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三世忘我 > 第23章 壹世·二十三章

第23章 壹世·二十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光飞逝,大家的日子好像就这样过着,沈权依旧忙于朝堂之事,东湖频频传来战胜的消息。

沈权直拍桌案叫好,送去东湖的物资与银两不少。

派去东湖一道的还有工部侍郎安庆,沈权一再强调,击退倭寇的同时,需要重新加强东湖一岸的海边布防,免得百姓和商人再遭无妄之灾。

莫家的大公子莫连生被派去西北边境慰问边境将士,想必到过年也无法回来了。

沈灏澜依旧为父分忧,做好一个太子的本分。沈灏清还是不太爱出门,天气逐渐变冷,他的身体又轻减了不少。

倒是沈灏溪开始频繁出入沈诗筠寝宫,美其名曰要多陪陪妹妹,却只有眼尖的竹心能看出二皇子的心思,却不好说破。

起初还好,见得多了,也烦得不行。从前只以为这宫中只有她任性无理取闹,直到日日与二哥相处,才发现自己错了。

沈灏溪若是耍起泼皮来,别人是甘拜下风。

就说那日沈诗筠困了要让沈灏溪走,他硬是不走,非要拉着她去放风筝。

沈诗筠无言以对,带上了竹心竹叶一起,谁料风筝断了挂在树上。

沈灏澜耍无赖说是竹叶弄断的,一定要让竹叶上去取,不去也行,那就随他出宫买一只新的。

沈诗筠怜惜竹叶腿上的伤刚好些,自然是不能让她爬树,觉得二哥为难人,拉起竹叶就要走。

却被沈灏溪拦下,说不愿意就陪他出宫去,沈诗筠从前是真的没发现沈灏溪是如此厚颜无耻。

最后事情的解决还是因为杨清璇路过御花园,大声呵斥“成何体统”,自然是舍不得说沈诗筠的,只能吓唬了沈灏溪。

但看他最后蹲在地上装可怜的模样,只好让他带走了竹叶,只有可怜的竹叶全程黑脸。

可能在她眼中,就是不知道何时得罪了二皇子,阴晴不定,时而好时而坏,可他是皇子,竹叶也只有听从的份。

而就在冬日到来之际,孔书锦以一篇策论得到了沈权的赏识,让他先去户部历练一番。

策论之中,孔书锦大谈民生,没有一个字提到“国”,却用“民”凸显大国气度,引用荀子之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紧跟当今天下时事,如何做才能让百姓过得更加富足。

然而梁音儿作为京都出了名的才女,被杨清璇请进宫带在身边,陪她准备几月后的年关事宜。

每年这个时候杨清璇都要提前忙碌阖宫家宴,准备各位大臣家眷的节礼,况且今年还要筹备沈诗筠的及笄之礼,更是忙上加忙,好在有梁音儿帮忙。

看她处处周到谨慎,更惹杨清璇喜爱,连连夸赞梁才槊教女有方。

梁音儿的懂事乖巧引得后宫称赞声不断,她也将大家闺秀的风范体现的淋漓尽致。

偶尔也会去找沈诗筠闲聊喝茶,上次梁府匆匆一见,还在她府中恼了公主不开心,一直没有机会好好道歉。

近日住在宫中倒是有许多时间与沈诗筠作伴。

沈诗筠自觉不如梁音儿样貌好看,才学也不如人家,但两人还算聊得兴起。

只是不知为何,每每听梁音儿谈及林翯翀心中总有一丝不悦,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只是心口被人揪了一下。

“林将军少有所成,是京都闺阁女子都会谈及到的人”。

“许多人都喜欢林将军么?”

沈诗筠还是对“喜欢”一次有些模糊,只觉林翯翀如此优秀人人喜欢是常事,却不知道梁音儿的“喜欢”是爱慕之情。

“自然,谁人不想嫁与林将军”。

听到这话,沈诗筠有些着急了,“嫁与?”

“若是两情相悦,心意相通,自然是要结为良人的”。

梁音儿虽之比沈诗筠大不多,却对男女之事开窍的更早。

看沈诗筠若有所思的模样,也没有继续往下说。更不会告诉她自己也心悦林翯翀,因为在所有人看来,她都是未来的太子妃,这种事必然不能声张。

夜半时分,沈诗筠扶额发呆,想着白天梁音儿的话,眼前又浮现了林翯翀的模样。

那样俊朗的模样,少年有为,被姑娘们爱慕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再看看自己,样貌平凡,脸上还有些许婴儿肥,琴棋书画拿出来可以被任何一个大家闺秀吊打。

