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三世忘我 > 第24章 壹世·二十四章

第24章 壹世·二十四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治和十八年。

嘉靖昭懿公主十五岁生辰,轰动京城。

十五年前的今天,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皇后诞下公主,万民欢腾;十五年后的今天,海晏河清,百姓富足。昭懿公主及笄,举国同庆。

对于这个传闻中被皇上皇后捧在手心长大的公主,其实并没有几个百姓见过,大街上人海茫茫,就算见到了,也不知道她的身份。

可是对于百姓而言,公主是祥瑞的象征,当年沈诗筠出生,皇帝大赦天下,也是在那一年,战乱才算真正的结束。

百姓们也才过上了一个安稳的新年,家家有粮,远在战场的亲人才得以归家团圆。

她含着金汤匙出生,受万民敬仰,如今及笄之礼自然是要风光大办的。

从半月前沈诗筠就是准备自己的及笄礼了,礼部的人来了多次,量体裁衣,教习指导,给沈诗筠累得够呛。

偶尔也会打探一下东湖的战况,传回来的消息一成不变。

“公主那日定会艳压群芳”。

竹心打量着镜中的沈诗筠,不停地夸赞。

即便如此,看着镜子里有些肥嘟嘟的小脸,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外面依旧热闹,即便外面寒风萧萧,仍然挡不住官家夫人和小姐前来拜贺。

她上手摸了摸自己腰间悬挂的玉牌,幻想如果没了它是否还会受到这些尊崇。

母后说,这是她第一正式出现在朝臣和他们的家眷面前,所以一切言行举止一定要彰显皇家风范。

沈权夫妻二人不喜奢靡,从来没有举行过如此盛大的仪式,都是简单的搞个家宴。

更不要提他们如此爱护沈诗筠,很少会让她露面,见过她的大臣寥寥无几,更何况官眷。

也有丰厚的生辰礼接二连三抬到她的宫中,大多都是父皇母后还有哥哥们送来的。大臣们的礼物会在及笄礼那天一并带入宫中。

当然也有些官家小姐想跟公主拉近关系,提前托人送入宫中,都是些胭脂字画,不算珍贵,却是小姐们的一片心意。

沈诗筠都叫竹心好些收藏起来放入小库房,倒是孔书锦的礼物别出心裁些。

红纸包裹的小方块,用丝线缠起来,很是精致。

沈诗筠打开来看,竟是几本游记,随便一翻,里面记载的都是对山河湖生动的描绘、对当地人文景观的叙写,甚至还有插画。

每一章都很有趣,看得沈诗筠来了兴致,细细翻阅起来。

“孔兄有心了”。

她嘴里说着,翻书的动作却不曾停下。对于她而言,光是从这些文字中,就好像已经身临其境了。

将书本合上,沈诗筠东张西望,精美的礼物中却不见林翯翀送来的。

想起他曾在信中提及,生辰礼无法到场,只备了薄礼,心中还是期待他可以回来的。

距离及笄礼的日子越来越近,教习姑姑来的次数也频繁了起来。

大典那天所有该注意的强调了多遍,生怕公主出错,沈诗筠属实学的无趣起来。

杨清璇也看出了沈诗筠的疲惫,可皇室子女就是这般,一举一动都是做给旁人看的,是万万出不得一点错。

天气愈发寒冷起来,从正午门走向大殿的那条路,沈诗筠练习了数十遍,手脚都有些冰凉。

刚走完一遍,就急得竹心竹叶上前递上汤婆子,披上大氅,孔书锦偶然路过瞧见一二回,想上前搭话,却不敢。

他想公主一定收到了自己的贺礼,想必会喜欢。

直到有一日沈诗筠刚练习完,就瞥见了孔书锦,叫住他。

“多谢孔兄的生辰礼,我甚是喜欢”。

再次听到沈诗筠叫自己“孔兄”,心中大喜。

“能得公主喜爱,是这份礼物的荣幸”。

这游记是孔书锦多年前游遍大山名都自己所著,他的文笔与画作也堪称一绝。

从南阳回来后,偶然听他人说公主是私逃南阳,想来是皇上皇后疼惜公主,未曾让她在外游玩过。

立刻回家找到那几本游记,崭新的几本书被他放在木匣里,也是被他珍惜的。

一直也不知道找一个什么样的借口赠予沈诗筠,又被他重新放了起来。

终于到了沈诗筠的及笄礼,他又是兴奋地拿了出来,想来这才终于可以送到沈诗筠手中了。

经过之前的事情,他二人之间明显的生疏了许多。

气氛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孔书锦不知所措地挠了挠头,终于还是开口。

“之前的事多有误会,可臣还是将公主作为知心好友”。

说完这句,有感觉有些唐突。

“是微臣僭越了”,说着又低下了身去。

沈诗筠不紧不慢地说,“我亦当孔兄为知心好友”。

听后孔书锦抬起头,诚惶诚恐道,“那为何……”

