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吉时佑则上上签 > 第22章 大醮

第22章 大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山脚下某间客栈内。

“公子,祁成大人的秘信。”一玄衣侍卫跪在一间屋内桌前,将手上的秘信递与一人;

那人接过,信很长,一一快速阅过后长指夹着信尾,就着桌上的蜡烛将其焚毁殆尽,又挥手示意玄衣人退下。

屋子又静了下来,那人以手支住下颌,盯着眼前被风吹得歪歪斜斜的烛火,唇角微微扬起,眼中充满了玩味。

另一头,林中某处,正在某棵老树上闭眼小憩的祁成打了个喷嚏。暗道怕是自家公子觉得自己今夜此事办得不好?他素来办事极为细致入微,汇报事情也是啰嗦惯了,信纸上该写的写了,不该写的废话也写上了。

本来公子只是让自己时刻注意毋姑娘的动向,随时汇报,还有保全她的小命就好;今夜横生变故他也有些措手不及,暗中猜到有人怕是要趁乱做出些什么来,便乔装成士兵跟上了众人去,发现那小姑娘竟是没有在太虚观一众人之中,便称看见道房左边有可疑人影,前来查探。

只见有一名黑衣人正在四处查看太虚观弟子的各个房间,他并未贸然上前,暗中观察那人行为;待到了毋姑娘门前时,开始是敲门,后来换作了踹门,心道不好,看来有人也发现毋姑娘并不在众人当中,暗中来寻她。

可他又觉得奇怪,这刺客为何只身前来寻这么个普通小姑娘?不过这姑娘估计身份极其特殊,不然为何会识得公子所说的那神出鬼没的道人?

还未待他想完,那门被踹了开去,他急忙想上前,可这铠甲是方才从尸体上顺来的,腰上的刀鞘居然是空的,又隔着铠甲去掏贴身的软剑,刚刚掏出软剑。

只见那姑娘只着中衣便冲了出来,其后的黑衣人提刀便要砍去,他情急之下顾不得暴露身份,抬手对着那人的命门就释放了三根毒针,见那人倒地后他立即隐去了身形。

祁成以为,此情景,一个小姑娘见了不是尖叫便是六神无主,但那小姑娘的镇定以及所作所为简直险些惊掉了他的下巴!直到对方穿着整齐后又假装慌忙地跑远。

他迅速整理了地面和尸体,正要搬起尸体,又想起了一件事来。那凌云观的人居然敢插手公子在建邺城中的布置,这回借机会给他们一个好果子吃正好不过!

“啊切、啊切!”

祁成又打了两个喷嚏,他估计是有人骂他,那沈骏仗着出尘子得意徒孙的名头作威作福,他潜去拿了他的道袍,卸了他的门栓算是轻的了,哼!

朝廷那边急于安抚众人,此时此刻早已将尸体默默处理完了,都是中毒而亡,看状况并未引起怀疑;

唯一有些棘手的是自己情急之下甩出去的毒针,被那姑娘给藏了起来;那毒针造艺特殊,若是被人识破,恐牵扯甚多;若是将来出现意外,公子的身份轻易被旁人知晓了去,后果不堪设想;想到此,他眼中划过一丝杀意,可她是公子目前需要用的人,万事还得听从公子安排。

毋澍自然是不知其中之是非曲折,只打定了主意在自己能独当一面之前,就窝在这太虚观保命要紧。众人经此一变,哪里还睡得着,各怀心事直至天明。

晨钟之声准时降至,毋澍将才隐约着了片刻,便就听见了钟声;她坐起,想着今日乃是起醮大典,连忙洗漱好等着,果不其然,没有片刻流云就来敲门寻她来了,流云又一路安慰她,说师傅特意吩咐要好好为她开解一番,毋澍连忙道谢。

今日规定要进行沐浴焚香后才可去戒台集合,沐浴焚香乃是表示净化身心、清气避秽之意;因人众多,故在早膳完毕后,只回去更衣、洁面、净手方可。

流云此刻得了闲,携了毋澍一同前去戒台,流云这时换了一身绿色的法袍;她边走边向毋澍细数共来了多少名观,又有多少弟子,其中有哪些奇闻;不过凌云观的一个倒是令她差点笑出声来,说是那凌云观他们这一辈的大弟子,不知名姓。

“那人叫嚷着自己屋里遭窃了,丢了什么他没说,倒是极力抗议咱们观苛待他,说他昨夜出门时门好好的,待回去时门栓却不翼而飞!哈哈哈哈哈!”流云边说边低声悄悄笑起来,毋澍更想笑,心道他丢的怕不就是那道袍?

不过是不敢再拿出来说事而已,凌云观这回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毋澍觉得解气,这人便是他上一世在凌云观的大师兄,沈骏,此人跋扈惯了,恃强凌弱,早看他不顺眼了!