除了自己的身份是顶尊贵的,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了。

才发现这一刻,从小被父母哥哥娇惯出来的自信,被泯灭的所剩无几。

“公主,小林将军又来信了”。

竹心看沈诗筠晚膳没吃多少,也不怎么说话,正要想着法子逗她开心呢,林翯翀的书信就来了。

沈诗筠这才来了兴致,立刻打开。

【公主安好,展信悦。冬日将至,天冷多穿衣,不久后便是公主及笄之日,臣已备薄礼,希望到时可以讨公主欢心。臣一切安好,勿念】

几个字看得沈诗筠心里暖暖的,原来林翯翀都记得,但看他的意思,估计是回不来了,心中还是有些小情绪。

她拿起毛笔,思虑了一会儿,开始提笔。

【林将军安好,展信佳。谢将军挂念,将军为国征战,在外多要注意身体。近日听闻京中女子多有爱慕】

写到这里,沈诗筠的手中的动作停了下来,又将写了一半的信撕了去,重新再写。

【林将军安好,展信佳。谢将军挂念,在外征战定要以身体为重。一切安好,勿忧】

写好后就交给了竹心,浅浅伸了个懒腰。

自从林翯翀走后,他们经常以这种书信交流。林翯翀不知道从哪里找了只被训练的白鸽,一日便可往返,倒也方便。

沈诗筠从床头拿出一个小匣子,宝贝似的抚摸着,里面全是这半年他们来往的书信,看见这些,沈诗筠才笑意浮现。

远在东湖的林翯翀看到白鸽飞回,兴奋地上前取下,看见那几个字心中才有所宽慰。

只是觉得今日的书信没了往日的生气,但神经大条的他也没有多想。

来到这里才发现,倭寇的作为不止奏疏上所述,甚至更加恶劣。

他和安庆被安排在驿馆,由于倭寇掠夺过于频繁,导致这里的外商贸易少了许多。

东湖本就是靠海吃海,渔夫无法出海打鱼,商贾无法往来贸易,这里的生活一下子拮据了许多。

东湖太守也没有办法,拿来招待朝廷使臣的菜都是省了好几日的。

林翯翀实在不忍百姓受苦,整装以后第二日就出海了。

起初还是扮作渔夫独自出海,果然遇上了倭寇的贼船,他们嘴里说着林翯翀听不懂的话语,尽情放声大笑,然后把林翯翀辛苦一天打的鱼夺去,最后就是将他赶下船去。

他独自一人,只好先妥协。回去后又具体询问情况。

听后更觉他们丧尽天良。凡是被他们抓住的,小到一条鱼,大到金银珠宝。

衣着华丽的生意人会被他们羞辱一番赶下船去,那些贫苦百姓索性直接丢到海里,好在渔夫大多都通水性,才幸免于难,可是大海无情,也有人就此丧命,林翯翀今日算是幸运的了。

林翯翀听后愤愤不平,立誓倭寇一日不除,他一日不回京都。

往后的几日林翯翀都是装作往来商人,带着朝廷官兵掩饰身份,如果遇到打劫他们的倭寇,先行上船,再做抓捕。

这招屡试屡成,但是慢慢的林翯翀就发现了,这些倭寇不是这样一日一日就抓的完的,而且他们最近有了警觉心。

虽然每天海上来往船只不少,可他们宁可赌一把,若是刚好遇到朝廷官兵那就自认倒霉,如果不是,那就是狠狠赚了一笔。

“这样不是办法,他们每天掠夺以后的财产都在哪里,船再大,也不可能藏那么多”。

林翯翀终于问出了心中所惑,安庆自然无法解答,他此行目的就是完成海岸布防,这几天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直到有附近渔村的村民说有一次那些倭寇抓了他带到一个小岛上,把金银珠宝搬了上去,才想起还有个他,嫌碍事后丢入了海里,那天他游了好久才回来。

林翯翀这才恍然大悟,这些人是有组织的,他们的头目一定在村民口中那个小岛上。

林翯翀问村民是否还记得那个小岛,但他一直吞吞吐吐,看得东湖太守在一旁干着急。

林翯翀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大哥可是不愿带我们前去”。

想想也是,在广袤无极的大海里,游了不知多少天,就算水性再好,能撑下来也不知道花费了多少的精力和勇气,唯一的寄托就是不远处的灯塔,该是多么可怖的记忆。

“我说你在犹豫什么啊”,太守等不及了,若是年前倭寇不除,他这乌纱帽也不用戴了。

“太守别再逼他了,只要有了小岛的消息,凭借我们的兵力,找到也是迟早的事”。

林翯翀明白,他们老实本分一生,只是为了谋生计,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不出海,可是不出海一家老小就要挨饿,他们宁可赌上性命。

就在林翯翀派人送村民回去的时候,他转身又跑了回来,“我愿意”。

林翯翀大惊,太守也展颜喜笑。

“不能再看着他们祸害我的乡亲了”。

这一刻,这个普通人身上散发出的光芒比任何人都要闪耀。

村民自幼习游泳,他们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是靠这个吃饭的。在大自然面前,只有强硬的本事,才有可能死里逃生,他凭借记忆中的航线,将林翯翀他们带到了小岛。

可是林翯翀并没有着急上岛,反而悄悄返回,这让村民不解。

林翯翀解释到,知道了位置就要回去做过部署再来,若是今日没有准备开战,容易放跑倭寇不说,还会牵连无辜的村民。

他们回到了东湖,林翯翀上书朝廷,告知沈权目前的战况和情形,并且保证一定会铲除倭寇。

沈权再次加派粮草和兵力前往东湖,在冬日来临之际保障每一个战士的温饱问题。

看到朝廷如此强大的后援,林翯翀也是无所畏惧,一身热血,打算与那些倭寇好好较量一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