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阳阳造反记 > 第8章 蛤蜊村风波

第8章 蛤蜊村风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蛤蜊村自从上次派婚送来了九个壮硕女子,村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此时村长正坐在堂屋里,看着夕阳照晚霞,思索着村里的光棍终于都娶上了媳妇,自己这个村长做的也算很成功了。虽然有秀才家的事儿始终是个隐患,但小半个月了过去了一切都还风平浪静,自己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一些。

更令村长惊喜的是,村里出了个怪才,正是更早派婚时,娶了三个瘦弱媳妇的那人。

此人名叫柳阳,本来在村中家境还算是不错的。奈何高堂去得早,自己又好吃懒做,家中的地也就荒芜了。没两年败光了家产便成了职业混子,从此不是去阳城与狐朋狗友闲逛,就是在村中破旧失修的祖屋里睡大觉。

可这柳阳自从娶了三个老婆之后就交了好运,三个瘦弱的女子竟都带了点嫁妆来。柳阳拿了嫁妆,也没去挥霍,而是找屠户进了许多猪油脂肪,日日在家中关着门熬煮什么东西,然后就拿去阳城兜售。就在大家以为这小子又在乱搞,看来是没救了的时候,没想到竟然真给他卖出去了。这些日子来来回回的卖了不少钱来,与家中三个娇妻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还将屋子里里外外翻新了一遍。近日更在院子里起了间小作坊,可惜不知道到底是做什么的,柳阳与家中的三个女子都不肯对他人透露分毫。

不过自从柳阳开始挣钱之后,整个人都利索了不少,说话也有条理了,还给祠堂捐了钱。村长作为他父母的故交,也倍感欣慰了。

就在村长眺望晚霞余晖,品味成功人生的时候,却听见村中的半大小子们在门口起哄闹腾起来,便连忙起身查看,却见到一陌生男子进院门。

这人中等身材,身穿天青色常服,举止从容大方,面带和煦笑容让人看着就想亲近。来人自门口缓步走进院中,对着堂屋前的村长施了一礼。

“老丈可是这蛤蜊村的村长?”

“是……正是老朽,这位小先生是……”

“呵呵呵,老丈无须多礼!我自外地一路赶来,乃是受我家主人托付。听说阳城有名为香皂之物售卖,我打听到卖家在此间居住,特意来探探商量采买。”年轻人说着自顾自就进了堂屋,在客位坐了下来,仿佛自己才是此地主人。村长本想抱怨几句,但听这说辞明显是为了什么财主大官办事的人,自己是得罪不起的。便假装没看见,坐回了主位上。

“香皂……这……老朽也没听过,村里也就常拿些渔货阳城售卖,这‘香皂’可是一种鱼贝海产?”

“不不不,这香皂啊,是个巴掌大小块块,入手微硬闻之清香,遇水滑溜如皂角还会起泡,用来洗澡可使皮肤爽滑白嫩,主人家中的贵人们都甚是喜欢。”

这一说村长就知道了,是柳阳家做的东西。

原来叫香皂!在柳阳家是见到过的,乳白色一块一块的,当时自己还以为是什么烹饪用的猪油,没想到居然是用来洗澡的,而且竟然都卖到外地去了!若是让他和这种贵人搭上线,买卖做大了,自己这个做世伯的岂不是也能分一杯羹?想到此处村长连忙出声。

“先生我知道了!我有一子侄名唤柳阳,这香皂应该就是他做出来的!我让人喊他过来!”村长说完便打发门口看热闹的半大小子们去叫柳阳前来。

不一会儿柳阳便从家中赶来,见来人仪表不凡连忙见礼,男人谦逊的还了一礼,主宾坐定后便聊了起来。

“柳先生果然一表人才啊~难怪能做出香皂这种奇物。我家主人甚是喜欢,特地差我来此地多买点回去。”

“敢问贵府主人如何称呼?要货几何?可需要赊账或送货?