众人皆赶至戒台下汇合,随后是迎接帝后、一众妃嫔、龙子与朝臣,这回不用始终低着头,毕竟在众神面前,这皇帝也不过是凡人耳。毋澍眼看着众人朝楼梯上行去,她看见了不少老熟人。

当朝太子玄翊,前生便是她配合玄煦亲手将他拉下了太子之位;如今太子早已及冠;四皇子、五皇子、八皇子年纪相差无几,十四五舞象之年,十一皇子方才不过七八岁倒也跟了来;

又见一众宫眷,成皇后,梅贵妃、文淑妃、张惠妃,还有众多公主,太子正侧妃;太后应当是身子问题未至;

毋澍不经意间又注意到了那人——玄煦;依旧是俊美温润,一派风轻云淡,如今年方二十五,任正三品吏部侍郎,这官员的祭袍她还是头一次见他穿,比起艳色的官袍来,多了几分稳重;仿若又看见了上一世二十多年后,位居首辅的玄大人。

毋澍抚下心头的恸,低下眸子平复心境。

戒台上放置着许多祭祀诸神的瓜果食物等,还放了许多举世罕见的珍宝、道家法器。

皇后携一众嫔妃、公主站在戒台东侧,太子携一众皇子与朝臣站戒台东侧;戒台中央,皇帝站在首位,其后是玉阳子,玉阳子身后分作两队,分别是各观观主,再后便是各观师傅师叔辈的人物,最后才是许多各观中道行不错的毋澍的同辈弟子。

皇帝今日着的不是龙袍,而是按照祭祀规定着的冕服,极其的繁复庄重,冕服是最高祭祀仪式上帝君必须要穿着的,皇后也有对应的一套;各嫔妃、王公贵臣也有相应的祭祀之服,玉阳子与诸位观主着紫色法袍,其后的着黄袍,最后是着绿袍的。

毋澍和其他一些新入观的不用着法袍,还是着青色道袍,前面的队伍极长,只有诸位师傅师叔辈的才能踏入戒台范围,剩下的从楼梯往下按序而站。

普天大醮是诸多大醮中规模最大的,今日为第一日,开坛之后是净坛、扬幡、诵诸天等等;皇帝作为主祭者,领众人共同祭祀三千六百天地神祇,九州土地、十方城隍。每次醮典为期九日,旨在消灾禳祸、护国佑民。

世人相信,通过醮典可以让众人与天神之间产生灵魂上的沟通,天神也会实现世人的夙愿。仪式进行到了今日的半成,众人都在诵读宝诰;

突然,一片晴空中众云开始汇聚变化,不多时各自形成了数条碧气,自戒台上方始,呈现放射状像远处蔓延开去,戒台旁有一群史官见状立即奋笔疾书;戒台下方的众人都注意到了此异像,纷纷仰头观瞻。

片刻之后,又见一处层云厚积,但却不显得深与黑,毋澍熟知气象的预测,今日是没有雨水的,若是厚云黑、深,则必有雨;此时天空的巨大厚云还在不断变化,最终呈现出了一个图案来,细看,形容竟似是太极图,众人不敢议论但是表情纷纷显出惊奇来;

毋澍内心也是感到万分意外,这特殊天象并不是能够随意操控的,除非真的有天神降临,上一世的大醮有无异像产生,毋澍根本没有关注过,而她那时候也一无所知,如今大醮的期限并未改变,毕竟这大醮的时间定是皇帝命钦天监提前测算的吉日,不可能还有随意能够更改的第二处吉日。

最后,在今日的醮典结束之际,数条碧气散尽之时,又出现了一处七彩祥云,毋澍也觉得此乃真是天意也!一日醮典顺利结束,众人散去后纷纷议论不断。

毋澍不用想都知道,前面两个异像还不好说准,只这最后的七彩祥云就够那皇帝龙心大悦的了,果不其然,流云后来告知毋澍,陛下下令天现祥瑞此乃大吉之兆,太虚观此次普天大醮办完重重有赏,诸位观主也重赏下去。

此后的第二日则是只有请神大典,此后一连七日都是分坛行科、诵经礼忏,毋澍一行新弟子站在底下,除了诵宝诰还是诵宝诰,却不敢有怨言;

毋澍不知,自己那副好好应付的样子,落到他人眼中变成了:年纪最小,却总是念诵得十分刻苦认真的模样;这使得众多师兄师姐都对她刮目相看。

最后一日是践架送神、谢幡谢将,如此方功德圆满。但是众人以为结束之后,晚膳毕,陛下又有谕旨道:众人皆聚云霄湖。于是众人在天黑之时又齐聚在了那处,毋澍与流云站在一处,不知这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正当众人疑惑之时,有一内官站在湖上右侧的石桥上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普天大醮之举,诸天降临,泽披苍生,众生共庆,是为圆满!”

语毕,旁的另一位内官拉下了手中一个信号焰火,一瞬就冲飞而上至半空,颜色十分耀眼明亮,待亮光正要消失之时,许多比这小焰火冲飞之声还要大的声响从四面八方飞速传来,接着众人看见了云霄湖上方半空中,四放异彩,一时间众人都被这美轮美奂的场景吸引住了。

变换万千,无穷无尽,众多昙花一现的万象轮番上场,毋澍活了两世,也觉得此番场景动人无比,久违的,脸上也绽放出了灿烂无比的笑容。

恍惚间,她余光好像又看见了一抹天水碧的身影,只是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