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重生之贤妇不闲 > 第42章 婚后的第十五天

第42章 婚后的第十五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哟,郎君,您来了。”

今儿守店的还是那个留着二八胡的掌柜,见着大主顾,赶忙起身迎接。

他对崔恒印象极为深刻,像这位郎君一般年轻俊朗又出手阔绰的客户可不多见。

“夫君,你经常来这里吗?”姜蓉状似不经意地问崔恒。

察觉到夫人语气中的不妙,崔恒忙摇头:“我就来过一次,给你买簪子那回。”

掌柜的极会察言观色,见郎君在这位夫人面前如此伏低做小,马上就明白需要讨好的人是谁。

“掌柜的,把你家新出的首饰全都拿出来。”崔恒催促道。

“那是当然,请您两位贵客稍等。”

掌柜的知道崔恒是个大主顾,一溜烟将店里新进的簪钗环钿并各色钏镯全部摆出。

姜蓉看着这些耀眼的金银玉石,顿时眼花缭乱。

崔恒一眼看中一支横梁式孔雀蓝点翠漆金缠花花钿,样式优雅大气,配上姜蓉今天穿的湖蓝色裙子正好。

但他没有动作,任由姜蓉挑选。

姜蓉挑了一对水玉耳饰,晶莹剔透的水玉在一堆金银玉器中闪闪发光,她倒是从没看到过这种舶来品,觉得有几分稀奇。

水玉多杂质,买得起的人多看不上眼。这一对倒是纯粹透明,但即使它纯净,也不值什么钱,纯当买个乐子罢了。

崔恒看姜蓉选了这一对耳珰后就不再动作,便问:“是这些都不喜欢吗?”

姜蓉摇摇头,右手不经意间搭在崔恒胸前:“太多了,我都快挑花了眼,不如夫君你帮我挑吧。”

“好。”崔恒拿起他看中的那支花钿,再为她挑了一支金丝攒花步摇和一对碧玉耳珰。

见他还要挑选,姜蓉忙道:“够了够了,家中还有许多都没戴过呢。”她虽存了宰他一把的心思,但好意他真这样大方,姜蓉反而不好意思起来。

看她表情明明很是欣喜,但嘴上永远都是这么言不由衷。

崔恒停下挑选的动作,问掌柜的:“之前的镇店之宝还有新货吗?”

掌柜的摇摇头,说道:“那支玉簪的种水可遇不可求,我们也是偶然得到这块料子,请了咱汴京最出名的玉雕大师杨乐圣才做出这一支来。光是那镂空不绝的手艺,便世间难寻。您若喜欢,留个地址给我,到时候来了行货我们送到您府上给您过目?”

见夫妻俩听得认真,但不搭话,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那块玉剩下的料子,我们还做了一对耳珰和指环出来,您想要看一下吗?”

崔恒点点头:“拿出来吧。”若是工艺精湛,正好和簪子凑一对。

掌柜的点头应好,转身去柜中取出一个小盒子,那玉料被做成了水滴状的坠子,四周用萱草纹样银制累丝包围,倒有几分清雅韵味。

“如何?”崔恒问姜蓉。

见她点头,他指着刚刚选出的这几样东西,说道:“全部给我包起来吧,一共多少钱?”

掌柜的见他这般豪爽,心下一喜,谄笑报价:“您选的这支步摇八十七贯,花钿三十二贯,这两双耳坠分别是五贯、八贯。最后的这两样坠子是四十贯,指环是二十贯。”他手中的算盘打得啪嗒响,快速报出了总数:“盛惠一百九十二贯,给您凑个整,您给一百九十贯就好。”

崔恒正欲伸手掏钱,却被姜蓉啪地制止。

崔恒一愣,转身疑惑看向姜蓉。

“掌柜的,我夫君他对女人的首饰不懂,我管家这些年,对这些价格也算略知一二。就这支步摇加起来尚无一两重,就算折合纯金,也不过十两银,再按照汴京行情算你一些工钱,怎么也算不着八十七贯吧?”

