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文学评论 > 第4章 精神分析批评

第4章 精神分析批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精神分析批评是 20 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

它是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荣格的原型批评等现代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对哲学、艺术、文学创作和批评理论等各个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精神分析学主要观点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精神分析学起源于临床治疗,既是一系列对产生神经紊乱的原因和机制进行解释的假设,同时还是对有关心理机制的一般性概念阐释。

精神分析批评则是把精神分析学等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的重要开创者。

主要作品包括:

《释梦》又叫《梦的解析》(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

《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 )

《图腾与禁忌》( Totem and Tabu )

《性学三讲》( Three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Sex )

《精神分析引论》(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

主要观点:

1.潜意识与欲望

弗洛伊德的独特贡献在于提出潜意识的概念,并指出潜意识对我们的日常行为的重要影响。

心理结构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无意识unconscious

无意识定义

四个方面:

第一,一种与意识不同的心理机能的运作方式;

第二,存在于意识之外的我们的过去的某些片段;

第三,我们不愿再见到但却一直纠缠着我们的过去;

第四,如幽灵般以另外一种不为人们所知的形式再现的过去。

无意识区别于意识,一般不为我们所感知;无意识的组成是由过去发生的某些片断、某些记忆形成;这些记忆被抑制,甚至由于这些记忆属于不愉快的过去的片断为了保护自己,心理机制强迫我们忘记了,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但却出现闪回,心理学上,叫做thereturn of the repressed,常常以行为重演来显示。

意识——当前的意识:思想、知觉、感觉;

无意识——无法控制、不被感知、有时的意识;经历、欲望;

被压抑的欲望

两大命题:

一、无意识反仆人为主,主宰心理过程,意识的心理过程反而表现为心智的分离部分和动作;

二、广义的和狭义的性的冲动,不但是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而且对人类心智最高的文化、艺术和社会成就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论詹森<格拉迪瓦>中的幻觉和梦》——弗洛伊德

提出:小说中主人公的行为,始终是受了幼儿时□□的无意识支配,分析带有精神分析文论典型的主观主义倾向。

由解梦而深入无意识的方法——梦的理论。

2.梦的理论

在《释梦》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梦的理论指出梦不是预卜未来的神谕,而是愿望的满足,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愿望在梦中通过改装而呈现出来。

四种改装途径:

凝缩(condensation)、移位(displacement)、表象(representation)、再度校正(secondary revision)

改装后,梦的内隐思想(无意识的本能冲动)转化为了梦的外显内容。

显梦:梦中显现的具体意象

隐梦:体现着愿望,须经意象分析才能达到的隐藏的含义。

文学艺术与梦具有许多共同特点:

一、梦表现的是人的被压抑的欲望,而文艺也是被压抑的本能冲动的升华,具有梦境的象征意义;

二、梦的显现内容与潜在思想之间的关系犹如文学作品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它们是通过伪装或象征手段来表现其意义的。文学与梦实质上都是一种替代物,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

三、释梦的方法与文学批评类似,都是为了发现并揭示其中的“潜在”意义。

弗洛伊德把梦当作通向“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平坦大道”,并试图在梦与形象思维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这对文艺创作和批评有一定意义。

3.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以□□的内驱力为一切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称之为力比多(libido)。

力比多作为个人特征的精神冲动现象即为本我

力比多的活动原则

一是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即人的身体由不愉快不满足状态进入快乐与满足状态;

二是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由于力比多构成无意识领域中活动能力最为强盛的性冲动,现实中不可能容忍它为所欲为,故必须对它加以节制,令剩余精力向其他途径转移发泄,文学和艺术即是力比多的转移形式之一。它舍却性的目标,转向了其它在文明世界看来是较为高尚的社会目标。

直接相关的有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即: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自我—现实原则—我能要本我—快乐原则—我想要超我—理想、道德原则—我应该要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受制于快乐原则:

快乐原则可视为生命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避苦就乐的本能。

快乐原则与生俱来,形成于婴儿期,也是本我遵循的唯一原则,在心理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

在人格发展的后来阶段,快乐原则逐渐失去绝对的统治地位。

受制于现实原则: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习俗和教育的影响逐步加深,人发现自己的本能欲望往往同道德和法律的规定不相容,因而除了寻求快乐之外,还要能够适应现实,用现实中的行为规范来克制自己的本能冲动。这就是现实原则的意义,它也是自我遵循的主要原则。

现实原则与快乐原则的关系

并非相互绝缘,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现实原则并没有放弃最终得到快乐的企图,只是使满足延迟,放弃它的多种可能性,在漫长和迂回的道路上暂时忍受痛苦以达到最后的快乐。

