予为师,为师再为各位指出行文要领和破题关键。去罢。”

祁天宝:这书是一天也读不下去。

曹先生说完,合袖步去。

众学子起身作揖:“先生再见。”

休沐的前一天午后,祁天宝又去了趟马蹄巷,提出申时半和曲桃娘一同回皋山村。

曲桃娘受宠若惊。

祁天宝让她申时半在书院外头等他。

曲桃娘摇了摇头:“我在马蹄巷等你罢,叫你的同窗们看见我,不太好。”

祁天宝:“有何不好?”

曲桃娘固执地说:“反正就是不好。”

“桃娘,”祁天宝正视她,“我从未嫌你丢人。”

一瞬间,曲桃娘心头忽然敞亮了些。但她依然低着头,用手指去抠独轮车的木板,“你之前……”

原来又是原身造的孽。

祁天宝打断她:“之前是之前,你现在既已是我的发妻,你我便为一体,何来嫌弃之说?”

曲桃娘还想说些什么,苦于词汇匮乏,只好点点头说,“那…那你读书这么辛苦,今晚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想吃肉!猪瘦肉!”祁天宝两眼放光。

曲桃娘看他嘴馋的样子,不免心疼:“我今日挣了好几串铜板,不必为了省钱吃瘦肉的。”

这个时代的肥肉居然比瘦肉更贵吗?

祁天宝转念一想,这几日家里的菜、书院的菜俱都寡淡,肥肉难做易腻,瘦肉切成丝只放葱姜蒜盐炒一下,也是能吃的。

“无妨,我爱吃瘦肉,上回的韭菜炒肉就很好吃。”

曲桃娘心疼地看了他一眼,嘴唇嗫嚅,却没再说什么。

回去的时候,祁天宝没有直接回书院,而是拐道去了状元路。状元路得名于多年前建平县出的一位进士,据说这位进士早年常在这条路上借书、抄书,后来考中二甲,建平县跟着沾光,为了纪念他,便将这条路取名为状元路。

俗文堂是一家小规模书肆,供书类别繁多,并不像别家书肆以贩售科举教材、四书五经、大家著作为主,而是追寻雅俗共赏,既有诗集典籍,又有通俗话本,足见店主涉猎之广泛。

“掌柜的,您这儿缺抄书的吗?”

“去去去,不缺。”掌柜的正拨算盘,头也没抬。可他手指拨得并不快,看了账册好几眼,才拨一次,“没看见我正忙着嘛。”

“委实没看见。”祁天宝伸长了脑袋去看他的账册,“您这算盘打得,听不见响啊。”

作者有话要说:①出自《中庸》。译文:那些次于圣人的贤人,如果能通过学习而推究一切细微事物的道理,那么由此也能达到诚;内心诚实了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了就会日益显著,日益显著就会更加光明,更加光明而后能使人心感动,就会使人发生转变,使人发生了转变,就可以化育万物,只有天下至诚之人才能做到化育万物。

②出自《孟子·尽心上》。译文: 做一件事,却不明白为什么做,习惯了但不明确习以为常的原因。

③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译文:“珠玉在身旁,觉得我身体污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