她又指着这只花钿说道:“这支花钿更是,也就点翠工艺值些钱,材质还是银的,市面上这种最多也就十五贯了。”

姜蓉看着掌柜继续说道:“至于耳坠,指环这些我也就不说了。这两支簪子,我说的这个价你若同意,那咱们就钱货两讫,如果不成,那我们再看看其他的。”

“唉哟喂,我的姑奶奶,咱们这的金银可都是赤的,不像外面那些掺杂造假的水货。您开的价实在太低了,总得让小人赚些吧。”

姜蓉已经在其他价格上留有余地,见他仍然这般贪心,当场拉起崔恒的手就要走。

掌柜的见崔恒如同木桩一般,闷不吭声,被他夫人乖乖拉着走,心下也是无可言状。

看来这位郎君是指望不上了,这郎君看似仪表堂堂,气度斐然,怎生也是个补阙灯檠,全听这位夫人的。

“哎哎,夫人您请留步。”掌柜见她真的要走,忙起身挽留。

姜蓉转身等他回应。

“咱也不说别的,一共一百五十贯,您把这些都带走。”

出了门,姜蓉看崔恒一直不做声,她上下打量他几眼,不知他为何突然这样沉默。难道是自己刚刚砍价还价,让他觉得丢脸了?

她正要开口,崔恒冷不丁冒出一句:“我难道看着很好骗?”

姜蓉扑哧一笑,没想到他一直在想这个,于是劝他:“哪有,只是夫君你心善,怜他们谋生不易,这才不愿同他们计较罢了。”

看崔恒这模样,她也猜得到上次他买的那根玉簪定然价格不菲。她虽好奇,但也不好这种时候戳崔恒伤口,毕竟还是得给他留点面子。

崔恒虽然点头,但他的表情仍然出卖了他心情不佳。

姜蓉笑着转移话题:“我观夫君沉默不语,还以为你觉得我给你丢脸了。只是我觉得咱们现在是有钱,但也不应无故浪费。这件物品该是多少就是多少,若它真值这个价,我也便不说什么了,若是不值,我自然要杀杀价。”

崔恒听她这样说,心里好受了许多:“我怎会嫌弃你。”

两人通了气,都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姜蓉暗舒一口气,这样就很好。

两人正走在巷中,突然看见一个挑着花卖的货郎。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货郎担子里的花也品目繁多,离得近了,还能闻见那馥郁的花香。

看见潜在的主顾,他昂首挺胸,朗声唱道:“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1]

姜蓉觉得有趣,她没想到卖花郎的吟唱之声这般清奇隽永。看来,这汴京城中虽商业繁荣,无论作甚生意竞争都大。

见两人驻足停顿,货郎放下担子,忙上前介绍:“郎君,买几朵花送给娘子吧。我这牡丹、芍药、月季、粉团、棣棠、木香、蔷薇、玉绣球、金雀儿,香兰皆有任君挑选。”

看崔恒头上只有一个简单的发冠,姜蓉狡黠一笑,买下两朵牡丹,直往崔恒头上插去。

崔恒还没反应过来,便已被她上手插好。

“你这。”他无奈笑了笑。虽然时下男子簪花成风,但他觉得有些浮浪,并不喜如此。

“这才叫鲜花配美人,依我看,今天游街的几位进士都不如夫君你戴花俊俏。”姜蓉小声靠近崔恒说道。

崔恒老脸腾地一红,一直紧绷的脸也终于有所消融,他低声说道:“该是我买给你才对。”

说罢掏钱买下一大捧花,惹得货郎妙语连连夸赞祝福两人。

“哎,这么多,用不完,可惜了。”

“不可惜,到时候放房间里养着。”

“也是。”姜蓉点点头。看着后面一直做隐形人的常临上前乖乖接过这一簇花。

姜蓉看了看后面偷笑的翠雯几人,也不小气,叫他们每人选两朵喜欢的,自己付钱。

“谢谢夫人!”