他欲言又止的模样,沈诗筠猜到了他想说什么。

“孔兄可记得是你先在我面前称‘草民’的”。

那时的沈诗筠确实伤感,虽然是她骗孔书锦在先,可是她也是真当孔书锦是友人,却不想他先生分了起来。

一直以为他是在心中记了仇,往后的日子也不敢再与他称兄。

孔书锦这才恍然大悟,本来以为是恭敬小心,可沈诗筠却从来不以为然。

“是臣心胸狭隘了,望公主莫要记挂”。

误会解除,倒是让二人都放下了心中那道坎,都舒心的笑了出来。

许是在冷风中站了许久,沈诗筠咳嗽了一声。

“公主保重身体,快些回宫去吧”。

“寒风刺骨,孔兄也多加注意”。

再一次目送沈诗筠离去的背影,这次的心情好像轻松愉悦不少,孔书锦打心底觉得放松。

还有两日就是及笄礼,宫中已经热闹了起来,宫女们也是忙忙碌碌。

也就是在这天,林翯翀快马加鞭回到京都。

“启禀陛下,倭寇已除,头领已擒,不日就会随大军押送回京”。

几日前林翯翀就上书倭寇头领已被擒,请命过几日先行回京汇报具体情况。

沈权是允了的,但这事却没有透露出消息去。

终于在今日,他一路飞驰进了城门,守城将士起初看见城外有人踏雪而来,先是震惊,仔细一瞧看见是林翯翀。

立刻大喊,“是玄鹰将军,快开城门”。

就这样他一路来到宫门前,行云流水,跳下马身,亮出腰牌,又是一路飞奔到御书房。

看见林翯翀,沈权笑的放纵,脸上的褶子都遮不住。

林翯翀缓缓到来这半年的努力,不忘提及将士们的辛劳和当地百姓的贡献。

找到小岛后,他们趁夜色偷偷上岸,穿戴上倭寇的服饰,躲在附近的丛林破屋里。

直到倭寇上岸清点赃物,他们将打劫来的东西一一抬上岸,就在他们不注意的间隙林翯翀带两人混入其中。

跟随他们的大部队终于来到窝点,为首的头领留着络腮胡,膀大腰圆,嘴里骂骂咧咧。

即便如此,那些倭寇只是端正跪在他的面前,双手撑在膝盖上,头也不敢太抬。

林翯翀照着他们的样子,跪在最后,不引人注意,只是一句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好在这次同行人中,有一个村民毛遂自荐,说自己略懂倭寇语,或许能帮上忙。

林翯翀高兴之余也担心他们无法保护村民安危。

见他们犹豫,小伙立刻耍了一套棍法,虽说有点蹩脚,可是用来自保还是够了。

回去的路上,他们找机会溜了出去,按照小伙的翻译,头领是嫌他们带回来的东西愈发少了。

无非就是责备之言,只是最后,统领下令派大量人出去,他们已经摸清东湖沿岸地势,打算来一波偷袭。

听后,林翯翀打算来一计“请君入瓮”。让人传信回去,留守东湖将士全部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对付倭寇。

自己在这里上演一出“引蛇出洞”,准备计划开始。

果然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出动了大量倭寇,只有少数留守岛上,但双方而是人力悬殊。

紧急时刻,林翯翀让小伙教了自己几句倭寇语,然而这几句,就能耍的他们团团转。

林翯翀压低了帽檐,装出一副很匆忙害怕的样子,跑去头领木屋前对门口的守卫说道。

“海啸来了,快护送头领离开”。

守卫听后急了,立刻跑了进去,看他离开,林翯翀嘴角出现一个弧度,才潇洒离去。

果不其然,过了一时半刻,那倭寇头领带人匆匆逃亡,走的时候还不忘带上金银细软。

就在岸边,林翯翀带领将士打他们了一个措手不及,最终生擒了那头领。

而驻守在东湖的将士也不负所望,给了他们一个完美伏击,将倭寇一网打尽。

沈权听后连连叫好,夸赞林翯翀足智多谋。

只是东湖沿岸边防一事还需要林翯翀回去参与,他此次回来也是存了私心,想等沈诗筠及笄之礼完成后再回去。

他还不知怎么和沈权开口,沈权先说话了。

“先歇息两日,回去看看你父母亲,顺便留下参观一下筠儿的及笄礼,再回也不迟”。

“谢陛下!”