两种原则与艺术:

就艺术来看,艺术作品借梦的改装方式和艺术的审美法则,克服了作者和读者幻想中的自我厌恶、责备和羞愧的成分,同样也是从快乐原则到现实原则的一种转移。

弗洛伊德因此强调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方式,使两种原则协调起来。他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中提出了文学升华说,便是对此的推进。

4、文学艺术与白日梦

弗洛伊德提出:文艺创作与白日梦相类似。

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中指出,白日梦就是人的幻想,它源自儿童时代的游戏。人长大后不再做游戏,但不会放弃那种快乐,而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这就是幻想。

不同的是儿童并不掩饰游戏,而成年人的幻想由于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羞于启齿的愿望,因而须加以掩饰。

把作家与梦幻者、作品与白日梦相提并论。

“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我们幼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

——弗洛伊德

把作家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写英雄史诗的古代作家类,接受现成材料;

另一种:创造性作家,创造自己的材料。

弗洛伊德认为,后一种富于想象力、创造力的作家和“光天化日”之下的梦幻者相似。

意义:

它启发作家突破现实生活的界限,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体作用,创作也富于想象力的艺术作品,但这一论点本身还是建立在“幻想”的基础上。

5、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又译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从其“力比多”理论和人格学说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

弗洛伊德通过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进行分析,表明了这样的观点:俄狄浦斯杀父娶母,向我们展示了我们自己童年时欲望的达成。

在人格发展的第三阶段,即生殖器阶段,儿童身上发展出一种恋母□□综合感。这种心理驱使儿童去爱异性双亲而讨厌同性双亲。于是,男孩把母亲当作□□对象而把父亲当作情敌,女孩则正好相反。这样,男孩就产生了“俄狄浦斯情结”,女孩就产生了“厄勒克特拉情结”(又译恋父情结)。

“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之起源都系于俄狄浦斯情结之上。”——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把这种理论应用于文学研究,并以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例,指出三个作品都有着俄狄浦斯情结的主题。

弗洛伊德的文学思想被认为一脉相承了欧洲的浪漫主义传统。

二、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始于20世纪初;

最早将精神分析学应用于文学批评实践的时弗洛伊德本人及其弟子。

弗洛伊德把文学创作视为被压抑的欲望的无意识升华过程。

作家无法在现实中满足自己的欲望,因而在内在精神机制的自动调节下,通过文学创作的虚构世界来达成欲望。

文学批评家一直以来都对弗洛伊德式阐释抱有浓厚的兴趣,其基本原因就是无意识和诗歌、小说、戏剧一样,都不能直接表露,而要借助于形象、象征、比喻等。

传统精神分析批评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主要受到以下七个方面的启发和影响:

一、无意识理论;

二、力比多学说;

三、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四、释梦理论;

五、“俄狄浦斯情结”

六、文学艺术与“白日梦”

七、艺术家与精神病。

在文学创作方面,精神分析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现代西方的一大批作家及意识流、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等流派。在文学批评方面,它启发了批评家致力于发掘作家作品为人所忽视的无意识原动力及深层心理结构,并提供了一套关于潜在意义的分析方法。

精神分析批评家一般通过以下路径来对文学文本进行分析:

1.在文学分析中,他们把心灵之意识和无意识部分的区分置于核心位置,将文学的显性(overt)内容同前者相联系,将隐性(covert)内容同后者相联系,而且更为偏重后者,认为那才是文学的“真实”内涵,而他们为自己制定的目标就是把显性和隐性,意识和无意识区分清楚。

2.他们密切注意无意识动机和情感,无论其属于作者,还是属于作品中的人物。

3.他们表明,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古老的心理症候、状态、阶段,例如婴儿身上感情性发展的口腔、□□、生殖器阶段。

4.在更广阔的范围上,他们把心理分析概念运用于一般的文学史。

5.他们找出文学作品的“心理”背景,却往往牺牲了作品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他们所看重的是个人的“心理剧”而非阶级冲突的“社会剧”

第二节创伤心理和创伤记忆

创伤是一个现代性的话题。

伴随着机械化生产,身体创伤的出现,战争、屠杀等等造成的心理创伤,让人们开始思索创伤和意识,创伤和身份,生存相关的问题。

创伤:

创伤(trauma)的希腊文意思是“伤口”(wound),原意是指事故或外在侵犯而使身体受到的伤害或生理伤口,表示“受伤”,而“受伤”又来自另一个希腊词“刺穿”。

19世纪后期,随着现代化和工业社会的来临,创伤逐渐具有了心理损伤的含义。火车和工厂事故,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机械化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holocaust)等造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震弹症”(shell-shock)等现象,使“创伤”作为心理学和社会学术语的含义越来越丰富。