“我家主人的名号不足为外人道也。府中女眷甚多,算下来一月大约要千八百块吧,每块出五百钱你看可好?每月自有我家商队前来提货,钱货两清。”

柳阳听到此处,面皮都兴奋的涨红了,这可是笔泼天的大钱啊,当即连连应允。男子见状呵呵一笑,喝了口茶又继续说了起来。

“我家主人对文史也甚有研究,知道这香皂乃是前朝之物,前朝散了,此物的制法也就失传了,柳先生却是从哪儿找到了秘方?当真好手段呐。”

“嘿~哪有什么秘方!就是我误打误撞自己研究出来的,先生您说笑了。”柳阳连忙否认。

“嘿嘿,柳先生想保密也是正常的嘛,没事儿没事儿,这香皂的买卖咱们可是说定了?”男子见状也不追问,而是又提起了采买的话题。

“说定了!月供千块没问题!您要是带着现钱,马上就可以先随我去拿第一批货。”柳阳高兴的说道。

“呵呵,那就好,那就好!这事儿啊~妥了。”

男子说完便起身,背着手便向门口走去。柳阳和村长连忙跟上,到了门口两人却傻眼了。

只见村中路上站满了玄衣甲士,持刀拄枪不动如山,成排成列不知人数几何。本来应该热闹的傍晚乡村此刻静的出奇,家家户户都躲在屋子里向外偷看,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一名甲士牵马上前,男子翻身上马,看了一眼两股战战的村长和柳阳,用十分轻柔的语气对二人说道。

“我对你们行了三礼,也算拜祭过你们了。”

然后对对身边的甲士吩咐道。

“动手吧,按规矩,屠十里。”

话音落下,便有两人长刀出鞘,一下将村长和柳阳的头颅斩了下来。而后便听惨叫声从村子里四下响起,哀鸿遍野。

男子骑着马,马蹄踏血而过,一路冷眼看着破门屠家的惨象,向着阳城去了。

晚些时候,阳城知府衙门内院中,先前的男子坐在主位上目光睥睨,恩州知府正陪着笑脸端茶倒水。

“行了梁知府,太子也知你官任到此兢兢业业,但治下出了这种大逆之事,可要好好处理。”男子开口道。

“是是是,贵人说的是。万望大人在太子面前多多美言……”

“你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太子也就不会为难你。蛤蜊村此时已灭,主犯乃是村民柳阳,这人是你城中富户柳家的表亲。此间是你的地盘,你可知该怎么做了?”

“下官马上去办!定让贵人满意!”

“去吧。为了朝廷,也为了你自己头上这顶乌纱帽,莫要徇私。”

梁知府辖下恩州三县,治所正在阳城。这地方山高皇帝远,又靠近海边,美食海货甚多。梁知府在任两年,可以说过的舒坦又赚的满盆,就是海鲜吃多了,时不时关节会有些肿痛。

有一日梁知府正吃着午饭,却被赶来的师爷告知,东宫属官太子少保已经到了城门口了。梁知府惊的急忙丢下饭碗前去迎接,却未见到太子少保,而是有带队的军将传话,让梁知府点起衙役候命,少保前去平叛了,晚间便会归来。

历朝历代东宫权责时大时小,大乾一朝却正是东宫势力滔天的时候。原来大乾皇帝赵匡胤得国于孤儿寡母,民间时有“篡国”言论传出。赵匡胤为了彰显其正统,也为了打压前朝遗留的民间思潮,遂全面复兴唐制,早早立下了太子,更是将其名改为赵承乾,正如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嫡子一般。又大大扩充东宫权威,恢复了太子六率的军制,令东宫可行缉盗、平叛、侦缉事宜。只待顺利传承,嫡子即位,便可名正言顺的坐这江山了。

其实赵匡胤能做得了这些事,甚至能定国号为乾,都要感谢前朝大明对文官、儒家世系的削弱。若是还如以前一般读书人盘根错节掌握天下喉舌,哪里能容得下一介武夫得国之后,拍脑袋拿了周易的卦象做国号呢?

此时东宫六率雄壮,三师三少齐备,又有宾客无数。常有东宫属官出入各地,代行天子权威。太子太保常伴太子左右,少保便是在外的武官第一人。太子少保的出现也意味着东宫六率的到来。东宫六率到来,往往是有大盗大案,或造反事发了。

太子少保姓崔,名叫崔灿。正是清河崔氏本家子孙,崔氏于前朝本已被打压得苟延残喘,却硬是凭着低调行事熬到乱世来临,如今又有重回门阀世家荣光的样子了。崔灿年纪轻轻能任太子少保,也是崔家全力助赵匡胤登位换来的。

这等人物来了阳城,梁知府如何能不慌?最终崔灿屠了蛤蜊村回到阳城后,便发生了前文的那一幕。

阳城中的柳家确实是一等一的富户,可能算不上第一但是排第二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柳家以制贩蚝油起家,本家居住在城里,在海边又有庄子专门制作蚝油。更是听说从江南道请来了养蚝高手,以竹筏置于水流通畅又可避风浪的平静的海域,再以坚实麻绳串上蚝苗,置于海中培养,时日到了便能收获上好的蚝种。