林翯翀喜出望外,刚出御书房就碰见了要去皇后宫中的沈诗筠。

林翯翀站在台阶之上,明媚的阳光照在他的身上,显得格外刺眼。

沈诗筠站在台阶之下,仰望着他的少年将军,唇角微微勾起。

二人都看见了彼此,点头示意,好像都在说,“我一切安好”。

他们互道珍重,再次见面,就是在沈诗筠的及笄礼上。

那一日,沈诗筠早早起来装扮,不同的是不再是竹心为她梳妆换衣,而是来了有经验的教习姑姑。

看着沈诗筠那还未褪去稚嫩的小脸上被打上一层又一层的胭脂水粉,换上华丽的红色礼服。

她缓缓转身,一束阳光透过窗户打在她的身上,这一刻沈诗筠倾国倾城,而竹心也忍不住落下了泪水。

她红润的脸庞,浓密的睫毛下,一双灵动的桃花眼惹人怜爱,鲜艳的口脂更衬小嘴娇艳欲滴。

雍容华贵的凤冠和珊瑚珠宝打造的耳坠项链在她身上一点不显突兀。

抹胸拖地长裙上是一件一件用金线绣满了彩凤的大袍。这金线是南阳进贡,为数不多的几卷都用在了这里。

宫中十数位绣娘连夜赶制两月才得此一件,上面的那只凤凰即将飞翔彩色祥云,绣的栩栩如生。

腰间是她那块独有的玉牌,晶莹剔透。

沈诗筠坐上轿辇来到正午门前,看着她有些紧张,竹心上前安慰。

“公主莫要害怕,深呼吸”。

听着她的话,沈诗筠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正午门缓缓打开,一条红毯直达大殿。

殿前挂满红绸,两侧站着的是官家亲眷,都微笑地看向沈诗筠的位置。

沈诗筠身着华服于正午门前静候着,等待礼官宣读开始。

“吉时已到,入殿门——”。

礼官宣读,竹叶竹心搀扶沈诗筠一步一步向殿前走去,路过女眷,接受着她们目光的审视。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沈诗筠在想自己十五年来的经历,从出生到记事,再到小时候调皮,后来出走南阳,再到今天。

她将所有的记忆和身边出现离开过的人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思绪万千,不知道成年带给自己的是什么,好像是更大的责任。

杨清璇的谆谆教导也浮现在耳边,她享受殊荣,也要造福百姓,才配得上自己的身份。

不知不觉走到了殿前,停下脚步。

殿门前是一脸严肃的白屹川和满面温柔洛云珩,还有他们身后的护城大军,声势浩大。

只听礼官再次开口,“入殿——”。

之后竹叶竹心放开了手,侧身在殿外垂首而立。剩下的路,该由沈诗筠一个人走。

看着上面坐着的是沈权和杨清璇,身后站着的是自己的三个哥哥,她们正满面笑容的看着自己。

站立在两侧的是嘉靖的大臣,这些身影中便有林翯翀,只一眼,两人错开了目光。

沈诗筠继续走上前去,在接近正位之时,双膝跪地,叠手举至眉间,深深叩拜在地,起身再叩拜,三叩拜。

行过大礼,沈诗筠再次前行,踏着汉白玉阶缓步走到杨清璇面前,再叩礼。

杨清璇为沈诗筠绾了发,插上特制的鎏金琉璃八宝簪,又上前扶公主起身,面向众位大臣女眷。

“礼成——”,礼官大声宣读。

伴随着这一声,嘉靖昭懿公主——沈诗筠自此完成她的及笄礼。

礼毕后众人进入宴席,沈诗筠换了衣服也匆匆赶来,毕竟今天她才是主角,不可缺席。

在去的路上被林翯翀拦下,竹叶下意识拦在沈诗筠面前,被竹心拽走。

“生辰快乐”。

他只说了四个字,却红了脸,逗的沈诗筠想笑。

林翯翀这才想起来自己是干嘛来的,从怀中掏出半枚玉佩。那玉佩晶莹剔透,雕工细致,一看就是不菲之物。

“我从东湖带来一串珍珠项链和珊瑚雕饰,今日已遣送入宫了”。

“那这是?”

看着林翯翀手中的半枚玉佩,沈诗筠有些疑惑。

毕竟珍珠和珊瑚已经算得上新奇玩意儿,想来也是林翯翀精挑细选的。

“这个也赠予你,是父亲在我离家那年为我求来我保平安的”。

说着就将玉佩递了上去,可沈诗筠却不敢收,连连摆手。

“既然是保平安的,我怎可收!”

林翯翀索性抓住她的手,塞了进去。

“你平安,我便平安”。

说着转身就跑了,可绯红的脸颊上却是藏不住的笑意。

沈诗筠摩挲着玉佩的纹路,呆呆笑着,回味着刚才的话,还是在竹心的提醒下才缓过神来,继续前往宴席。

只是这一幕被不远处拐角的孔书锦一一看在眼里,心中骤然升起许多伤感与恼怒。

一天的流程进行下来,沈诗筠身心俱疲。

夜晚躺在床上,林翯翀那句话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越想越有些羞涩,迅速用被子蒙上了头。

而这一夜,孔书锦难得买醉,差点在殿前失仪,好在有孔孟拦着,也不知道儿子今日怎得了。

同样兴奋睡不着的还有林翯翀,却依旧摸不清自己对沈诗筠的感情。

第二日林翯翀受命回东湖,拜别了父母,又进宫拜别沈权。

临走前他还是习惯性地回头,依旧是一个小小的身影站在高墙上,看向他的眸光里仍旧是那份担忧。

他回头,一声“驾”,扬长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在南阳事情之前,沈诗筠一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自己公主的身份,但经历了南阳一些列的事情后,慢慢开始反思自己身负的责任,不再是任性妄为,反而多了一丝沉稳,或许这就是成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