回到家中,崔恒自觉先去洗漱,洗刷掉一路的风尘。

姜蓉特意下厨为他做了他常吃的紫苏鲥鱼和决明兜子,剩余五菜一汤则让厨房自行安排。

崔恒歇息醒来后,这才与姜蓉说起他回来的缘由。

看到八娘和继母竟都固执要与范家结亲,崔恒心中有些担忧,在将剩下的事情交代好后,他连夜快马加鞭赶了回来。

他的想法与姜蓉一样,怕她们被范家所坑骗。

范家前后态度变化太过突然,这其中定然发生了些什么。

随后两人动用身边的人脉去范家查探消息,但是涉及到这段的范府下人好似在一瞬间消失了一般。同一时间内,范府进了一批新人。

这更加能够说明其中定然存在什么问题。范家听闻崔恒回家,更是递上拜帖想将婚事过了明路。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际,姜蓉接到了钱多娇的帖子。

这一次她约姜蓉的地点很奇怪,不再是她们常去的茶楼和瓦肆,而是在城东的一处绸缎庄内。

看来,这就是她说的自己的小生意了。

钱多娇这次带给姜蓉的消息无异于平地惊雷。

她将范家最近的动静和吴韵如生疏姜蓉的事情一股脑全吐露出来。

新的进士马上就要选官,以前按例一甲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现在状元蔡齐深受官家喜爱,直接被封为国子监监丞。

剩下的榜眼和探花,想来也将依照旧例分配至翰林院历练。

但是翰林院职位僧多粥少,没看见还有好多庶吉士在虎视眈眈,正等着升职呢。

这也就意味着翰林院的几个编修,需要有人退位让贤,调到别的地方。而一旦被调离,就不知还有没有官位空值在等着了,须知现在还有许多前几科的进士在侯官呢。

昔日和睦的同僚,瞬间就变成了竞争对手,这也是吴韵如最近一直回避姜蓉的原因了。

姜蓉心中早有预期,本就只是点头之交,在这名利场上,谁又把谁当真。

钱多娇之前明明知情却闭口不言,吴韵如明明可以坦然面对,却选择回避处理。只能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姜蓉心想这种被动的感觉真的不好,她竟是从外人口中听到崔恒将要调离翰林院的消息,崔恒的嘴巴真的是比蚌壳还紧。

而范家,原来是范三郎还未成婚便已让丫鬟大了肚子,偏偏他还要留着那个孩子,只说把丫鬟送走了事。好人家的姑娘谁愿意一上门就当个便宜娘,故而那门亲事才吹了。

许多知道内情的自然看不上范家这不正的家风,这才是范三郎吃回头草找崔八娘的主要原因。

钱多娇说起时,都不禁皱眉摇摇头。

她与姜蓉吐露这么多,到最后也没有对姜蓉提出什么要求。她若是提个要求,彼此利益交换倒还好,但她偏偏一字不提,反而让崔家欠她家一个人情了。

她不说,姜蓉不能不做,两人分开后,姜蓉便将一尊天清寺开过光的送子观音像送到了汪家。

作者有话要说:注:【1】宋·邵雍《插花吟》

【小剧场】

掌柜的心中暗道:这郎君看似仪表堂堂,气度斐然,怎生也是个补缺灯檠,全得听这位夫人的。

崔恒:“满口胡言,我堂堂男儿,自当顶天立地,脊梁挺直,怎会行那摧眉折腰之事。”

姜蓉轻轻拍手:“说实话。”

崔恒耳朵耷拉:“一见夫人,我便气弱。”

补阙灯檠出处——宋 ·陶谷《清异传》:“冀州儒李大壮畏服小君,万一不遵号令,则叱令正坐,为绾匾髻,中安灯碗燃灯火,大壮屏气定体,如枯木土偶,人诨目之曰补阙灯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