创伤意味着意识保护屏障的撕裂和对象征系统的破坏。在心理机制上,创伤以噩梦、闪回等方式重复地、逼真的出现,使创伤患者再次经历痛苦、失去、甚至死亡。

创伤的延宕性、潜伏期、无时性和重复等特质,决定了创伤是一种孤独的情感体验。

创伤记忆与日常生活记忆

创伤记忆有别于日常生活记忆,创伤患者通过行为重演等方式再现创伤情景。

创伤同时也是社会性的。当社会、集体遭遇历史性创伤时,个人创伤的证词和见证成为联系伤痛集体的纽带。通过口头讲述、倾听、文字等方式,创伤记忆参与对过去的集体重建,是文化记忆的特殊形式。

我们经常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某些遭受创伤后遗症的人,如战场上下来的老兵,经常半夜惊醒,在梦中重复经历了喧嚣的战场、战友丧失生命,和敌人的殊死搏斗等。

这些创伤记忆,重复出现在患者现在的生活中,这就形成创伤记忆的无时性(timelessness),因为这段记忆随时都可能出现,不像一般的记忆一样,被锁在过去,而是以梦或幻觉的形式,出现在现在,给患者带来第二次或第三次反复的伤害。

创伤的潜伏期(latency)

潜伏期是指经历了事故或某种暴力事件之后,虽然创伤患者当时感到震惊,但创伤的后果随着时间推移才开始展示。在面临创伤事件时,个体不可能完全掌握创伤的性质,由于对创伤的不可理解,经验无法吸收,因而这种创伤会以延迟的形式再次出现。这就决定了创伤事件之后。连续的压抑和回归,整个过程构成了创伤的潜伏期

比如大地震之后,许多妈妈们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她们试图重新生育,延续对失去的孩子的爱,但很奇怪的是,这批妈妈大多数都流产了,也就是说,她们再次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从心理上而言,第一次失去孩子的创伤打击一直都潜伏在潜意识中,怀孕带来的喜悦被再次失去孩子的恐惧所吞噬,创伤记忆的打击让妈妈们流产,人们把这一批孕育又失去的胎儿叫做地震宝宝。

三、创伤记忆和叙事记忆

创伤记忆的讲述和通常的叙事记忆有所不同。詹尼特认为,通常的记忆是生活的一个侧面,可以和其他经验整合。而创伤记忆耗时较长,并且,对于个体来说,是一种孤独的行为,没有社会成分。詹尼特对创伤见证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作用。

一则病例:

一名女子艾瑞里(Irene)几个月以来,照顾病危的母亲,同时辛勤地工作以养护家庭。她的父亲整日酗酒不照顾家庭。她的母亲病逝的一晚,艾瑞里一直守候在身边,为她母亲翻身,倒水,擦拭身体。但第二天,悲伤的亲人们赶来悼念死者的时候,艾瑞里拒绝承认母亲已经死亡,并不断重复照顾母亲的行为。

她没有母亲死亡的记忆。也就是说,一方面,她对母亲之死患有遗忘症(amnesic),她不能讲述这个故事;另一方面,她不断重演临死前她对母亲的照顾行为,又好像她的记忆“过多了”。重新经历那悲剧性的一晚,是对她那晚行为的准确和自动地重复,和日常行为重复不一样的是,她重复的是在创伤记忆中只上演过一次的行为,这是一系列不同寻常的行为的重演。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一个人不能记忆,他有可能通过行为表现:

“他重新生产它,不是作为一个记忆,而是一个行为;他重复它,不自知地重复,而最后,我们明白了这就是他记忆的方式。”——《抑制、症状和焦虑》

当社会、集体遭遇巨大的历史性创伤时,个人创伤的证词和见证成为联系伤痛集体的纽带。通过口头讲述、倾听、文字等方式,创伤记忆参与对过去的集体重建是文化记忆的特殊形式。创伤记忆孕育了创伤文学作家们运用集体创伤的成规,刻画描绘了各个遭遇创伤的人物,并通过这些形象,指代着特定时代、特定人群“每个人”的历史。

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解构个人创伤的独特性,不可复制性,而将这种个人创伤转化成无时间性限制的,甚至普遍的、永恒的、神话式的人类创伤事件。关心创伤和其再现,不仅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了解,也是重新揭开过去的伤口,审视那曾经的伤痛,并完成(workthrough)心理重建的过程。

01、刘心武《班主任》

02、卢新华《伤痕》

03、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

04、王小波《黄金时代》

05、萧红《呼兰河传》

06、冯骥才《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