养蚝、煮蚝油、贩卖,这一份生意给柳家做的风生水起,甚至在阳城内开了间万豪大酒楼,专门贩卖以蚝油和蚝肉烹饪的风味美食,名声传的甚广,不时有各地慕名而来的客人专门品尝。

然而此时此刻,柳家大宅内惊叫声此起彼伏。

只见一队官差把住柳家大宅四下出口,一个个凶神恶煞的衙役和帮闲在宅内四下捉拿柳家人。同样的事情也上演在海边庄园和万豪酒店之中。当晚柳家人便全部被关进了大牢。

次日,柳家宅中、庄子和万豪酒店里没有卖身契的雇佣帮闲便被解散,有卖身契的奴仆婢女则全部由官府再次发卖。

柳家人呢?那就更惨了。柳阳与柳家的血缘关系只能算同宗,确实都是从湘北来的,但已分家两代了。然而柳家家谱上算是柳阳三族以内的,当天中午便被飞快的砍了脑袋,过堂都省了,剩下的全部刺配沙门岛,想来是有去无回了,偌大的一个家族就这样说没就没了。

傍晚时分,崔灿正坐在府衙书房的主位上,一边拿着一本泛黄的古书看得入神,一边听梁知府汇报。

“崔大人,柳家已伏诛,尚有一十二人在外行商未归,昨晚已同时派人前去捉拿了,柳家的家产也已抄没完成,请大人处置。”

“朝廷正值用钱之际,我便不跟你客套了,柳家的钱钞明日随我一同回京,其他宅院、庄园、田地,还有那个什么万豪酒楼?知府大人看着处理吧。”崔灿抬了抬眼皮说道。

“是!就按大人的意思办。”

崔灿挥挥手,将梁知府赶了出去。

崔灿手中古书封面上写着:《自制生活用品二十四例》。这书正得自蛤蜊村柳阳家,香皂和蚝油便出自本书第三例和第十五例。

原来此书为前朝中早期古籍,按说应该有两百年历史了。乃是由前朝盛行的科学子弟,根据开国皇帝许翰所教授的课程知识编纂而来的。

这类书籍在前朝早年流行甚广,到了中晚期却因为世家和儒学抬头科学式微,渐渐消失在市面上。到了前朝末期藩镇割据、诸王自立的时候,更是成了禁书,但凡出现便要销毁。再等到赵匡胤得柴氏江山尔后一统天下,前朝留下的种种先进技术已十不存一,收藏阅读前朝书籍更是成为了形同造反的大罪。

蚝油在大乾沿海地区本来也多有制作,因此柳家一直未受关注。柳家按着书中做法养蚝、熬煮、发酵,做出来的蚝油好吃又便宜,赚下颇大家业。这却引得同宗沦为混混的柳阳觊觎,伙同狐朋狗友翻墙撬锁偷来了一只藏在书房暗格里的匣子,里面正是这本禁书。

柳阳得到此书后如获至宝,日日细细研读,赶上运气好,派婚送来的妻子带了嫁妆有了启动资金,便选了简单易做的香皂捞第一桶金。却不想这等物品早已失传,突然重现马上引起了朝廷的怀疑,调查之下便有了崔灿带兵前来了屠村的事。

此时柳家已灭,禁书收缴,此次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可是按柳家人的口供以及对蛤蜊村的查证还发现了些别的事情。

阳城柳家尚有一名私生女流落在外,按亲族关系也属于要杀头的行列。此女名叫柳青青,乃是柳家家主与婢女的私生女,被家中大妇发现后便被卖入了青楼之中,后来成为了怡红楼花魁赛貂蝉的侍女,却是早些年有三清山匪盗将两人一起劫走了。

另外蛤蜊村也有三户人家成了漏网之鱼,在其中一户的屋子里发现了打斗的痕迹,还找到了两本婚书红册,上面写着的正是蔡阳阳与许秋香两人。

许秋香,巧了,前朝的皇族也姓许……

想到此处,崔灿喊来了正准备进小妾被窝的梁知府,让他发下海捕文书,然后星夜兼程的离开了阳城。

同一时刻,蛤蜊村西方约十二里处,有一小山名曰归山,此时山里正藏着一人。此人五短身材,身披赘肉,正是蛤蜊村的胖子。

屠村时胖子正好去了挖蛤蜊,见事不对马上拉了条小船出海躲避,逃过了一劫。后来也不敢回村了,只能在附近山林里躲避。

只见胖子掏出犀皮水壶,又狠灌了一口,眺望了一会蛤蜊村的方向,狠狠磕了三个头,而后趁着夜色,便向三清山的方向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